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700896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铝片表面意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袋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 。(2)现象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 。(3)经经验,现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 pH_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 CuCl)。(查阅资料) CuCl 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 2 +和 Cl-, Cu(NH3 2+在空气

2、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进行实验)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_。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 _液,滴加适量 AgNO3溶液II.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该溶液中含有 Cu(NH3)+_2中一段时间(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反思与评价) Al 和 CuCl2 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 呢。I.丙同学猜测:可能是 Cu 与 CuCl 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为了验证猜想,他取Cu 与 15%的2CuCl 溶液混合,结果无白色沉淀产生。

3、他又分析了Al 和 CuCl 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再次22将打磨过的 Al 片插入盛有 15%的 CuCl2 溶液的试管,并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减少。于是他将 Cu 与 15%的 CuCl2溶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证明了2溶Cu 与 CuCl液反应能生成 CuCl,改进的方法是 _,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对 Cu 与 CuCl2 溶液反应的影响。【答案】除去表面的氧化膜2Al+3CuCl 2 =2Al Cl 3 +3Cu 除去表面的杂质Cl-无色溶液变为蓝色取 Cu 与 15%的 CuCl2溶液混合,加热;Cu+CuCl2

4、2CuCl3AlCl【解析】【详解】(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2)现象中,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Cl2 2AlCl3+3Cu。(3)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 计检验, pH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 进行实验 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杂质。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 Cl-AgNO 溶液3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无色溶液变蓝色该溶液中含有3 2+Cu(NH )反思与评价 I再次将打磨过的 Al 片插入盛

5、有 15%的 CuCl2 溶液的试管,并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减少,说明反应和温度有关,于是他将Cu 与 15%的 CuCl2 溶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证明了 Cu 与 CuCl22溶液溶液反应能生成 CuCl,改进的方法是取 Cu 与 15%的 CuCl混合,加热;该反应中,铜和氯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uCl 22CuCl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这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铝,因此还应考虑 AlCl3 对 Cu 与 CuCl2 溶液反应的影响。2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

6、条表面有 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镁条长度1cm2cm3cm4cm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无少量较多很多(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有关(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20 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

7、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 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试管操作现象结论加入足量盐_,白色沉淀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A_酸于盐酸B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 _猜想二不正确加入适量稀白色沉淀消失硝酸C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 2+、_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液(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答案】气泡Mg+H2SO4 MgSO4+H2镁条长度Mg+2H2 O=Mg(OH)2+H2没有

8、气泡产生消失不消失Ag+【解析】【详解】题干 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 MgSO4+H2;做出猜想 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 2O=Mg(OH)2+H2;实验验证 2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

9、生,白色沉淀消失;B、 20 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54.8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C、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 Ag+。3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填标号)。a大理石和稀盐酸b NaOH溶液和 Na2 SO4溶液(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

10、化如图一。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t。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g。( 3)在一定条件下, A 和 B 反应生成 C,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一个 A 分子由 _个原子构成;C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 N:O _;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 _;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填标号)。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答案】 a;温度未达到金属镁的着火点;2Mg O22MgO;1.6 ;2;7:16 ;化合反应;c【解析】【分析】【详解】(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a中大理石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

11、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验证,b 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1 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刚开始温度较低,还没有达到镁条的着火点;发生的反应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 O2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即固体增加的质量,为1.6g ;( 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A 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C 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N:O 14: 32=7: 16;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2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而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4 为探究气体X 的组成

12、,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 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 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 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 1.15g 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3)按图12 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4)连接A、 B、 C 装置, 将气体X 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 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 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

13、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 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见表1)。(实验装置)(相关数据)数据编号 / 测量项目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52.4051.92B 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102.00102.54氮气的体积 /mL/243.5表 1(回答问题)(1) B 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_ ,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 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_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_“ ” “”(填 有 或 没有 )氧元素。(4)通过计算推导

14、出气体X 的化学式 _。【答案】 CaO+H22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0.54 0. 48O=Ca(OH) 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没有NH3【解析】【分析】【详解】(1)氧化钙吸水是因为氧化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根据资料在线中的内容可知:因气体X 可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反应生成铜、水蒸气和氮气;当所有的气体通过B 装置时,水蒸气被吸收;再通过C 装置时,多余的X 气体被吸收;则进入D 装置内的气体为反应生成的氮气。随着氮气进入D 装置,可造成其中的气体增多,气压变大,会观察到液面下降。所以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时,说明不再生成氮气,

15、即可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继续通入气体X 是防止灼热的铜与其它物质反应而被氧化。(3)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表1 可知: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水,所以装置B 的质量增加值则为生成水的质量;即102.54g102.00g=0.54g。在玻璃管中原为氧化铜,反应结束后其成分为铜单质,所以其质量减少值则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52. 40g51.92g= 0.48g(也可根据氧化铜的质量求出氧元素的质量)。进一步可根据装置B 测出的水的质量,结合水的化学式(H2O),可求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1X 中没有氧元0.54g 100%=0.48g。二者求出的氧元素的质量相同,可说明在气体18素

16、。(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气体中只含氮元素和氢元素,且可根据氮气的质量求出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可根据生成水的质量求出其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可根据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求出气体中氮、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即可确定其化学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解:设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NxHy,根据题意可知:14 x=0.2435L1.15g / Ly0.54g-0.4 8gx: y=1: 3所以该气体的化学式为NH3。5 为比较相同浓度的 FeCl3 溶液和 CuSO4 溶液对 H2O2 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 H2O2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定性探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17、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定量探究)(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 _ 。(深入探究)( 4)在 FeCl3 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呢?猜想 1:铁离子( Fe3+)起催化作用;猜想 2: _起催化作用;猜想 3: _起催化作用; , 猜想1 操作 象及 _M nO 2【答案】 2H 2O 22H 2O +O 2气泡 生的速度或者 察反 的 烈程度用 毛巾 捂住 形瓶,看注射器活塞是否有 化,待温度冷却到原来的温度,看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回到原来的位置 明气密性好时间Cl-Fe3+和 Cl- 取同

18、的 氧化 溶液,滴入 化 溶液, 象:反 的速度明 降低 离子( Fe3+)起催化作用【解析】【分析】 氧化 在二氧化 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解】(1) 氧化 在二氧化 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 的化学方程式M nO 22H 2 O 22H 2O +O 2。( 2) 甲,可通 察气泡 生的速度或者 察反 的 烈程度来定性比 两者的催化效果。( 3) 乙, 前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 毛巾 捂住 形瓶,看注射器活塞是否有 化,待温度冷却到原来的温度,看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回到原来的位置 明气密性好;要定量比 两者的催化效果,可 量生成等体 气体所需的 , 越短, 明反 的速度越快,

19、催化的效果就越好。( 4)猜想 1: 离子( Fe3+)起催化作用;猜想 2: Cl-起催化作用;猜想 3: Fe3+和 Cl-两种离子起催化作用。 , 猜想 1, 化 能 起到催化的作用,可以排除 离子的方法来 定,因此方法是:取同 的 氧化 溶液,滴入 化 溶液, 象:反 的速度明 降低, :是 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操作 象及 取同 的 氧化 溶液,滴入 化 溶 离子( Fe3+)起催化作用液, 象:反 的速度明 降低6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 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

20、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 为 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 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 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 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 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 必须 _(填 “小于 ”或“小于或等于 ”)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问学对探究I 中甲同

21、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设计实验)l) Na2SO4;( 2) Na2 SO4 和 _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锌粒逐渐减少,有 _猜想案 I验后的无色溶液产生(2)成立方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案 II液,然后慢慢滴加 NaOH 溶液,并不断振荡会发现 _。试管(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 )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填字母序号)A BaCl2 溶液 B Cu C Fe2O3【答案】 I.红;小于或等于;2NaOH+H2 SO4=Na2SO4+

22、2H2O241:气泡;方案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II.H SO (或硫酸);方案【实验反思】 C。【解析】I.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酚酞试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被硫酸反应;溶液的pH 小于 7,溶液呈酸性, pH 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 大于7,溶液呈碱性, pH 越大碱性越强; pH 等于 7,溶液呈中性。 pH 小于或等于 7,都可证明氢氧化钠被完全反应;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II.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硫酸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 H2SO4(或硫酸);方案 1:

23、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产生气泡,和硫酸钠不反应;方案 2 :开始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滴加的氢氧化钠被过量的酸反应,使溶液不能立即呈现碱性,碱性溶液过量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 BaCl2 溶液和硫酸、硫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u 和硫酸、硫酸钠都不能反应; Fe2 O3 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能检验硫酸的存在。7 实验探究题: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生铁合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究到底是含有硅还是铝。(查阅资料)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24、铝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 与 H2,则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猜想)猜想一 : 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猜想二: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_实验步骤及现象:取一定生铁合金,加入过量的_,充分反应后,合金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取步骤中的滤渣,加入过最的_,充分反应后,滤渣部分溶解, 并有气体放出。实验结论 : 猜想 _正确。若步骤中实验现象为无现象,则猜想_正确。【答案】2Al+2NaOH+2HO=2NaAlO+3H2;铝 盐酸 NaOH溶液一 二【解析】【查阅资料】根据题给信息,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

25、+2HO=2NaAlO+3H2。【提出猜想】猜想二:根据题给信息,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铝。实验步骤及现象: 因为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先加入足量的盐酸,除去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单质,再加入NaOH溶液,如果滤渣部分溶解 , 并有气体放出,说明猜想一正确,若步骤中无实验现,则猜想二正确。8 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铝展开了系列研究。I 研究铝的化学性质(1)铝在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前,需要对铝的表面先进行_(填操作)处理。兴趣小组同学将铝处理好后剪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片,用于后续实验。(2)铝和酸、碱、盐

26、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铝片放入稀铝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放一盐酸中_,试管变烫热将铝片放入氢铝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变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二氧化钠溶液中烫放热将铝放入硫酸铝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三铜溶液中液逐渐变成无色金属活动性:铝 _铜实验一的现象为_ 。实验二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三表明,铝的金属活动性_(填“大于“或”小于“)铜。( 3)小组同学将实验一中的稀盐酸换成等质量、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硫酸,相同时间内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少,反应较慢。对比上述两组实验产生猜想。 猜想: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

27、可能有促进作用。 猜想: _。为验证猜想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_(填字母),观察现象。A Na2SO4B Na2CO3CNaClII 测定某铝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资料 1)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资料 2)AlCl 3+3NaOH=Al(OH)3+3NaCl; AlCl 3+3NHH2O=Al(OH) 3+3NH4Cl 。(4)小组同学称取4.62g 某金属铝样品(样品中杂质仅为氧化铝),置于图一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溶液1 和溶液 2 两等份,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如图三),通过沉淀质量测定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选择正确的一种实

28、验方案,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小组同学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答案】 4Al+3O2=2Al2O3打磨(合理皆可)铝表面有气泡产生2Al+2 NaOH + 2H2O计=2NaAlO2 + 3H2大于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可能有抑制作用C算出每份中铝元素的质量2.07g(或算出整个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4.14g),算出每份中氧化铝质量 0.51g (或算出整个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1.02g ),算出每份中铝的质量1.8g ,铝的质量分数为77.9% (或算出整个样品中铝的质量3.6g

29、,铝的质量分数为77.9% )反应放热,导致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排出的水偏多【解析】( 1)根据铝和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解答;根据要将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除去解答; ( 2)根据铝的活动性比强及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解答;根据铝的活动性比铜强解答; ( 3)根据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酸根离子不同分析解答; (4) 根据反应放出热量分析解答。 (1)铝和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 2O3;实验前,需要对铝的表面先进行打磨处理; ( 2)铝的活动性比强,故实验一的现象为铝表面有气泡产生;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30、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实验三表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3)猜想: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可能有抑制作用;为验证猜想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 C,观察现象; ( 4) 整个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2748=1.02g,整个样品中铝=5.98g 2=4.14g,整个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 4.62-4.14 ) 781023.6g的质量 =4.62g-1.02g=3.6g,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 100 =77.9; 小组同学4.62g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计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反应

31、放热,导致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排出的水偏多。9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如下探究。(1)操作 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序号)A研钵B量筒C烧杯D试管(2)操作 的名称是,操作 中用到的仪器玻璃棒,其作用为。( 3)用提纯到的 “精盐 ”配制 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精盐固体不纯 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4)经测定 “精盐 ”中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下列除杂流程。a已知试剂 X 是碱溶液,则沉淀I 为(写化学式),下列碱溶液一定不能使用的是(填序

32、号)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b步骤 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c溶液 中含有的阴离子有(填离子符号),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其中一条)【答案】( 1) A ( 2)过滤、搅拌液体,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 ( 4)-、CO 2-、 Cl-a Mg(OH)2、C bNa2CO3+CaCl2=CaCO3 +2NaCl c OH3Na2CO3 +2HCl=2NaCl+HO+CO2(或 NaOH+HCl=NaCl+H2O)【解析】试题分析:操作 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研钵。目的是将固体变为粉末,操作 的名称是过滤,操作 中用到的仪器玻璃棒,其作用

33、为搅拌液体,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用提纯到的“精盐 ”配制 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精盐固体不纯; 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使得固体的质量减少;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已知试剂X 是碱溶液,则沉淀I 为 Mg(OH)2,因为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镁发生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下列碱溶液一定不能使用的是氢氧化钾溶液,因为最后会得到杂质氯化钾,不能被分离;步骤 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 +2NaCl; 溶液 中含有的阴离子有OH-、 CO32-,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2HCl=2NaCl+HO+CO2,

34、过程中盐酸密度是除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考点:粗盐的提纯10 氢化钙 (CaH2) 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生产企业制取氢化钙。(查阅资料)I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钙、氢化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Ca+2HO=Ca(OH)2+H2;CaH2+2H2O=Ca(OH)2+2H2;、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氢化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和水。(实验原理)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干燥、纯净的氢气,再与金属钙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即可制得 CaH2。(1)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回答: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了实验安全,点燃C 装置酒精灯前应先 _;上图 1 装置 B 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干燥H2,若要证明进入C 装置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在B、 C 之间应连接图2 中的 _( 选填:或 ) 装置;图 1 装置 D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 ;(进行实验 ) 过程略(验证产物)略(实验拓展) (2) 定性实验用化学方法鉴别Ca 与 Ca 比,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取少量固体样品,在干燥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将其产物通入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_(3) 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