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1773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课时跟踪检测 ( 七)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选择题1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DNA 的主要载体是 ()A 核糖体B. 叶绿体C染色体D. 线粒体2科学家通过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而非蛋白质,其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 和 32P 的细菌混合培养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分别用 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A B CD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A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DNA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DNA 是噬菌体的遗

2、传物质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32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S 和放射性同位素PB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 、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科学家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的结果()A 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 RNA 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6在证明 DNA

3、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实验中,科学家用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 R 型菌混合培养, 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 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 证明 R 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 型活细菌的 DNAB用以补充R 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 型菌 DNA 不是促进 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的因素1名校名 推荐D与“以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7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A 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BS 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提取物C加热杀死的S 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 型双球菌的混合物D R

4、型肺炎双球菌与S 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混合物8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 型和 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 型和 R 型两种细菌B曲线 ab 段下降的原因是R 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C曲线 bc 段上升,与S 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抵抗力降低有关D S 型细菌数量从零开始是由R 型细菌突变的结果9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 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S 元素D H

5、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物是4 种脱氧核苷酸10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甲乙丙丁细胞膜有无有无遗传物质DNARNADNADNA是否遵循孟德否否是否尔遗传定律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A 甲B 乙C丙D 丁二、非选择题11某科学研究者曾重复做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部分S 型细菌加热杀死;2名校名 推荐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均匀分为若干组,将相应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如下图中文字说明部分);c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学者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 。(2)美国学者艾弗

6、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 。请用DNA 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使R 型细菌转化成S 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方案如下:第一步:从S 型细菌中提取出其DNA 。同时,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将盛有等量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标号A 、 B、 C;第二步: _ ;第三步: _ ;第四步: _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结论_ 。通过本实验, 还有得出的新的结论: _ 。1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 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

7、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 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 。3名校名 推荐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填“是”或“不是” )误差的来源, 理由是 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 。(5)上述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 1

8、5N 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理由是_ 。答案1选 CDNA 的载体除了染色体外,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上含量很少,因此,DNA 的主要载体应是染色体。2选 A该实验先标记细菌,再用正常的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正常的细菌,离心处理,检测放射性。3选 C噬菌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通过同位素标记证明,在整个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内,只有DNA 进入细菌体内起作用,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这只是对一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否也是 DNA 。4选 C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保温时间

9、不能过长,若保温时间太长则可能有含32P 子代的噬菌体释放出来,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中也能35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理论上应存在于上清液中, 但可能因搅拌检测到放射性。 用 S不充分而使部分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本实验可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选 D体内的转化实验,通过四组实验,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 型菌里可能有某种“转化因子 ” ,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6选 D用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目的是与“以 S

10、型菌的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 ”的实验形成对照。7选 C只有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够将活R 型双球菌转化为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 (有毒 ),使小鼠生病和死亡。8选 DR 型细菌的数量与小鼠免疫力有关;S 型细菌是由于 R 型细菌转化而来的,并非基因突变所致。9选 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 DNA ;酵母菌 (真核生物 )的遗传物质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T 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含有 P 元素而不含 S 元素; 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 ,水解产物是核糖核苷酸。10选 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其遗传物质是DNA ,由于不能

11、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4名校名 推荐11 解析:第 (2) 题是验证实验。欲证明促进R 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 ,可用 DNA酶将 S 型细菌的 DNA 破坏,看其是否还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解答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组中加入提取的S 型细菌的 DNA ;在对照组中,一组中不加任何提取物, 另一组中加入提取的S 型细菌的 DNA 和 DNA 酶。 单一变量的控制,即只有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是否加入S 型细菌的 DNA 这一个实验变量,其余的变量(如接种的细菌种类、数量以及培养条件等)应基本相同。答案 :(1)S 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

12、因子 )能使 R 型细菌转化成S 型细菌, 且这种转化是可遗传的(2)第二步: A 中不加任何提取物,B 中加入提取的 S 型细菌的 DNA ,C 中加入提取的 S 型细菌的 DNA 和 DNA 酶(顺序可变 ) 第三步:在三组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等量的R 型细菌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预测: A 中只有 R 型细菌菌落; B 中出现 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两种菌落; C 中只有 R型细菌菌落。结论: S 型细菌的 DNA 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DNA 只有在结构保持完整、未被破坏的前提下才具有促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功

13、能12解析: (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2)在 DNA 中含有 P 元素,蛋白质中没有,故32P 只能进入噬菌体的DNA 中。理论上讲,在侵染过程中,由于噬菌体的 DNA 全部注入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中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因此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3)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 如果时间过长会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如果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也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证明了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 元素,因此不能用 15N 标记 DNA 。答案: (1)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示踪法)(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 的 DNA 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b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DNA 是遗传物质(5)不能因为 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 元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