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17350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铝及其化合物1 .某化工厂以铬铁矿 (主要成分为 FeO 和 Cr2O3,含有 Al2O3、 SiO2 等杂质 )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原料红矾钠 (主要成分 Na2Cr2 O72H2 O),工艺流程如图:i.常温, NaBiO3 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 CrO42-。ii.常温时,部分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值( 1)步骤提高酸溶速率的措施 _(任填一条即可 )。固体 A 的成分是 _。( 2)步骤需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调节 pH 范围为 _,目的是 _。( 3)写出反应的离

2、子方程式 _。( 4)将溶液 H 经过 _即得红矾钠粗晶体。-3-12-,其毒性较大。该化工厂的科研人员.经该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 1.00 10mol L的 Cr2O7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 FeO4( Fe 的化合价依次为+3、 +2),又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5)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6)常温时,如忽略步骤所加FeSO47H2O 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依据上表数据,则步骤加入 NaOH 溶液调节溶液的pH 至 9 时,溶液中 Cr3+的浓度为 _mol/L(101/2 3.)2。(7)欲使 1L 该废水中的Cr2 72-完全转化为 Cr0.51.5

3、442OFeFeO 。理论上需要加入FeSO7H O 的质量为 _g(已知 FeSO47H2O 的摩尔质量为 278g/mol) 。【答案】加热/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任写一条)SiO使搅拌粉碎2 4.9 pH 5.5Fe3+、 Al3+均完全转化为 Fe(OH)3 和 Al(OH)3 沉淀而除去3NaBiO3 + 2Cr3+ +7OH + H2O =2Cr2O72-+ 3Bi(OH)3 +3Na+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2-2+Cr2O7+ 6Fe +14H =3+3+6.4-142Cr + 6Fe +7H2O 102.78【解析】【分析】铬铁矿中的FeO、Cr2O3 和 Al2 O

4、3 均能溶于硫酸,SiO2 不溶,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步骤的目的是使Fe3+、 Al3+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BiO3、 NaOH,能将 Cr3+转化为 Cr2O72- ,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2Cr2O72H2 O。【详解】加热、搅拌、粉碎、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任答一种即可。按照元素化合物知识,铬铁矿中的FeO、 Cr2O3 和 Al2O3 均能溶于硫酸,SiO2 不溶,故第步得到的固体 A 为 SiO2;故答案为:加热/ 搅拌 / 粉碎 / 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任写一条 );SiO 。2步骤的目的是使Fe3+、

5、 Al3+均完全转化为Fe(OH)3和 Al(OH)3沉淀而除去,但不能使Cr3+沉淀,故需要调节的pH 范围为 4.9pH 5.5,故答案为: 4.9 pH5.5;使 Fe3+、 Al3+均完全转化为 Fe(OH)3 和 Al(OH)3沉淀而除去。常温下, 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3+转化为 Cr2 72- ,则反CrO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aBiO33+227 2-3+;故答案为:+ 2Cr +7OH + H O = 2Cr O+ 3Bi(OH) +3Na3+2-+3NaBiO + 2Cr +7OH+ H O = 2Cr O7+ 3Bi(OH) +3Na。3223

6、溶液 H 得红矾钠粗晶体需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Cr2-有强氧化性, FeSO2+有一定的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将Fe2+氧化为2 O747H2O 中 FeFe3+,自身被还原为Cr3+,根据元素守恒及所处环境可知,还有水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2+3+3+2-2+3+Cr2O7+ 6Fe +14H= 2Cr+ 6Fe +7H2O;故答案为: Cr2O7+ 6Fe +14H = 2Cr +6Fe3+7H2O。常温时,如忽略步骤所加 FeSO47H2O 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依据上表数据得到Cr3+开始沉淀时 pH =5.5,即 c(O

7、H)K w110 14110 8.5 molL 1,则c(H )110 5.5Ksp CrOH 3c(Cr 3) c3 (OH)0.0012 (1 10 8.5 ) 36.410 29,步骤 加入NaOH 溶液调节溶液的K w110pH 至 9 时, c(OH )110c(H )1491 10 5 mol L 1 ,则溶液中 Cr3+的浓度为KspCrOH 3c(Cr 3) c3 (OH ) c(Cr 3)(110 5 )36.410 29 ,c(Cr3)6.4 1014molL1;故答案为; 6.4-14-1。 10 mol L欲使 1L 该废水中 n(Cr272-3Cr 原子、 Fe原子守

8、恒,可得2 72- O)=1 10 mol ,根据Cr O4CrFeFeO 10FeSO 7H O,因此理论上 n(FeSO 7H O)=10n(Cr O2-)=10-3 1 10mol0.51.54424227=0.01mol ,所以质量 m(FeSO4 7H2O) = 0.01mol-12.78g。 278 g?mol=2.78g;故答案为22019 年诺贝尔奖授予了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锂电池废料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铝钴膜主要含有 LiCoO2、 Al 等,处理该废料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1) Li 的原子结构示意

9、图为 _, LiCoO2 中 Co 的化合价为 _。( 2)“碱浸”时 Al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3)“酸溶”时加入 H2O2 的目的是 _ 。( 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5)配制 100 mL 1 . 0 mol / L ( NH4) 2C2O4 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出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6)取 CoC2O4固体 4. 41g 在空气中加热至 300 ,得到的钴的氧化物 2. 41g,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3 2Al2OH2H 2O2AlO 23H2将 LiCoO 2 中的 Co( )还原为 2价Co2C2 O42CoC 2O 4100mL 容量

10、瓶、胶头滴管3CoC 2O42O2Co3O 46CO 2【解析】【分析】铝钴膜主要含有 LiCoO 2 、 Al 等,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 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为 LiCoO2 ,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Li 2SO4 、CoSO 4 ,然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生成氢氧化锂沉淀从而除去锂离子,最后对滤液用草酸铵洗涤处理,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草酸钴。据此解答。【详解】(1)锂是 3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LiCoO 2 中 Li 显1价,氧元素显 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 0 ,则 x3 ,故答案

11、为:;3 ;(2)“碱浸”时Al 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 2 O 2AlO 23H 2;(3)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溶”时加入H 2O2 ,可以将 LiCoO 2 中的 Co( ) 还原为2 价,用氨水调节pH,将锂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锂沉淀,所得滤渣主要为LiOH,故答案为:将 LiCoO 2 中的 Co( ) 还原为2 价;(4)“沉钴”中CoSO4 与草酸铵反应生成草酸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C 2 O 42CoC 2O 4 ,故答案为:Co2C2 O 42CoC 2 O 4 ;(5)配制 100 mL 1 . 0 mol / L (NH4 2 24溶液

12、,需要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 C O等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 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6) 4. 41gCoC2O4 的物质的量为4.41g0.03mol ,其中含有钴元素的质量147g / mol0.03mol 59g / mol 1.77g,因此钴的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2.41g 1.77g0.64g ,氧元素的物质的量0.64g0.04mol ,因此该钴的氧化物16g / mol为 Co3O4 ,钴元素被氧化,因此反应物中需要氧气参与,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还有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3CoC2 O4

13、 2O2 Co3O46CO 2,故答案为:3CoC 2O4 2O2 Co3O 4 6CO 2。【点睛】从处理铝钴膜废料的工艺流程不难得出: Co 的化合价多于一种,所以钴元素的氧化物有多种,所以我们得先确认本题中生成的是哪种氧化物,才能正确书写方程式。3 回答下列问题:( 1)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_。A Li2SO4 难溶于水B Li 与 N2 反应产物是 Li3NC LiOH 易溶于水D LiOH 与 Li2CO3 受热都难分解(2)与铝位于对角线位置的第二周期元素是_,能区别Be( OH) 2 和Mg( OH)2的一

14、种试剂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时,科学地预言了11 种尚未发现的元素,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例如,他预测在铝的下方有一个与铝类似的元素“类铝”,后来被法国化学家于1875年发现,命名为镓。镓的元素符号是_,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4)关于与镓同主族的第6 周期元素性质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_。A 单质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B 其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C 在化合物中显 3 价D 单质与盐酸的反应比铝剧烈【答案】 B铍( Be)NaOH 溶液Be(OH) 22NaOH=Na222Ga 第四周期BeO 2H OA 族B【解析】【分析】【详解】( 1) A锂和镁在元素周

15、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硫酸镁易溶于水,所以硫酸锂易溶于水,故A 错误;B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锂和氮气反应生成Li3N,故 B 正确;C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所以氢氧化锂属于难溶物质,故C 错误;D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氢氧化镁和碳酸镁受热易分解,则氢氧化锂和碳酸锂受热也易分解,故D 错误;故答案为B;( 2) 根据对角线规则,与铝位于对角线位置的第二周期元素是铍,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具有两性,Be OH 2也具有两性,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MgOH 2不可以与

16、氢氧化钠( )()反应,故可以用氢氧化钠来鉴别,类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e OH 2 2NaOH Na222( ) +=BeO+2H O;( 3) 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铝下方的元素为镓,其元素符号为G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A 族;( 4) A与镓同主族的第六周期元素为铊,单质为银白色,质软,故A 正确;B氢氧化物为两性的物质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临界处,如硼铝硅锗砷等,铊不是两性物质,其氢氧化物也不是两性氢氧化物,故B 错误;C铊与铝同主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所以铊在化合物中也显+3 价,故 C正确;D同主族元素自上到下金属性

17、递增,该元素金属性大于铝,其单质与盐酸的反应比铝剧烈,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明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对角线规则内容,结合 Mg 、Al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类推未知物的性质,试题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4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Na 、Mg 2 、 Al3 、 Fe2、 Ba2、 NO3 、 SO24 、 Cl、 SO32 、 HCO3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取少量待测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

18、变成红棕色。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取实验 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1)根据以上实验,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2)写出 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3)写出 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 。(4)实验室检验Na一般用焰色反应即可确定,此实验做之前要用_清洗铂丝。2、 Al32222、 HCO 3、Cl【答案】 Mg、 NO3 、 SO4Fe、 Ba、 SO3Na3Cu 8H2-2

19、 NO 3 =3Cu 2NO 4H2OAl(OH) 3+OH = AlO 2 +2H2O 稀盐酸【解析】【分析】无色溶液中,有色离子不能存在,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中,白色且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在酸性环境下,能和氢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根据离子反应的现象以及离子共存的知识加以分析。【详解】因是无色溶液,Fe2+是浅绿色,所以不含Fe2+;由于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溶液中一定没有SO32- 、HCO3-;待测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

20、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2-,故一定SO没有 Ba2+;由于的上层清液滴中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于稀硝酸,说明含有Cl-,但由于中加入了 BaCl2 溶液,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由于原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则含有 Al3+、 Mg2+;Na+在水溶液里无色,不会参与上述反应,所以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Mg 2+、 Al3+、NO3- 、SO42-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Fe2+、 Ba2+、 SO32-、 HCO3-;尚不能确定的离子

21、是Na+、 Cl-;答案为: Mg2+、 Al3+、 NO3-、 SO42-; Fe2+、 Ba2+、 SO32- 、HCO3-;Na+、 Cl-;(2) 中原溶液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生成NO,离子方程式为: 3Cu+8H+ +2NO3-=3Cu2+2NO +4H2O;答案为: 3Cu+8H+2NO3-=3Cu2+2NO +4H2O。(3) 中加 NaO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 Mg(OH)2 和 Al(OH)3 ,当 NaOH 过量时,部分溶解的是 Al(OH)3,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2-+2H2O;答案为: Al(OH)3+OH- =AlO2-+2H2O。(

22、4)溶液里的钠离子是否存在一般用焰色反应来确定,钠离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实验之前,为防止杂质的干扰,用稀盐酸先清洗铂丝;答案为:稀盐酸。5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Al2O3,含有杂质 SiO2、 Fe2O3 、MgO。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中含有 B,刻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沉淀 C 的成分是 _,溶液 D 中存在较多的阴离子是 _。( 3)步骤所加入的试剂是 _,生成沉淀 F 的离子方程式是 _。【答案】 SiO2 +4HF=SiF4+2H 2 OFe(OH) 3 、 Mg(OH) 2OH - 、 Cl - 和 AlO 2-CO2CO

23、 2 +AlO 2- +2H 2O=Al(OH) 3+HCO 3-【解析】【分析】首先加入过量盐酸,几种物质里只有SiO2 不溶于盐酸,即沉淀B,其它元素全部进入溶液AMg和FeCNaAlO 2,再加入过量烧碱,2+3+ 转化为氢氧化物,即沉淀,而所有铝转变为进入溶液 D,接下来要进行一下逆推,工业上铝是电解氧化铝得到的,因此物质M 是氧化铝,氧化铝又是从不溶于水的F 转化来的,因此 F 是 Al(OH)3 ,反应其实是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故溶液E 为碳酸氢钠(此步骤二氧化碳一般都是过量的),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详解】(1)蚀刻玻璃是用氢氟酸来溶解玻璃中的SiO 2 ,其

24、反应方程式为SiO2 +4HF=SiF4+2H 2O ;(2)沉淀 C 的成分为 Fe(OH) 3 和 Mg(OH) 2 ,而溶液D 中存在较多的阴离子是OH- 、 Cl -和 AlO -2 ;(3)步骤所加入的试剂是二氧化碳,生成沉淀F 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 +AlO -2 +2H 2O=Al(OH) 3+HCO -3 。6 某小组同学用一种铝铁合金为原料,模拟相关的工业生产,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铁铝合金是一种高电磁性能合金,下列有关推测可能正确的是_(填序号)A铁铝合金可由铁和铝熔融混合制成B铁铝合金的熔点高于铝和铁C铁铝合金硬度高于纯铝( 2)反应中

25、铝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颜色变化的原因_ 。( 5)反应中的 CO2 不宜换成 HCl,原因是 _ 。( 6)请举出固体 A 一种用途 _。3+222【答案】 AC Al2+2HO先产生白色沉+4OH =AlO2Al+2NaOH+2HO=2NaAlO +3H淀,之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Fe(OH)2 223过量的氯化氢会+O +2H O=4Fe(OH)使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做红色油漆和涂料【解析】【分析】分析流程可知,中的反应有硫酸与氢氧化钠酸碱中和,硫酸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

26、亚铁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中二氧化碳能与偏铝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固体A 为氧化铁,固体B 为氧化铝;中铝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详解】(1) A铁铝合金可由铁和铝熔融混合制成具有特征性质的混合物,故A 正确;B合金熔点低于各成分,则铁铝合金的熔点低于铝和铁,故B 错误;C合金硬度高于各成分,则铁铝合金硬度高于纯铝,故综上所述,故答案为: AC;C 正确;(2) 中硫酸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故答案为:3+Al+4OH=AlO 2+2H2O;(

27、3) 中铝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4) 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之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之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5) 中二氧化碳能与偏铝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若将二氧化碳换成氯化氢,则生成的氢氧化铝会继续与过量的盐

28、酸发生反应而溶解,故答案为:过量的氯化氢会使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 6)固体 A 为红棕色的氧化铁,可以用来做红色油漆和涂料,故答案为:做红色油漆和涂料。7 工业制取皮革加工中的鞣化剂硝酸铝,是用铝灰与烧碱、硝酸反应制得的。铝灰是铝、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产品硝酸铝晶体为Al( NO3) 3 nH2O。已知偏铝酸盐能与一般的酸反应,如: NaAlO2+HNO3+H2ONaNO3+Al( OH) 3 生产流程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30%的氢氧化钠溶液,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选填编号)_。A.B.C.D.说出流程中产生的滤渣的一种用途是_。制作一个过滤器需要_。流程中操作x

29、 的名称是 _ 。(2)反应加入的硝酸必须适量,原因是_。反应加入的硝酸要稍过量,原因是_。(3)从反应所得的溶液制成产品的步骤依次为减压蒸发, _,过滤, _,低温烘干。(4)为测定所得的产品的纯度,质检人员称取产品 Wg,溶于水配成 500mL 溶液,从中取出 25. 00mL,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氨水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氨水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进行测定。通过计算便可得出产品的纯度。上述过程属于定量实验。其中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外,还有一个是_,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读数,读数的方法是读出与_的刻度值。任意写出一个该测定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B 作颜料(或炼

30、铁)漏斗和滤纸过滤 硝酸不足或过量,都会使铝元素损耗,而浪费原料、降低产量稍过量的硝酸可抑制硝酸铝水解,有利提取产品(冷却)结晶洗涤(晶体)(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管内壁上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处相平3 +3NH3 234+或 NH32+NH4+H2OAl?HO Al( OH) +3NH?H O+H【解析】【分析】铝灰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氧化铁不反应,过滤后形成滤渣,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未反应的NaOH,加入硝酸中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并将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分离,氢氧化铝沉淀再用硝酸溶解,得到硝酸铝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硝酸铝晶体,结合溶液的配制和物质的性质

31、分析解答。【详解】( 1)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3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因此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流程中产生的滤渣是氧化铁,可以用作红色颜料,也可以用于炼铁;制作一个过滤器需要漏斗和滤纸;根据图示,流程中操作x 是分离溶液和沉淀,为过滤,故答案为:B;作颜料( 或炼铁) ;漏斗和滤纸;过滤;( 2) 硝酸属于强酸,可以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导致Al 元素损失,因此反应加入的硝酸必须适量;反应加入的硝酸要稍过量,因为硝酸铝会水解,稍过量的硝酸可抑制硝酸铝水解,有利提取产品,故答案为:硝酸不足或过量,都会使铝元素损耗

32、,而浪费原料、降低产量;稍过量的硝酸可抑制硝酸铝水解,有利提取产品;( 3) 从反应所得溶液中得到硝酸铝晶体的步骤依次是:减压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故答案为:冷却结晶;洗涤;( 4) 常见的定量实验包括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外,还有一个是( 酸碱 ) 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读数,读数的方法是读出与滴定管内壁上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处相平的刻度值,故答案为:( 酸碱 ) 中和滴定;滴定管内壁上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处相平;称取产品Wg,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从中取出25. 00mL,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氨水,硝酸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硝酸铵,充分反应后,剩

33、余的氨水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进行测定,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测定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l3+3NH3234+NH32+NH4+H2+?H O Al OH3NH、?H O H=+O,故答案为:=( ) +3+3NH3 23+3NH4+或 NH32+=NH4+H2Al?HO=Al( OH)?H O+HO。8 马日夫盐 Mn(H 2PO4 )2H2 O主要用作磷化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及少量的FeO、 Al2O3 和 SiO2)为原料制备马日夫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按照无机物命名规律,马日夫盐Mn(H 2PO4)22H2O 的化学名称为 _。在反应中,Mn 2+若再失去一个电子比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从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2) 浸“锰 ”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滤渣 X 主要成分为 _。检验 “沉锰”已完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_。步骤五产生马日夫盐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3)Fe3+的萃取率与溶液的pH 和接触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据此分析,萃取的最佳条件为_。(4)马日夫盐作防锈磷化剂的原因是利用其较强的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