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854878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摘要:在测绘行业的发展中,数字化测图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工作模式,一般是利用全站仪或动态GPS来完成数据的外业采集,并在结合计算机的基础上,实现内业成图操作。本文就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若干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键词:数字化;内业制图;等高线;问题;处理 在自动生成等高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方面的不足,因而大大降低等高线的准确性。所以,有效处理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存在的相关问题,是当前测绘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1、 等高线的相关概述 通常等高线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同一个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是一样

2、的;第二,等高线一般是连续闭合的曲线,如果在本幅图中不闭合,则会在另外一幅图中闭合。只有在房屋、特殊地貌等情况下,等高线才能中断;第三,相邻的等高线之间,其地面坡度、高距是呈正比关系的,而与平距是呈反比关系的。在同一副图中,高距是一样的,因而,等高线如果比较密集,则表明其坡度非常陡峭,反之,则坡度很平缓,或者是平地。等高线在生成时,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合理进行DTM模型的构建;第二,图面DTM的合理完善;第三,增加、过滤、删除图上的三角网;第四,在图上生成高等线;第五,合理修剪、注记等高线。一般采用批量方式来完成;第六,如果高等线不存在较大的误差,则需要对细部进行合理修改;第七,合理处理

3、图面高程的注记点。2、 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的相关问题(1) 外业采集的数据,可能出现高程点是错误的在外业中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时,部分高程点的高程与等高线是不一样的,如房屋角点与其自然地貌点是不同的,因此,在不正确处理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等高线密集度较高、高点与深坑不正常等问题,最终这些数据无法运用。与此同时,将房屋顶上作为支站点、全站仪引起的不自然飞点、外业产生的数据太多无法及时处理等,都可能导致等高线出现一些错误。(2) 外业采集数据不完整、软件不够完善等,引起的失真问题在进行某些测区的数据采集时,可能出现数据不完整的情况,如山崖的上端比较平整,则外业测量获得数据只有两个地形点,并有相对应

4、的高程,并且,其上方的山体的等坡度是比较标准的,最终生成的图形却和实际情况相差太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是计算机成图软件不够完善,在将高程点数据看作等坡度地形后,不会考虑还有其他情况存在,从而生存错误的等高线图形。(3) 连接地性线存在的问题在等高线的生成中,地性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性线的正确使用,可以确保等高线在地线性位置拐弯,反之,则等高线会直接穿越地性线,最终导致等高线走向出现错误。当前,连接地性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等高线直接穿越地性线;第二,等高线如果要景观比较宽的沟,则可能出现其走向偏离正确方位的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地性线没有连接到使

5、用;第二,软件不够完善引起的;第三,外业采集的数据不够全面。(4) 测区面积较大时,等高线的生成问题如果需要生成等高线的测区面积比较大,则一次性生成的难度较大。通常测区面积较大,需要外业测量的时间比较久,因而每天测量获得的地貌特点可能记不清楚,从而无法保证等高线生成时的走向是不是正确的。同时,对图形进行修改的比较困难,不但有较大的工作量,并且,对实地情况也不太了解,从而无法保证修改后的准确性,最终降低图面精确度。另外,计算机配置不够高档,在进行等高线的一次生成时,需要的内存量非常大,从而加大图面拖动的难度,最终降低图面修改的速度。三、数字化内业制图中等高线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一)外业数据采集方

6、面根据上述内容来看应进行的处理是:首先,将图片垃圾及时清除。当前,很多图面内容在删除后,在计算机的其他地方还能找到,因此,需要不定期进行清除,才能避免这些垃圾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如果图形清理比较麻烦,则可以将图面内容保留,并存放在U盘、磁盘等地方。其次,等高线分阶段的生成。在外业数据不够完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来生成等高线,如利用道路进行分块,并在边界位置多打一些外业点,以便内业时进行等高线的修改,可以大大提高等高线生成的准确性、工作效率等。 (二)外业数据不完整方面首先,等高线的初次生成,一般设置为预生成,并且,不对其进行修改;其次,等高线正常生成后,检查是否存在非常明显的高程错误情

7、况,如果存在,则应在数据文件中修改其高程值,一般是0,即不能生成高等线;最后,通过图面方式来生成等高线,一般是在图面上进行高程点的删除就可以了,并将等高线删除,从而重新建模,以及生成新的等高线。针对上述情况,应进行的处理是:外业测得高程点不变,内业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补点,以在补足一定量的点之后,可以生成正确的等高线图形。同时,根据实际的图形要求,对这个等高线图形进行合理修改,最终可以形成所需要的图形。(三)地性线的连接方面首先,外业数据在采集时,打点尽可能多的在地形变换点上,分水线、合水线的点要尽量多一些,并且,分水线与合水线在外业草图中应连接好。同时,经过等高线的、面积较大的沟,不但要将沟底

8、的线连接,还要连接沟帮的点,并与内业保持良好沟通。其次,在进行内业制图时,外业中已经连接好的地性线,在计算机图面上也必须连接,并在生成高等线时合理运用上述地性线。最后,在外业草图中,沟帮点如果是连接好的,在内业中应采用辅助线进行连接。由于外业采取的数据可能不完整,因而等高线生成后会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地方,需要利用图面上特征线,如地性线、沟帮等,将错误的地方修改过了,可以通过剪切重面、拖拽等方式来操作,以确保等高线生成的正确性。(四)不需要等高线方面 在实践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只需加注高程点,但不需要绘制等高线的情况,如露天采矿厂、一大片井下渣子堆等人工形成的地方。因此,在上述情况出现时,应进行的处

9、理是:将这些区域用辅助线圈出来,并在DTM模型建成以后,将这个区域中的三角形删除,则可以生成简单的等高线图形。同时,将辅导线看作是边界,并将区域内的等高线剪除,以及在区域内高程数据做块以后,将该区域内的高程点删除,最终生成全图的等高线,。另外,还需要将区域内的等高线用区域边线剪切掉,以便插入高程数据块。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数字化内业制图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了解等高处生成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提高等高线生成的准确性,最终提升整个图形的实用性、精确度。因此,在生成等高线时,应采用预处理方式,并有效结合外业草图来补点,才能在计算机软件得到合理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10、高等高线图形质量。参考文献:1何津,费立凡,黄丽娜,刘一宁,赵飞.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等高线间接综合方法研究J.测绘学报,2013,03:467-473.2周小军,王光霞,薛志伟,齐晓飞.基于DEM化简的等高线综合研究J.测绘工程,2014,02:10-14.3胡菡,陈春华,孙霞.等高线综合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4,02:141-143.4刘凯斯,王彦兵,宫辉力,李小娟,余洁.整根内插等高线追踪算法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05:29-32.5张毅,杨艳梅,徐笳,刘合辉.基于特征线层次关系的等高线综合方法研究J.测绘,2015,05:195-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