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720977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人教必修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无需测量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 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解析:选A. 时间间隔可以通过数纸带上所打点的个数得出,故A 正确位移需通过测量纸带上所打点间的距离得出,故B 错误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依据实验测量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的,C、 D 错误2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 )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顺序是()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 A3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点

2、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解析:选 C.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打点的频率一定 (50 Hz)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如果纸带匀速运动,点迹均匀;如果纸带加速运动,点迹变稀;如果纸带减速运动,点迹变密4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 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 N 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T 0.1 s,tNTBT 0.05 s,t (N 1)TCT 0.02 s,t (N 1)TD T 0.02 s, t NTT 1 1解析:选 C.电源频率 f

3、50 Hz ,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s 0.02 s,纸带上共f 50打出 N 个点,则有 (N 1)个时间间隔,即t (N 1)T,C 正确5一位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1 4 8 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图 1 4 8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解析:选D. 当打点计时器振片与一端的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过大时,振针可能打不着复写纸,我们可能看到时有时无的点迹,也可能完全没有点迹当振针距离复写纸间隙过小,每一个打点周期内振针就会有一段较长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所打出的点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短线所

4、以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要检查一下振针到复写纸的距离是否适中,否则就要做适当调整6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1 4 9 所示,要求测出D 点的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 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 点的瞬时速1名校名 推荐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图 1 4 9AGBEA.t1 vD , t1 0.12 sB. t2 vD , t2 0.06 sCECEC.t3vD, t3 0.1 sD. t 4 vD, t 4 0.04 s解析:选 D.求 D 点的瞬时速度,最准确的应是用包含该点且与该点相邻的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又 C

5、E 间的时间间隔应为 0.04 s, D 正确7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1 4 10 所示,纸带在A、 C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_m/s,在 A、 D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_m/s.图 1 4 10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 间的距离为14 mm 0.014 m,AD 间的距离为25 mm 0.025 m.由公式 vxt 得:vAC 0.014m/s 0.35 m/s,2 0.02vAD 0.025m/s 0.42 m/s.30.02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0.35

6、 m/s.答案: 0.350.42 0.35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 1 4 11 给出了从 0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 1、 2、3、4、5、 6 都为计数点测得x1 1.40 cm ,x2 1.90 cm, x3 2.38 cm , x4 2.88 cm, x5 3.39 cm ,x6 3.87 cm.那么:图 1 4 11(1)在计时器打出点 4 时,求小车的速度(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分析小车的速度如何变化解析: (1) 打点 4 时的速度,可用3、 5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v4x4 x52.88 3.390.2tcm/s 31.35 cm/s.(2)计算各段中间时刻速度见下表位置12345速度 v (cm/s)16.521.426.331.3536.3描点连线得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增加答案: (1)31.35 cm/s(2)见解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