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柏拉图曾说: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而我认为教师也可成为那艺术巨匠,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与一切美善事物相遇、相知、相融,而语文课堂正是这样一片让孩子们与美相遇、打开孩子与自然生命连接、启迪学生、提升能力的沃土。搭船的鸟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
2、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本文搭船的主体是一只翠鸟,一个搭字,赋予翠鸟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紧扣关键词句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2、能借助观察记录单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细致,记录观察所得,并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外形和动作描写。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
3、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与此同时,我设计的这堂课也秉承着学校兴发教学的理念,紧跟兴发教学的步伐,将始于自然、立于礼、启于智、成于乐较好地融入到了课堂。具体解析如下:一、始于自然打开学生自然生命柏拉图认为: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始于自然正是打开自然生命之通道,让自然生命之美先入为主。让孩子接近,回归自然,让儿童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自然的、敞开的状态,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无需教师师的灌输,无需教师用语言赘述,轻柔和美的音乐与灵动的自然画面就是最具感染力的。一只小巧玲珑、美丽敏捷的翠鸟于水
4、波荡漾、粉荷绽开的池塘中,一会静静站立于枯枝上,一会儿迅速冲入水中捕鱼,这样的视频画面,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看着孩子们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我感受到孩子们正将自身与自然界美好的生命翠鸟建立起了联系。这时,孩子们是兴趣盎然、充满好奇的,它们渴望进一步走进课文去接近翠鸟,这视频大概也起到了效果。二、立于礼、启于智启迪学生理智生命在语文教学中,礼我觉得就是方法的渗透;理智生命的启发就是使学生思维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让有一定距离的自然生命与生活联系起来,启迪学生。而在我执教的这堂课中有以下几礼:1、在聚焦翠鸟,感受其外形之美的部分,首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文本,说说对翠鸟的第
5、一印象(这是一只_的翠鸟。),让自然生命与孩子的主观感受建立起联系,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接着层层递进,让孩子们找关键词来体会翠鸟外形之美,由模糊、整体的印象上升到了清晰、具体的印象,此时美丽的翠鸟形象已经住在了孩子们心中,也从对翠鸟的相遇变成了相知。2、在体会作者内心所想这一部分,我采取了先让孩子们将自置身于那飘荡的船只上,带孩子们走进情境,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会想些什么?发散孩子的思维,孩子们疑问重重。接着再让孩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对话,这样孩子们则能与作者达到共鸣。此时,孩子已不是孩子,大概成了雨后乘船观察翠鸟的那位小朋友了吧!3、在聚焦翠鸟捕鱼,体会细致观察部分,顺势而下,
6、由疑而进,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顺水推舟,接着圈出动词、品析动词、关键词和视频体会翠鸟捕鱼速度,这时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了。4、在指导朗读方面,注重层次和方法,做到读有层次、读有所悟、读有所感。在指导朗读翠鸟外形部分,要求读出美丽(感受自然生命之美)、读出喜爱(与自然生命连接),学生通过彩色翠绿蓝色等词语感受翠鸟外形之美,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在指导朗读作者内心所想部分,先让学生提疑问,聚焦三连问指导读出好奇;在指导朗读翠鸟捕鱼动作部分,聚焦关键词冲、飞、衔、站、吞,聚焦关键词没一会儿、一下子,体会翠鸟捕鱼之迅速,先让孩子们自由读,然后观察老师读(带表情、动作、节奏有快
7、有慢),最后孩子再次入情入境模仿读,朗读落到了实处。5、迁移训练方面,在学完翠鸟外形和翠鸟捕鱼部分,我设计了口述孔雀外形的环节和描写小狗开车动作的环节,让孩子细致观察,落笔有方法,紧密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进行迁移训练,让孩子学有所获,授之以渔。三、成于乐提升学生文化生命轻柔舒缓的音乐旋律,是让孩子们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美的感受,让孩子们全身心得以放松,播放一组美丽的图片(雨景图、船夫摇橹图、美丽翠鸟图、翠鸟捕鱼图)回到课文,由分到整,最后启发性地提出让孩子们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去发现大自然、人世间无尽的美好,经由师生对话去重建学生个体与自然、与事物的联系,也使这节语文课有了一定的精神渗透和教育性。
8、每一堂课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会存有一丝丝不足,最后环节,对精神生命的托举还不够到位。教育教学中真的有太多的学问,学无止尽,常学常新,常教常新。兴发教育课堂不是将始于自然、兴于诗、立于礼、展于智、成于乐这一理念看成是一个一个死板的模式,不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地强塞进教学设计中,如何将兴发教育生命教育落实到日常每一堂课中,这是我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所谓教学,要不断学才能知道如何教,永远都抱着一颗我是学生的心去教学,想必定会硕果累累。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教学是需要用智慧去打造的,是需要用方法去装扮的,是需要用知识和经验去丰富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反思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以学习者的心态去面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励志做一名学习型、智慧型、善于反思型、研究探索型、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