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文本解读.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863776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石》文本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山奇石》文本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山奇石》文本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山奇石》文本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石》文本解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石文本解读 黄山以青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著称于世,本文写的是黄山的一绝奇石。黄山奇石围绕黄山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写黄山的有趣;第2-4自然段分别具体地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三块奇石的有趣形状;第5自然段写黄山奇石还有很多,等着人们去给它们起名。一块块奇石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却是那样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这是因为作者善于想象。由于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为此课文配了奇石图,图文并茂,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感悟课文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之情。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2、 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奇特的石头”与文章题目黄山奇石相呼应,奇:有别于它,罕见,特有;因为这样俊伟、这样磅礴的怪石和奇峰,只有黄山才有。一个“奇”字吸引读者,产生兴趣,为整篇文章奠定了良好的情绪,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仙桃石”是一块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这么一个普通的桃石,前边加了一个仙字,会使读者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而这些联想都是我们根据这个桃石,想出来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可能是神仙放到那里的,赋予这块石头灵气,这就是想象。也许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尽管这样,多少年来,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飞

3、”和“落”两个字用得十分生动。仙桃石不会飞,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寓予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你瞧,石猴的两只胳膊抱着大腿,一动也不动地蹲在陡峭的山峰上,仿佛在观看翻滚的云海。这只石猴看的是云海,云也在它的脚下了,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气势磅礴,更说明石猴的地势很高,进一步和“陡峭”相呼应,石猴在上面一动也不动,这是一种拟人手法的描写,更说明了山势的高而陡,连猴子也不敢动了。“抱”“蹲”“观看”等一批描写动态的词语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赋予了这块石头生命。 “金鸡

4、叫天都”这个“有趣”一词是整节的概括词,有趣在这块石头会变化。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在山峰上,那几块石头就像一只金光闪闪的公鸡,高昂着头,伸长脖子,面对天都峰啼叫。那只鸡要在太阳升起来时,阳光照在山峰上,才能称为“金鸡”。“高昂、伸长、啼叫”这几个动作词把这只鸡的神态写活了。其实也是作者丰富想象和联想的产物。 黄山上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还有一些没有名字的石头,正等着我们给它们取名呢!第一句话说明黄山的奇石有很多。第二句话说明黄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各种石头形态各异,用“等着”一词激发出读者去接近大自然的兴趣,对大自然产生无穷兴趣,并提升了愿意去亲自体验大自然、为它们取名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