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720159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3(人教版必修2).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练习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有机物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 1:2:3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有机物中必定含氧无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2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铜片质量比加热前增加的是()A、硝酸B、稀盐酸C、Ca(OH) 2 溶液D、乙醇3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4下列物质中含有少许杂质,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杂质的是()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2、乙酸中含有少量乙醛苯中含有少量甲苯5现有下列物质:纤维素甲酸甲酯( HCOOCH3) 淀粉甲醛( HCHO)丙酸(CH3CH2COOH) 乙酸。其中符合 Cn( H2O)m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A、B、C、D、6将 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由此可以得知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A、食醋B、酒精C、食盐D、葡萄糖7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油脂属于酯类、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所有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所有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油脂皂化B、乙烯水化制乙醇C、蛋白质制氨基酸D

3、、淀粉制葡萄糖9为了提取大豆中的油脂,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分馏先将大豆压成颗粒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下来,然后再蒸发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蒸发出来10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1 -名校名 推荐请回答以下问题: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 A 管中可观察到实

4、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 -名校名 推荐答案1 BD 碳、氢两种元素全部来自该有机物,根据题意,B 选项正确;有机物的燃烧有氧气参与,因此根据本题所给的条件,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2 C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uO,质量增加, CuO能溶于盐酸,硝酸能与CuO和 Cu 反应,所以 A、 B 中铜片的质量减少; CuO能与乙醇反应重新生成铜, D 中铜片的质量不变;Ca(OH)2

5、不与 CuO和 Cu 反应,所以 C 中铜片的质量比加热前的质量要大。3CD 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放出气泡,与乙醇不反应也不分层,与苯不反应但出现分层现象,与Ba(OH)2 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紫色石蕊试液遇乙酸变红,遇Ba(OH) 2 变蓝,与苯不反应有分层现象,与乙醇不反应也不分层。将C 或 D 分别加入到四种溶液中均能出现四种不同现象,故 CD是正确选项。4 A饱和碳酸钠溶液能与乙酸反应且能抑制乙酸乙酯的溶解,故选A。5B 甲酸甲酯、甲醛、乙酸的分子式分别为 C2H4O2、CH2O、C2H4O2,符合 Cn( H2O)m的通式但分别属于酯类、醛类和羧酸,而不属于糖类,故选B。6 D

6、 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Cu(OH)2 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u2O,故选 D。7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A、D 正确;油脂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 正确;油脂中的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子中含不饱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说法错误,故选 C。8 B A 、C、 D 各项中的反应均属于水解反应, B 中乙烯水化实际上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选 B。9B 油脂难溶于水, A 法不可行;油脂在碱溶液中会发生皂化反应, C法行不通;油脂的沸点较高,难以蒸发,D 法也不可取; B 法利用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

7、的性质进行提取是合理的,故选 B。Cu10(1)2CH3CH2OH+O22CH3CHO+2H2O(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温度;(3)反应仍继续进行;仍是原受热部分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亮的现象;因为乙醇的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铜丝维持一定的较高温度。解析:本题将有关催化剂的知识和乙醇的催化氧化结合在一起。当向试管内鼓入空气时,铜丝和氧气反应生成 CuO从而使表面变黑;停止鼓入空气,则铜丝表面的 CuO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铜丝又重新变亮。通过这两步反应,乙醇转化为乙醛,而铜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3 -名校名 推荐也就是说,将这两步反应综合起来就是乙醇与氧气在铜的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和水。-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