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71792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 研究煤的合理利用及CO2 的综合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以下问题:I.煤的气化已知煤的气化过程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有:C(s)+H2 O(g)CO(g)+H2(g) H=+131kJ mol -1CO(g)+3H2(g)CH4(g) +H2O(g) H=akJ mol -1查阅资料反应中相关化学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 OH HH CHOE(kJ mol -1)1072436414465(1)则反应中 a =_。(2)煤直接甲烷化反应C(s) + 2 H2 (g)CH4(g)的H=_kJ?mol -1, 该反应

2、在为_ (填“高温”或“低温”)下自发进行。II.合成低碳烯烃在体积为 1 L 的 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2, 发生 反应:22 .5 mol H2CO ( g) + 622 42-1 ,测得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效率和CO2平衡转化H (g)C H (g)+4 H O(g) H=-128kJ mol率的影响如右图所 示 :(3) 图中低温时,随着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但 CO的平衡转化率却反而降2低 ,其原因是 _(4) 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值为 _。III.合成甲醇在恒温2 L 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和 3 molH2, 发生反应: . CO

3、2(g)+3H2 (g)32p后 /p 前 )如下表:CH OH(g)+ H O(g),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变化(时间 /h123456p 后 /p 前0.900.850.820.810.800.80(5)反应前1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mol?L-1h-1,该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为率为 _。【答案】 -206 -75 低温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10.340%【解析】【分析】【详解】( 1)焓变 H=反应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键能 =a=1072 kJ/mol +3 436 kJ/mol(- 4414kJ/mol+2 465 k

4、J/mol)=-206kJ/mol ,故答案为:-206;(2)由盖斯定律,方程式 +得到C(s) + 2H2(g)CH4(g),则 H=- 75 kJ/mol ,反应H0,S0H TS0-75;低温;,则低温下能使- ,所以低温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则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 4) 250时,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列三段式为:2CO2( g) + 6 H2(g)C2 H4 (g)+4 H2O(g)起始态 (mol/L)12.500转化态 (mol/L)

5、0.51.50.251平衡态 (mol/L)0.510.251K= 14 0.251,故答案为:1;0.5216(5)在恒温 2L 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和 3molH 2,发生反应,设1h 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三段式:CO2(g)+3H2 (g)CH3OH(g)+ H2O(g)起始态 (mol)1300转化态 (mol)x3xxx时3-3x x x1h (mol) 1-x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则4-2x =0.9 , x=0.2mol ,氢气的反应速率4c3 0.2molv=t =2L=0.3mol/(L gh) ;1h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之比为0

6、.8,设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三段式:CO2(g)+3H2 (g)CH3OH(g)+ H2O(g)起始态 (mol)1300转化态 (mol)y3yyy平衡态 (mol)1-y3-3yyy4-2y =0.8 , y=0.4,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 0.4mol100%=40% ,故答案为: 0.3;41mol40%。2 十八大以来,各地重视“蓝天保卫战”战略。作为煤炭使用大国,我国每年煤炭燃烧释放出的大量SO2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现阶段主流煤炭脱硫技术通常采用石灰石- 石膏法将硫元素以 CaSO4 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 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 又会与CaSO4 发

7、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 CaSO4( s)+ CO( g)CaO( s) +-2211SO ( g) +CO ( g)活化能 Ea, H=218. 4kJ mol1反应: CaSO( s)+ 4CO( g)CaS( s) +4CO2( g)14活化能 Ea2, H2= - 175. 6kJ 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CaO( s)+ 3CO( g)+ SO2( g) ? CaS( s)+ 3CO2( g) ; H=_kJ?mol - 1;该反应在_(填“高温”“低温”“任意温度”)可自发进行。(2)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CaSO4 和一定物质的

8、量的CO气体,此时压强为 p0。 tmin中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 和 CO2体积分数相等,22CO 是 SO 体积分数的 2 倍,则反应 I的平衡常数 Kp_(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pB的平衡压强()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 B) 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 ,如 p( B) p x( B) ,p 为平衡总压强, x( B) 为平衡系统p中 B 的物质的量分数 ) 。(3)图 1 为 1000K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I 和 II, c( SO2) 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分析图1 曲线中 c( SO2 ) 在 0 t 2 区间变化的原因 _。(4)图 2 为实验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测

9、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初始浓度比c(CO 2 ) 与c(CO)SO2 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 。A当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反应I 和反应同时达到平衡状态B提高 CaSO4 的用量,可使反应 I 正向进行, SO2 体积分数增大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I 正向进行, SO 体积分数增大,不利于脱硫2D向混合气体中通入氧气(不考虑与SO2反应),可有效降低SO2 体积分数,提高脱硫效率(5)图 1中, t 2 时刻将容器体积减小至原来的一半,t3 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图1中画出t - t3区间 c( SO ) 的变化曲线 _ 。22【答案】 -394.0kJmo

10、l - 1010 25p反应I的活化能Ea较小,反应速率I比II大,低温.0t1阶段 c( SO ) 增大, t后反应 II 为主, c( CO) 减小,使反应I 逆向进行,故c( SO ) 减212小, t2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CD;【解析】【分析】【详解】( 1) 反应: CaSOCO2( g)- 14( s)+ CO( g) ? CaO( s) + SO2( g) +H1=218. 4kJ mol反应: CaSOCaS( s) + 4CO2( g) 14 ( s)+ 4CO( g) ?H2= - 175. 6kJ mol根据盖斯定律反应- 反应得: CaO( s)+ 3CO( g)+

11、 SO2( g) ?CaS( s)+ 3CO2( g) ,所以,21 1 2184kJ mol -1394.0kJmol - 1。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HHH1756kJmol-.=-=-.=的反应, S0, H 0,当H- TS0 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T 较小的时候反应能自发进行,即该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394.0kJ mol- 1;低温;( 2) 设参加反应的CO起始的物质的量为 a,平衡时, CO和 CO2体积分数相等,2CO 的体积分数是SO2体积分数的2 倍,故设平衡时,22SO 的物质的量为xmol , CO和 CO 的物质的量为 2x,则对于反应有:CaSO4

12、s+CO g ?CaO s+SO2g+ CO 2 g起始 /mola00变化 /molxxx平衡 /mola-xxx则反应生成的CO2 的物质的量为 ( 2x- x) mol =xmol,生成CO 的物质的量 = 2x-( a-x) mol =( 3x- a) mol,则对于反应有:起始 /mol变化 /mol平衡 /molCaSO4 s + 4CO g ? CaS s+ 4CO 2 g4x-a0xx3x-ax结合反应、可知:CO的充入量为 ( 4x- a)+ a=4x,而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2xx 2x 5xp,则4xp0,解得:p=5,所以反应的平衡常=+ +=,设平衡时体系总压为=p

13、p05x4( 5p02 )( 5p01 )数 Kp=4545 =0. 25p0,故答案为:0. 25p0;( 5p02 )45( 3) 因反应的活化能小于反应的活化能,0到 t12,反应速率大于反应,c SO) 增(大, t1后反应 II 为主, c( CO) 减小,使反应I 逆向进行,故22时反应达到平衡c( SO ) 减小, t状态,故答案为:反应I 的活化能 Ea1 较小,反应速率 I 比 II 大, 0 t 1 阶段 c( SO2 ) 增大, t1后反应 II 为主, c( CO) 减小,使反应 I 逆向进行,故c( SO2) 减小, t2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Am VV恒定) 反

14、应、都是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的反应,由= 可知,容器体积下, 不变,说明气体总质量m 不变,那么容器内每种气体的质量均不变化,已达到平衡, A 正确;B CaSO4 是固体,提高 CaSO4 的用量,平衡不移动,B 错误;C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正向移动,SO2 体积分数增大,不利于脱硫, C正确;D通入氧气, CO 被消耗,反应逆向移动,SO2 体积分数降低,脱硫效率增大,D 正确;综上所述, ACD满足题意,故答案为: ACD;( 5) 容器体积减小一半瞬间,二氧化硫浓度变为2 倍,同时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浓度减小, t 2 t 3 二氧化硫浓度比 t1 t 2减小的多

15、。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t3 重新平衡时,二氧化硫浓度略比t 2 时刻大,据此如图:,故答案为:。【点睛】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不能抵消这种改变。3 消除尾气中的NO 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I NO氧化机理.已知: 2NO( g)+ O2( g)2NO2( g)H=- 110kJ?mol - 1T1NO和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充入刚性反应容器中( 忽略NO2与N2O4的转时,将化) 。(1)下列可以作为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的是_。A. 2v 正 ( O2)= v 逆 ( NO2)B. NO 与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C. 容器

16、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K 不变E.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2)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动态跟踪反应的进行情况,得到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平均摩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 图 2 所示。则反应2NO( g)+ O2( g)2NO2( g) 在 T1时的平衡常数 Kp_B的平衡压强p(B)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c( B) 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 p( B)= p?x( B) , p 为平衡总压强, x( B) 为平衡系统中 B的物质的量分数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反应温度为T2(T2 T1 ) ,在图 2 中画出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随反应时

17、间的变化趋势图_。II. NO 的工业处理(3) H2 还原法: 2NO( g)+ 2H2( g)N2 ( g)+ 2H2O( g)H1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 纯化合物时的焓变叫做标准摩尔生成焓。 NO( g) 和 H2O( 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90kJ?mol- 1- 1=_。、 - 280kJ?mol。则 H1(4) O3 CaSO3联合处理法-NO 可以先经O3 氧化,再用CaSO3 水悬浮液吸收生成的NO2 ,转化为HNO2。已知难溶物在溶液中并非绝对不溶,同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沉淀溶解平衡。在CaSO3 水悬浮液中加入2432-对 NO2的吸收速率,

18、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主要原因_。Na SO 溶液能提高SO(5)电化学处理法工业上以多孔石墨为惰性电极,稀硝酸铵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将NO 分别通入阴阳两极,通过电解可以得到浓的硝酸铵溶液。则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答案】 AE0. 08- 740kJ?mol- 1对于反应32+( aq)+SO32- ( aq) ,加入 Na2 442 -结合部分 Ca2+,使其平衡向CaSO sCaSO溶液时,SO( )正反应方向移动,2-) 增大,吸收 NO2-+c( SO3的速率增大NO- 3e+2H23+4HO=NO【解析】【分析】【详解】I. (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19、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其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而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表现。A. 当 2v正 ( O2)= v 逆 ( NO2) 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态,故A 正确;B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不能说明该反应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故B 错误;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容器内气体的质量恒定不变,则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 错误;D. 该反应中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则不能用K 不变来判断化学平

20、衡状态,故D 错误;E.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 E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AE;(2)设容器内二氧化氮与氧气分别为2mol、 1mol,达平衡态时,氧气转化了xmol ,则可列三段式为:2NO+O 2?2NO 2起始量 (mol )210转化量 (mol )2xx2x平衡量 ( mol ) 22 xx2x平衡时平均摩尔质量为36.8g mol,则有/uuvm2mol30g/mol+1mol32g/mol =36.8g / mol ,解得 x=0 . 5,则 NO、 O22Mn(3-x)mol、 NO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

21、0. 4、 0. 2 、0.4,同温同体积,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 375xa 62.5,代入,解得,根据平衡常数公式有3-x=aK p =(0.462.5)20.08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0.42(0.262.5)62.5)会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平均摩尔质量会减小,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图为,故答案为: 0. 08;( 3) H 1 =生成物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 反应物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 280kJ?mol - 1 2-90kJ?mol - 1 2=- 740kJ?mol - 1,故答案为: - 740kJ?mol- 1;

22、(4)相同条件下,硫酸钙的溶解度小于亚硫酸钙的溶解度,亚硫酸钙可转化为硫酸钙,对于反应CaSOs2+aq)+SO 2-(aq) ,加入Na2SO42-结合部分Ca2+,使其3Ca(3溶液时,SO4(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SO 2- ) 增大,吸收 NO的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对于反应32CaSO3sCa2+( aq)+ SO32- ( aq) ,加入Na2SO4溶液时,SO42 -结合部分 Ca2+,使其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c( SO 2-) 增大,吸收 NO2 的速率增大;3(5)由电解原理可知,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一氧化氮转化为硝酸根,其电极方程式为 NO- 3e- +2

23、H2O=NO3- +4H+,故答案为: NO- 3e- +2H2O=NO3- +4H+。4 秋冬季是雾霾高发的季节,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1)工业上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已知: CH4222H=-574kJ mol-1(g)+4NO (g)=4NO(g)+CO (g)+2H O(g)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 mol -1甲烷直接将NO2 还原为 N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2)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最有效的手段,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24、)N22(g)+2CO (g)H0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 NO 和 CO 充入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 (015min) 中 NO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已知: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的总压强,T时达到平衡,此时体系的总压强为 p=20MPa,则 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 _;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 和 CO2 各 0.3mol ,平衡将 _(填“向左”、“向右”或“不” )移动。15min 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填序号 )A 增大 CO浓度 B升温 C 减小容器

25、体积 D 加入催化剂(3)工业上常采用 “碱溶液吸收 ”的方法来同时吸收SO2,和氮的氧化物气体(NOx),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得到Na2SO3、 NaHSO3、 NaNO2、NaNO3 等溶液。已知:常温下,HNO2 的电离常数为 K-4,H2SO3 的电离常数为 Ka1=1.2-2、 K-8 。a=7 10 10a2=5.8 10常温下,相同浓度的Na2SO3、 NaNO2 溶液中 pH 较大的是_溶液。常温下, NaHSO3 显 _性 (填“酸 ”“碱”或 “中”,判断的理由是(通过计算说明 )_ 。(4)铈元素 (Ce)是镧系金属中自然丰度最高的一种,常见有+3、 +4 两种价态。雾

26、霾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NO,可以被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NO2-、 NO3-(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采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再生Ce4+,其原理如图所示。 Ce4+从电解槽的 _(填字母代号 )口流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_ 。【答案】 CH42222-1-1 或 7(MPa)-1(g)+2NO (g)=N (g)+CO (g)+2H O(g) H=-867kJ mol0.0875(MPa)80不 AC Na2 3-的电离常数 Ka2-8,水解常数 KhK w-13,电3= K a2 8.3SO酸因为HSO=5.8 10 10离常数大于水解常数,所以溶

27、液显酸性a 2NO-+8H+6e- =N2 +4H2O【解析】【分析】(4)电解过程中 Ce3+在阳极失电子,变为Ce4+,则 b 进 Ce3+, a 出 Ce4+, NO2-在阴极得电子变为 N2,则 d 进 NO2-, c 出 N2。【详解】(1) CH4(g)+4NO2(g)=4NO(g)+CO2(g)+2H2 O(g)H1=-574kJ mol -1CH42222-1(g)+4NO(g)=2N (g)+CO(g)+2H O(g)H =-1160kJ mol +CH42222(-574kJmol -1 )+(-1160kJmol -1 )-2得:(g)+2NO (g)=N (g)+CO

28、(g)+2H O(g) H=2=867kJ mol-1,故答案为:CH42222H=-867kJ mol-1 ;(g)+2NO (g)=N (g)+CO (g)+2H O(g)(2)由图可知, NO 起始物质的量为 0.4mol , 0 到 15min 共减少了 0.2mol ,则催化剂2NO(g)+2CO(g)垐 垐 ?(g)+2CO 2 (g)噲 垐 ? N 2起始值 /mol0.40.400,平衡时 p(NO)=变化值 /mol0.20.20.10.2平衡值 /mol0.20.20.10.220MPa0.2=40402)=2027MPa,同理可得: p(CO)=MPa, p(N7MPa,p(CO )0.2+0.2+0.1+0.27(40220)MPa2MPa=40MPa,所以ppCO2p N 2=77=0.0875(MPa)-1 或7K p2NOp2 CO(4024027MPa)(7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