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903644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及使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简介1第二章塔式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的要求变化2第三章塔式起重机的选型定位及吊具的要求变化4第四章塔式起重机吊装人员变化5第一章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简介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台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

2、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5.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第二章塔式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的要求变化1、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要求塔机性能满足1.1塔机起重量不应低于3t,应根据现场实际最大构建重量选用合适型号塔吊,根据构建数量及其它材料使用塔吊频率确定塔吊数量,避免形象工程进度。1.2对于更大跨度的覆盖范围,其端部起重量应根据塔机数量和工程进度安排等时机情况进行选择。1.3针对装配式建筑使用的塔机有60-25t,m系列的ST030-12t、STT293-12t等机型为主;2、对起升机构的要求2.1为了提高预制装

3、配式结构的施工效率,要求塔机满足重载高速的要求,需提高起升机构的功率:2.2为满足lOOm左右高度的要求,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吊装起重大(6t左右),必须使用4倍功率或更大,以完成吊装任务;2.3对起升钢丝绳的要求增加一倍甚至更长,因此必须增加起升机构的容绳量。3、对设备故障和维修性能的要求现浇结构的工艺一般是7天一层,而与之装配式结构建筑工期一般是3-4天一层,所以对于塔机的故障在预装装配式结构建筑中对施工进度及功率的影啊非常大,装配化效率越高,影响就越大,起重吊装过程逐渐会成为施工中的关键一环,塔机频繁故障会导致误工及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对于塔机的平均无障碍时间、平均维修时间及维护人员素质等等

4、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4、对电器控制的要求4.1与传统施法施工方式相比,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拼装形成建筑时,对构件的尺寸及精度要求更高。4.2原来由现场砌筑工人控制的项目,如墙面距离、角度等改为由现场装配精度来保证;4.3因施工现场狭小,为保证施工效率及安全,对起重机械的平稳性和操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起重机械控制系统也提升到了厘米及甚至更高级别的要求;5、对可视性的要求为了保证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准确、快速,不止需要保证塔吊司机与现场指挥人员的沟通顺畅,更需让司机直接观察到构件的就位情况,有利于司机的就位操作和减少吴操作,提高吊装效率,有效减少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塔机定位时需满足且尽可能提高

5、施工过程中对塔机的可视性要求。6、吊装风荷载的问题6.1对于传统建筑业,因没有大表面积的重物吊装,抑郁塔机设计规范估算风荷载经多年使用证明四可靠的。6.2预制装配式结构则存在大量的厚度小、表面积的且重量较大的构件(如剪力墙、楼板等),实际风荷载会远大于塔机设计规范中的估算值,故设计规范的估算风荷载显然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尤其吊重处于接近重臂端头时,吊重风荷载对起重臂根部、塔身标准节的腹杆影响很大,因此,对合适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使用的塔机完全有必要重新估算吊重等何在大小,以保住设备的安全使用。第三章塔式起重机的选型定位及吊具的要求变化1、塔机的选型及安装定位预制转配饰结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影响

6、塔机选型及定位的因素有很大的变化,按照一般的选型原则和安装外,我们还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1根据最重预制构件的重量、位置以及塔机大致安装位置进行塔机选型,其型号应能够满足最重构件的吊装要求和最大幅度处的吊装要求。1.2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图、结构形式等场地情况,构件的运输路线以及施工流水等等情况最重确定塔机的安装位置。塔机安装位置应能满足覆盖全部施工场地,并尽可能的靠近起重重量最大的区域。考虑到群塔作业的影响,应限制塔机相互关系和臂长,并使各塔机所承担的吊装作业区域大致均衡1.3塔机选型确定后,根据各个预制构件的重量及安装位置相对关系进行道路布置。并根据塔机的覆盖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构件的堆场位

7、置。1.4根据各个构件的最重重量,施工中可能起吊的最大重量及位置与塔机起重性能比较远,并留有合适的余量,以放纸出现在方案设计阶段未考虑到例外情况。2、塔机附着的要求2.1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时需注意成品的保护,安装预埋件是不得随意弯曲和拆除钢筋,不得在混凝土成品上随意开槽打洞等问题,给塔机附着增加难度。2.2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在锚固时结构可能尚未形成主体,或结构外墙预制构件不能满足附着受力要求,附着埋设不能按照湿法施工时的方式处理。2.3为了使锚固点位置精准、受力更加合理,保证附着装置撑杆的角度,且缩短附着锚固工期,有必要设置附着专用工具式附着钢梁等来满足附着受力的要求。3、吊具要求由于

8、构件重量多、重量大,形状和重心等千差万别,防止被吊构件因重心问题在起吊过程中翻滚发生安全事故,预制装配式结构需采用专业的吊具来协助完成吊装作业。第四章塔式起重机吊装人员变化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应加强高素质吊装人员队伍的建设。传统建筑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低,在吊装过程中,因作业人员专业技能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是起重机械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装配式建造模式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通过系统前面的学习和培训,让吊装人员更多的了解和学习预制装配式结构知识与相关吊装专业知识。企业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建立一定的企业责任感,培养企业自身的文化理念吗,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章施工道路与堆场的要求 1、装配式构件梁、柱等构件长度大,运输机械重量大、长度长,一般机械转弯半径需要12米,对现场道路承重荷载及宽度,转弯半径要求高,施工现场设置循环道路,提高材料进场及装卸速度。2、构件自重大,构件堆放场地尽量靠近吊装机械,构件尽量不堆放在地下室顶板上,必须对放在顶板上时,因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及荷载验算。3、构件设置编号,堆放按使用先后顺序堆放,吊装时大大节约吊装时间,构建堆放时重大构建禁止叠放,叠合板堆放时叠放数量最多5片,每块叠合板间要放垫木,且每层垫木要上下对齐并于吊装装置重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