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20931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版选修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2012 中山高二期中考试) 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构型与水分子相似的是()A CO2B H 2SC PCl 3D SiCl 4解析:选 B 。 H2O 分子为 V 形, A 项 CO2 为直线形, B 项 H2S 为 V 形, C 项 PCl3 为三角锥形, D 项 SiCl 4 为正四面体形。2.若 AB n 分子的中心原子A 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n 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 形B若 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C若 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

2、四面体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 C。若中心原子A 上没有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则根据斥力最小的原则,当n 2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n 3 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当n 4 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F 3 和 NCl 3 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 电子稳定结构B P4 和 CH4 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C NH 4 的电子式为D PCl3 和 NH 3 都是三角锥形分子,都存在未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解析:选 D 。NCl 3 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但 BF 3 分子中的 B

3、原子不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A 错误; P 为正四面体分子,但其键角为60, B 错误; NH为正四面体结44构而非平面正方形结构,C 错误; PCl 3分子中 P 和 NH 3 分子中 N 都有一对未成键电子,由于未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使其呈三角锥形,D 正确。4.(2012 长沙高二质检 )能正确表示 CH4中碳原子的成键轨道的示意图为()解析:选 D 。形成 CH4 分子时,碳原子采取sp3 型杂化,得到的4 个 sp3杂化轨道能量相同。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 CO2 与 SO2B CH4 与 NH 3C BeCl 2 与 BF3D HCCH 与

4、 CH 2= CH 2解析:选 B 。 CO2 中的 C 原子为 sp 杂化, SO2 中的 S 原子为 sp2 杂化, A 错; CH4 中的 C 原子和 NH 3 中的 N 原子均为 sp3 杂化, B 正确; BeCl2 中的 Be 原子为 sp 杂化, BF3 中的 B 原子为 sp2 杂化, C 错; HCCH 中的 C 原子为 sp 杂化, CH 2CH 2 中的 C 原子为 sp2 杂化, D 错。6.(2012 大庆四中高二检测) 在乙烯分子中有5 个 键、一个键,它们分别是()1名校名 推荐22p 轨道形成 键A sp 杂化轨道形成 键、未杂化的B sp2 杂化轨道形成 键、

5、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 键C C H 之间是 sp2 形成的 键, C C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 键D C C 之间是 sp2 形成的 键, C 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 键解析:选 A 。乙烯分子中 C 原子发生 sp2 杂化,杂化轨道共形成4 个 CH 键, 1 个 CC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7.氨气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 3 为 sp2 型杂化,而CH 4 是 sp3 型杂化B NH 3分子中 N 原子形成 3 个杂化轨道, CH4 分子中 C 原子形成4 个杂化轨道

6、C NH 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是 4 原子化合物,甲烷为5 原子化合物解析:选 C。 NH 3和 CH 4都是 sp3杂化,故 A 、 B 错误,跟分子中原子个数无关,故D 错误。8.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A 除去 Fe 粉中的 SiO 2 可用强碱溶液B向一定量的AgNO 3 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C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D向一定量的CuSO4 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解析:选A 。对于A 项,除去Fe 粉中的SiO 2 是利用 SiO 2 可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性质,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对于B 项, AgNO 3

7、与氨水反应生成了AgOH 沉淀,继续反应生成了配合物离子 Ag(NH 3)2 ;对于 C 项, Fe3 与 KSCN 反应生成了配合物离子Fe(SCN) n 3 n;对于 D项, CuSO4 与氨水反应生成了配合物离子Cu(NH 3)42 。9.(2012 长春高二质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 4NO 3 和 Na2O2 都既有配位键又有离子键B Ag(NH 3)2OH 和 KAl(SO 4)212H 2O 都属于配合物C Cu(H 2O) 4 2离子中 H 提供孤电子对,Cu2 提供空轨道时,形成的配位键可表示为D H和 H2O 形成 H3O解析:选 D。 NH 4NO 3 既有配位

8、键又有离子键,Na2O2 没有配位键, A 错; Ag(NH 3)2OH 属于配合物, KAl(SO 4)212H 2O不属于配合物,B 错; Cu(H 2O)42 离子中 O 提供孤电子对,Cu2 提供空轨道, C 错; H3O 存在配位键,O 提供孤电子对,H 提供空轨道,D 正确。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一类是 _ ;另一类是 _ 。BF3 和 NF 3 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BF3 的中心原子是 _, NF 3 的中心原子是_; BF3 分子的立体 构 型 是 平 面 三 角 形 , 而 NF 3分 子 的 立 体 构 型 是 三 角 锥

9、 形 的 原 因 是_ 。解析:多原子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是未成对电子时,和其他原子全部形成化学键,若有成对电子,则以孤电子对的形式存在,故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把分子按中心原子的成键情况分成两类。答案: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B NBF 3 分子中 B 原子的 3 个价电子都与 F 原子形成共价键而呈平面三角形,而NF 3 分子中N 原子的 32名校名 推荐个价电子与F 原子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未成键的电子对,占据了N 原子周围的空间,参与相互排斥,形成三角锥形11.根据图示和所学化学键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甲醛分子的比例模型甲醛分子球棍模型(1) 甲 醛 分 子

10、中 碳 原 子 的 杂 化 方 式 是 _ , 作 出 该 判 断 的 主 要 理 由 是_ 。(2) 下列对甲醛分子碳氧键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_。单键 双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键键 键和 键 配位键(3) 甲醛分子中 C H 键与 C H 键之间的夹角 _( 填“”、“”或“” )120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 。解析:根据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和价键规则可知其结构式为,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碳原子形成了2 个 CH 键、 1 个 CO 键和 1 个 CO 键,因此在形成甲醛分子时碳原子按sp2 杂化。甲醛分子的碳氧双键中存在键,它对CH 键的排斥作用较强,从而使甲醛分子中C H 键与 CH

11、 键之间的夹角小于120。答案: (1)sp2 杂化甲醛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2) (3) 碳氧双键中存在 键,它对 CH 键的排斥作用较强12.Cu2 和 Co3都能与 NH 3、 Cl 形成配合物。(1)Cu(NH 3)4 2 具有对称的空间结构,Cu(NH 3 )4 2 中的两个NH 3 被两个 Cl 替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 Cu(NH 3)42的空间构型为 _。(2) 配 位 化 学 创 始 人 维 尔 纳 发 现 , 取 CoCl 3 6NH 3 ( 黄 色 ) 、 CoCl 35NH 3( 紫 红 色 ) 、CoCl 34NH 3(绿色 )和 CoCl 3 4NH

12、 3(紫色 )四种化合物各1 mol ,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AgCl 白色沉淀,该沉淀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 、 2 mol 、 1 mol 和 1 mol 。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CoCl 36NH 3(黄色 )_ ;CoCl 35NH 3(紫红色 )_ ;CoCl 34NH 3(绿色 )和 CoCl 34NH 3(紫色 )_ 。 CoCl 34NH 3(绿色 )和 CoCl 34NH 3(紫色 )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 。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解析: (1)Cu(NH 3)4 2 具有对称的空间结构,说明其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或平

13、面正方形,若 Cu(NH 3)4 2 是正四面体形,则两个NH 3 被两个 Cl 替代后只得到一种产物;若342 是平面正方形,则两个NH 3 被两个 Cl 替代后只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2)Cu(NH) Cl 的数目分别为由题意知,四种配合物中的自由3、 2、 1、 1,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o(NH 3)6Cl 3、 Co(NH 3) 5ClCl 2、 Co(NH 3)4Cl 2Cl 、 Co(NH 3)4Cl 2Cl ,其中最后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3名校名 推荐答案: (1)平面正方形(2) Co(NH 3)6Cl 3Co(NH 3)5Cl Cl 2 Co(NH 3)4Cl 2Cl它

14、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613.(2012 孝感高二调研)元素 X 和 Y 属于同一主族。负二价的元素X 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X 的质量分数为88.9%;元素 X 和元素 Y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中, X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 60%。(1)确定 X 、 Y 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X_ , Y_ 。(2)在元素 X 和元素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写出X 质量分数为 50%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分子构型为 _。(3) 写出 X 的质量分数为 60%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分子构型为 _ 。(

15、4) 由元素氢、 X 、 Y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两种,其水溶液均呈酸性,试分别写出其分子式 _ 、 _,并比较酸性强弱:_ 。两种酸的阴离子分别为 _和 _,立体构型分别为_和 _。(5) 由 氢 元 素 与 X 元 素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中 , 含 有 非 极 性 键 的 是_( 写 分 子 式 , 下 同 ) , 分 子 构 型 为V形 的 是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元素推断、轨道杂化以及分子构型和物质性质。解题时要注意杂化方式与分子立体构型的联系。根据氢化物化学式H 2X ,知 M( X ) 100% 88.9%, M(X)M( X ) 216。可推知, X 的相对原子质

16、量为 16,则 Y 为 S,则其氧化物分别为 SO2、 SO3,形成的酸分别为 H2SO3 和 H2SO4,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分别为SO32 和 SO42 ;氧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H2O 或 H 2O2 。对于各种微粒的空间构型,可依据步骤依次进行:首先判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构型,中心原子为硫原子,配体为氧原子 (水中中心原子为氧原子,配体为氢原子 )依据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数目判断分子构型。SO2SO3SO32SO42H2O价层电子对数33444价层电子对构型三角形三角形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成键电子对数23342孤电子对数10102分子构型V 形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形V 形由已学知识判断酸性:H 2SO4 H2SO3,而在 H 2O2 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O O ”。答案: (1)第二周期, A 族第三周期, A 族(2)SO2sp2V 形(3)SO3sp2平面三角形(4)H 2 SO3 H2SO4 H 2SO4 H 2SO3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形SO32SO42(5)H 2 O2H2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