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712678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选择题1.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为()A. 0 B. 24 C. 32D. 44 2.将一支点燃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透镜在中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 没有位置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 有一个位置在光屏上成像,成等大、倒立的实像C. 有二个位置在光屏上成像,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和缩小、倒立的实像D. 有三个位置在光屏上成像,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缩小、倒立的实像和等大、倒立的实像.3.大山同学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 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A. 5cmB.

2、 10cmC. 15cmD. 20cm4. 如图所示是 “天网监控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部件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凹面镜5. 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6.小丽用照相机对某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甲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则()第 1页A.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

3、近些,同时增大像距B.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减小像距C.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减小像距D.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增大像距7.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船儿B鱼.儿C白.云D青.山8.如图所示,观察物体,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虚像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 倍焦

4、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 倍焦距以内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0.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 ”,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 ”应该是 ()A. 凸镜B. 凹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1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B. 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C.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D.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 倍焦距之外,2 倍焦距之内12.某同学经

5、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A.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B. 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二、填空题第 2页13.展望遥远的宇宙空间应选用_镜,探寻微小世界的奥秘应选用_镜 .14. 小红用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选填“放大镜 ”“照相机 ”或 “投影仪 ”)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

6、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透镜15.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 是 _(填 “凸 ”或 “凹 ”)透镜,该模型是矫正_(填 “近 ”或 “远 ”)视眼16. 目前,在许多公交车上安装了 “电视监控器 ”,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 “电视监控器 ”的摄像头能成 _(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 _(选填 “放大 ”或“缩小 ”)的实像17.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 处时,如图乙所示,则

7、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 、放大的 _ 像18.人的眼睛就是一架活的照相机人要能够看清物体,物体通过眼睛所成的像必须成在_(选填“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或“视网膜上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则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的焦距应小于_ cm19.小牛有一块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20. 在焦距为 5cm 、9cm 和 15cm 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

8、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若将蜡烛放置在A 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_cm 的透镜所称的像最大,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cm21.如图是嫦娥三号着陆器图片,该图是由月球车上全景相机拍摄的拍照时,着陆器到镜头的距离要_ (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两倍焦距若要把着陆器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第 3页_ (填 “远离 ”或 “靠近 ”)着陆器一些2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折光能力太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

9、要用_矫正三、作图题23.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4.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四、实验探究题25.有一次,开明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盐泽泥浆时,用显微镜观察泥水滴,发现在泥浆的沉淀物中有种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直到聚集到这滴泥污水地某一边缘( 1)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是向左移动的,那么实际上微生物是向_ (选填 “左 ”“右”)移动的( 2)同学们对于这一奇特的现象提出了猜想: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受光的作用引起的,具有趋光性请你设计一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_( 3)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奇特现象提出新的猜

10、想:_第 4页2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右图),看到 _的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_的房屋的像。(选填“放大 ”、 “等大 ”或“缩小 ”)( 2)小明想知道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_有关。( 3)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_。( 4)小明班照

11、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同学(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同时还应将照相机的镜头_。(选填 “伸长 ”、“缩短 ”或 “不改变 ”)。27.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如图甲所示水透镜,并用它来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测得图甲中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处( 1)实验时,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_;( 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 刻度处时,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_ cm_ cm 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第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