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862518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先动虞美人教案【学习目标】1、 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2、 赏析重点词句,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提高词的鉴赏能力。【重点难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一、【导入新课】上课前先播放几多愁令人荡气回肠,词作者-是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请问这个人是谁?幻灯片

2、二、初读、整体感知1、【初读诗歌】自主诵读三遍诵读要求音读 字准字音,读出节奏,找出韵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韵一换: 意读 首先结合注释梳理内容和形式。绝命诗,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解释:了 不堪 雕栏玉砌 朱颜 君 恰 情读 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共鸣共振。2、【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文中的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诵读提示】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3、全班齐读-学生范读、点评【

3、古诗今译】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三、细读鉴赏重点词句,质疑释疑,合作探究自己完成下面的内容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修正、完善,推荐在班级展示【探究点1】第一二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住事知多少。原是代表美好的事物的“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早点结束呢?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明确:1、无心欣赏- A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

4、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眼前美景勾起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自然伤感悲痛。B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觉得厌烦-李煜虽违命侯,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厌烦。所以,巴望它早些消逝,完结。2、借美景写悲情,手法:乐景衬哀情3、往事-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帝王尊荣等. 精神层面: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探究点2】第三四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小”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本词两次提到“月”这个意

5、象,“月”具备什么特殊含义?试举出带“月”的诗词名句。明确:1、“小”突出囚居环境的压抑拘束。反衬“雕栏玉砌 ”。囚居的小楼昨夜又吹来了东风,预示着有一个难熬的春天到了。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经不在了,皇帝的身份也已经不在了。故国凝聚了自己人生的荣耀和梦幻。2、“又”点出夜夜难眠和季节轮换,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时光飞逝,复国何年?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3、月:思念故乡、怀念亲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

6、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长亭、柳”:惜别,不舍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长亭更短亭 李白“莲、梅”:高洁的品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探究点3】第五六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朱颜”是何意?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体会“改”字中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明确:1、“应犹在”有揣测之意,“依然在

7、”则是肯定判断。词人囚居汴京小楼,与外界隔绝,因此只能揣测 。2、“朱颜”: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3、改变:朱颜 (江山易主,词人憔悴)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改”表达出物是人非之痛,国破家亡之愁。【探究点4】第七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千古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设问、夸张、比喻。比喻、把无形的愁思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生动感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滔滔不绝,无穷无尽。表现李煜愁之深,愁之浓。3、结句以设问的形式引人深省

8、。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的。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

9、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探究点5】李煜的愁有哪些?综合全词,词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些愁情的?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物是人非之痛的情感真挚。【课文小结】李煜的这首词发自内心,字字浸血。既抒发了

10、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又流露出了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等人类所共鸣的情绪,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南唐灭亡后,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他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巨大的创伤。所以其后期的词作字字血泪、悲恨激楚、感慨深重。【华章感读,当堂成诵】【拓展阅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四、 【灵活应用】(练、评)鉴赏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11、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分析本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景交融,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深秋季节、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几片梧桐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渲染出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思乡的孤寂、凄苦之情和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感。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千丝万缕的“离愁”是“剪不断,理还乱”,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满腹愁苦、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五、【夯实基础】(检、改)1、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

12、清照,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 2、虞美人是词牌还是题目?它是一首词必须有的吗?词牌,是。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3、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回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