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71930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 一定时, 小车的加速度a 与小车 (含砝码 )质量 M 的关系,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小桶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 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 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 a M 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 与 M 的关系甲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

2、步骤是_,该步骤应排在步骤_之后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步骤_,应把 _改为 _ 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步骤_,应把 _改为 _(2) 乙同学根据实验要求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6(图为已接通电源刚要释放纸带的情况),请改正乙同学的五个错误图 6电源 _;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滑轮位置 _;小车位置 _;长木板 _答案(1)平衡摩擦力B D6 V 电压的蓄电池6 V 以下的交流电源 Ga M图像a 1 图像M1名校名 推荐(2) 应用 6 V 以下的交流电源应靠右端应使细绳平行于木板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应垫高右端以平衡摩擦力解析(1) 实验中把小桶及其中砂子的重力之和看成与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没

3、有考虑摩擦力,故必须平衡摩擦力且应排在步骤B 之后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 电压的蓄电池上将无法工作,必须接在6 V 以下交流电源上作aM 关系图像,得到的是曲线,很难进行正确的判断,必须“化曲为直 ”,改作 a 1 关系图像M(2)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 (6 V 以下 )交流电源,且要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即应靠右端;释放小车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连接小车的细绳应平行于木板,故应调节滑轮位置使细绳平行于木板; 实验时应平衡摩擦力, 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平衡,故应垫高长木板右端以平衡摩擦力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次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4、当m 一定时,1 的关系如表二所示a 与 F 的关系如表一所示;当 F 一定时, a 与 m表一F/N1.002.003.004.00 21.903.955.857.62a/(m s )表二1 1m/kg0.520.670.801.00 21.532.102.493.10a/(m s )(1) 在如图 7 所示的相应坐标系中,根据表一、表二所给数据作出图像(2) 由图像可以判定:当 m 一定时, a 与 F 的关系为 _;当 F 一定时, a 与 m 的关系为_(3) 在研究 a 与 m 的关系时,作了a1 图像,而没作a m 图像,那么作a1 图像有何优mm点?答案(1)作出图像如图所示2名

5、校名 推荐(2) 正比反比1(3) am 图像是曲线,难以找出规律;am图像是直线,容易找出规律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填字母代号 )A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 图是甲、乙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形成图线甲的原因是_ 形成图线乙的原因是_ 答案(1)AD(2)长木板倾角过大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解析(1)实验中

6、细绳要与长木板保持平行,A 项正确;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细绳绕过滑轮拴在木块上,这样无法平衡摩擦力,B 项错误;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C 项错误; 平衡摩擦力后,改变木块上的砝码的质量后不需要再重新平衡摩擦力,D 项正确(2) 图线甲中 F0 时,木块就有了加速度, 可见是长木板倾角过大 图线乙中, 有了拉力时,加速度仍为 0,说明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4、两个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砝码盘, 砝码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图甲 )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 的大小可以认3名校名 推荐为等于砝码 (包括

7、砝码盘 ) 所受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图乙 ),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由于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相同,因为 xat2,即 x a,所以只要测出两小车2位移 x 之比就等于测出它们的加速度a 之比实验结果是:当两小车质量相同时,_ ;当拉力F 相等时,_. 实验中用砝码 (包括砝码盘 )所受的重力G mg 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 F 的大小, 这样做会引起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这个误差,G 与小车所受重力Mg 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答案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G? Mg解析实验过程中,当两小车质量相同时,砝码(包括砝码盘 )重力越

8、大,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则加速度越大,进行实验时会发现,加速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若砝码重力不变,即拉力不变时,质量越大的小车,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小,即加速度越小,进行测量分析知,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如果砝码(包括砝码盘 )的重力 G 远小于小车的重力Mg 时, G 近似等于拉力 F.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并标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 m/s2.(2) 平衡摩擦力后,将 5 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

9、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 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0.1960.3920.5880.7840.980加速度 a/(m s2)0.691.181.662.182.704名校名 推荐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 所示坐标系中作出a F 的关系图像图 4(3)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 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答案(1)0.16(2) 见解析图(3) 计算 F 时忘记加入砝码盘的重力解析(1)由题意可知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5T0 0.1 s.由题图乙可知x 0.16 cm 1.6 10 322m,由x aT可得 a0.16 m/s .(2) a F 图线如图所示(3) 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后,a F 图像仍不通过原点,可能是在计算F 时忘记加入砝码盘的重力,使作出的图像向左平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