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862760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提出学习任务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题目是桂花雨板书课题2、看到题目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画面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要特别关注导读提示。 (出示三个阅读任务)二、解决三个学习任务(一)想起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生答,师补充(二)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那些快乐摇花之乐: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直接描写摇花乐的句子。把句子用括号扩下来。2、生模仿作者摇桂花。师评价,指导学生我们阅读的时候,既要关注动作,还要关注语言3、学生再摇桂花4、感情朗读,体会摇花之乐花香之乐: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琦君故乡桂花很香的句子,画下来。2、请学生

2、比较一下,那个或那几个句子最香,我们给他标注花香指数,并说说理由(1)请同学们拿起笔,在重点词语圈出来,强调“浸”这个字。(2)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兴安岭句子(3)强调“全年、整个”等词语3、感情朗读分享之乐: 第三段中理解(三)第三个问题对于这句话的理解1、母亲之所以这样认为说明了母亲的什么之情2、“这里”是指哪里?介绍满陇桂雨3、走近作家琦君,生平简介4、琦君代表作介绍5、欣赏作品选段三、师小结1、就是这样,当一个人离开了故乡,乡愁变浓了,2、看到“桂花雨”你看到了什么? 桂花雨教学设计王春娟东王中心小学2018-9-28桂花雨说课稿一、 说教材桂花雨是人教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

3、文的第7课。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课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二、说教学目

4、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组课文都是思乡怀乡之作,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的困难,但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现状决定了他们很难对语言文字形成丰富的想

5、象。因此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三、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采用“ 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来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四、说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提出学习任务二、解决三个学习任务三、师小结桂花雨说课稿王春娟东王中心小学2018-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