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722890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课时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 3 课时城市空间结构(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功能区2、 3、 4、 6、 7、 12、 13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1、 2、 5、 8、 9、 12、 1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0、 11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 , 共 44 分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15 赤峰质检 )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居业空间基本结构图。读图, 回答 12 题 :1. 四地中 , 地租最高的是 ()A. B. C.D.2.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和地提供的就业类型相似B. 居住扇的房价最高C.居住扇的居住、就业功能匹配最好D

2、.城市地域结构为同心圆模式解析 :1.A2.C第 1 题 , 位于城市中心, 交通便利 , 人口流动大 , 地租最高 ,A 项正确。第2题 , 位于城市中心 , 房价最高 , 就业居住类型主要为服务业 ; 处于郊区 , 就业类型主要为工业; 处居住扇和就业区、就业集中区等都相连 , 就业功能匹配最好 ; 根据所学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知识判断 , 该城市地域结构为扇形模式。(2015 江西红色六校联考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7 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 , 回答 3 4 题:3.a 、 b、 c、 d 四组曲线依次代表()A. 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

3、例7 月平均气温1名校名 推荐 B. 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 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C.7 月平均气温土地价格常住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例D.7 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4. 有关该城市 2000年到 2010 年的变化的叙述 , 最可信的是 ()A. 工业用地比例减小B. 交通通达度提高C.中心城区规模缩小D.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解析 :3.C4.B第 3 题 ,a 、b、 c 均表现为市中心数值大, 远离市中心数值小 ;a 线城市中心与郊区差值不大, 符合气温变化特征;b 线城市中心数值最大, 距市中心 4km附近形成次高峰 ,符合地价变化 ,次高峰的形成应与交通条件有关;c

4、线在距市中心23km处数值最大 , 符合人口密度变化 , 市中心为商业区 ,2 3km 处形成住宅区 ;d 线市中心数值最小 , 符合工业用地 , 工业区集中于城市外围。 第 4 题,2010 年 7 月平均气温上升 , 说明热岛效应增强 ; 工业用地比例在市中心下降 , 在郊外上升。中心区规模扩大 ; 工业用地趋向于郊外 , 且用地比例增加 ; 人口、工业趋向于郊外 , 说明交通通达度提高。(2015 山西山大附中模拟)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 回答 5 6 题 :5. 甲处成为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原因是()A. 与市中心距离近B. 自然环境优越C.基础服务设施好D. 交通通达度高6.

5、 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主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城市经济实力保护城市环境拓宽城市地域范围A. B. C.D.解析 :5.B6.B第 5 题 , 高级住宅区要求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和景观区, 甲处位于湖泊边,自然环境优越。 第 6 题 , 城市外缘地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 地价较低 , 可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企业向城市外缘移动可减轻市中心的压力, 有利于保护城区环境。(2015 三亚期末 ) 读“某城镇略图”, 回答 7 9 题 :7. 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名校名 推荐

6、 8.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 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 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 靠近铁路9. 若乙处为新开楼盘, 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 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 毗邻大学 , 学术氛围浓厚B. 交通便利 , 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 , 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 上风上水解析 :7.D8.B9.D第 7 题, 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是住宅区, 图中在城市中分布面积最大 , 应是住宅区 ; 商业区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 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 是商业区 ; 工业区位于区域盛行风的下风向 , 根据图中风向标 , 位于城市的下风向 , 是工业区

7、。第 8 题 , 印染厂有水污染 , 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 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地区,B 项对。第 9 题 ,A 、B 两项为社会经济条件 , 不属自然环境; 视野开阔 , 俯瞰全城 , 只表现出地势高, 不能反映环境优美; 绝版水岸名邸 , 上风上水 , 反映了上风向 , 河流上游沿岸的自然环境。如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读图, 回答 10 11 题 :10. 有关图中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叙述正确的是()A. - 光照充足 , 利于采光通风B. - 雨热同期 , 防潮耐腐排水C. - 人口密集 , 便于生活居住D. - 长幼有序 , 体现传统文化11. 上述民居建筑风格最能体现地域

8、文化的开放性特点的是()A. B. C.D.解析 :10.B 11.C 第 10 题 , 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 降水多 , 竹楼有利于防潮防湿 ,A 项错 ; 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雨热同期 , 夏季潮湿多雨 , 房屋通风尖顶 , 有利于防潮排水 ,B 项对 ; 位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降水多 , 从图上可以看到是多层建筑 , 当时主要用于防匪、防涝及居住 , 不只是为了便于生活居住,C 项错 ; 是客家人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创造的, 主要为了抵御外敌和防范当地人欺生, 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文化,D 项错。第11 题, 从图片上看 ,开平碉楼造型别致, 明显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 碉楼顶

9、部及四角的圆顶风格, 是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其他都是中国式的建筑风格, 所以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开放性的特点。二、非选择题 ( 共 56 分 )12.(2015聊城质检 )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 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32分 )3名校名 推荐 (1) 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 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 试判断图例中数字代表的功能区。 (8 分 )(2)a 、 b、 c、 d 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请分析原因。(10 分 )(3) 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 请选出最佳地点, 据图文信息分析原因。 (14 分 )解析 : 第 (1) 题

10、, 占地面积大 , 为住宅区 ; 位于市中心, 交通便利 , 为商业区 ;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 河流下游 , 为工业区 ; 位于河流上游 , 为文化区。第 (2) 题 ,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邻近文化区的地点。 第 (3) 题 , 钢铁工业基地选址既要考虑靠近原料、水源、交通等利于产业发展的条件 , 还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保护。答案 :(1)住宅区 , 商业区 , 工业区, 文化区。(8 分)(2)d(2分 )原因 : 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受工业废气污染少; 依山傍水 , 河流上游 , 环境优美 ;靠近文化区等。(8 分 )(3) 乙地 (2 分 )原因 : 位于城市主

11、导风向的下风向, 对城市大气污染少; 河流下游 , 对水源污染小 ; 接近铁矿产地, 原料供应充足; 接近公路、铁路 , 交通便利 ; 靠近河流 , 工业用水充足。 ( 答出四点 , 每点 3 分 , 共 12 分 )13.(2014南京三模 )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24 分 )(1) 简述该市工业区的分布特点的原因。(10 分 )(2) 图中绿化用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8 分 )(3) 为保护古城遗址 , 应采取哪些措施。 (6 分 )解析 : 第 (1) 题 , 读图可知 , 该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缘, 沿交通干线分布 ; 这样有利于减少

12、对城区的污染 ; 外缘地价低 ,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 沿交通线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第 (2)题, 绿化用地主要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绿地建设绿化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 扩大就业 ; 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有利于凝聚人才 , 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第(3) 题 ,保护古城遗址 , 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护, 还需加强管理与保护工作、 注重历史遗迹的保护性开发利用。4名校名 推荐 答案 :(1)特点 : 城市外缘 ; 沿交通干线 ( 铁路线、公路线、河流) 分布。原因 : 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 减轻对城区的污染 ); 城市外缘地价低 , 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沿交通干线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10 分 )(2)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经济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形成环境经济产业链 ,拉动其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 提高城市知名度 , 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 集聚高素质人才 ,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8 分 )(3) 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 , 作为保护的依据 ; 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 ; 分类、分区保护 ;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 协调配置新老建筑。 ( 任答 2 点得 6 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