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71845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2 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 1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4、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学习重点】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能归纳并且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学习难点】:同重点【预习内容】太阳高度角定义:冬至日 由向南北两方递减2.季节变化 (时间)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最大,最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最大,最小。回归线之间地区:次直射,回归线上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

2、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内有现象;南半球:, 南极圈内有现象。二分时:太阳直射,全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内有现象;南半球:南极圈内有现象。- 1 -名校名 推荐【自主合作探究】探究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思考:A 读图说明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B 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特点。( 2)季节变化思考:A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夏至日到冬至日呢?B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冬至日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夏至日到冬至日呢?C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当堂达标】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

3、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B.C.D.2.每年的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2 -名校名 推荐A.先向南再向北B.一直向北C.一直向南D.先向北再向南3.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运行至A 点时大致是1 月初C.图示为从南极所看到的地球公转运动D.地球过 A 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 点4.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图中 A、 B、 C、 D 四地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3)当地球运行到C 点时,公转速度较,此时南半球为季。( 4)自地球公转到C

4、 点以后几天开始,过D 点到 A 点,在此时段,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5)地球公转自BCD 与自 D A B 比较,哪一段用时较长?为什么?【反思提升】1.图中为地轴,为赤道,、为回归线,、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B.C.D.(2)按地球上 “五带” 的划分,图上与之间为_带。(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向北移动到,再由向南移动到的过程中,在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_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

5、将扩大的是 _。【拓展延伸】- 3 -名校名 推荐2读北半球 “二分二至 ”时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1) (3)题。(1)下列对图中四个位置节气的判断,正确的是()A A 为秋分B B 为冬至C C 为秋分D D 为夏至(2)当地球大约公转到 _位置时, 离太阳最近。 (即近日点附近 )()A A 与 B 之间,靠近 BB B 与 C 之间,靠近 BC C 与 D 之间,靠近 DD D 与 A 之间,靠近 D(3)图中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为()A 2326B 90C 66 34D 303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是两种假设),读图回答。若移动轨迹是,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A66.5 B 26.5C 63.5D 69.5-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