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849930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2019年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资源整合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应整合图书文献、网络信息等资源,积极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工作,以阅读教学与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创新教学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实践技能。 一、按照新课改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育人作用,我校本着“投入不断档,逐年有提高”的原则,避免重复投资,实现规模与效益的统一。我们向学校推荐购置可读性、实用性强的图书,如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名人传记、励志文学、科普系列等。建议学校把计算机

2、教室、数字图书馆进行优化组合,使图书馆具有多功能性。在图书馆的管理和利用上,充分考虑到现代化管理电子借阅带来的方便,节省借阅时间,提高借阅效率,增大流通量。在环境建设上,我们为学校设计了阅读氛围浓厚、舒适优雅的格局,为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育人作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立足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方法不拘一格,但都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通过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交流和感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积淀文化底蕴。 1.与打造书香校园相结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1)设置图书角:我们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学生将个人的图书或报刊集中存放

3、在这里,也可以把学校图书馆部分可读性强的读物放于此,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提高图书的流通量。 (2)板报橱窗:利用后黑板、校园橱窗向学生介绍可读性强的书目、阅读方法、书评影评、观后感等,及时宣传、张贴名人故事、时事政治等。 (3)校园之声:利用每天的“校园之声”栏目进行读书事迹的宣传和好书推荐等,树立好的读书典型,弘扬正能量。 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1)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如国庆诗词朗诵会、环境保护演讲赛、教师节征文比赛等。 (2)开展阅读成果评选活动,倡导不动笔头不读书,读完书及时写心得、读书札记,填写读书记录卡,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交流等,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搭

4、建平台。 3.创办体现大阅读理念的期刊,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结合我校实际开办了图书馆馆刊和文学社社刊,如笔尖上的精灵百草园读书小报等,每月发行一期,收录学生的优秀阅读感悟作品,如读书心得、阅读小技巧等,从而为更深层次的交流提供平台,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4.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云平台、群空间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感悟的平台,可以设置文摘集锦、好书推荐、学法交流、问题探讨、社会调查、古诗新篇、与未来对话、梦的遐想等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读者把听到的、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并对此发表评论。 5.尝试开展“实践探究”专项读书活动 创造性地发挥图书馆的载体作用

5、,真正使图书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智力支撑,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几年来,我们对阅读交流课的定位是:树立大阅读、综合阅读理念。我们每周至少上一节阅读交流课,授课内容与常规课教学内容同步。阅读教学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评比,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再上新台阶。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阅读教学探索出以下几种课型: 1.图情课 让学生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资源。我校图书馆教师积极参与以图书、网络资源利用为主的阅读交流指导课题研究活动。 2.阅读感悟课 在每次阅读课前一段时间,笔者就布置给学生一定范围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

6、的所悟所感在课上说出来或者是写出来。通过学生的说或者写,有效拓展阅读的外延,使学生能够在比较丰富的材料面前,更加完整、准确地抓住阅读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读写结合课 读与写是人受用终身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专项阅读任务,组织学生定向阅读,积累素材,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双边交流活动,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系列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读写结合。 4.研究性学习课 借鉴外地的阅读教学经验,我们开展了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探索,实现阅读教学向多领域延伸,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种研究性学习课型模式主要有五个环节,即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课前搜

7、集与整理课上汇报与交流分析讨论总结课后反思提高。 例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们要把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配合上级举办的系列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利用电子读物、图书、网络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专项读书活动,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借助科普图书、文献信息知识,通过调查走访、信息采集、资料整理与汇总,得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如我们针对“附近小型造纸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布置了调查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书籍,走访相关的专业人员,撰写主题为“经济要发展,环境更要保护”的科技小论文,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四、结束语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小事做细,细事做透,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掷地有声。让我们以“建图书馆是为了用图书馆”的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开展各项读书活动,以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搞好阅读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文化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