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pdf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905562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赵莉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学习的动机还不够明确,尚未形 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 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也很欠缺,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从点点滴滴入手,让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习方法的指导,获得成功的学习 经验,并逐步内化为学习策略。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 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 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

2、是学生受 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 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 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 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 困难。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 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 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 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 一定的困

3、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 解的干扰。 基于以上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 1、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阅读课本一直被看作是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 中同样不容忽视,对于阅读方法的指导要从低年级开始渗透,让阅读逐 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孩子认字量少,不能掌握有效 的注意技巧的现状,教学中多采用教师的指导讲解和阅读相结合的方 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 有序观察,并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获得需要的信息。 (1)指导学生看清主题图,数清楚图中物体的个数,从上到下、从左 到右、从整体到部分有序观察,对主题图的

4、认识从笼统到具体。 (2)指导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做到四会: ? 会看例题的插图,能准确描述图意 ? 会看懂标有思维过程的算式,看懂计算方法 ? 会弄懂应用题的图示,能根据图示理解题意,弄清楚数量关系,思 考解题方法 ? 会看多种练习形式,弄懂练习题的要求 2、教给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 提高记忆策略水平,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形象 记忆法:数字的记忆多采用这样的方式,将数字幻化成生动的形象,如 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等等,并辅助以儿歌进行记忆;比较记忆 法:在计算运算方法的记忆中,通过题组练习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在 比较中记忆和分辨;规律记忆法:对于乘法口诀让学生通过发现口诀之

5、 间的规律,并根据前句口诀推想出后面的口诀;除此之外,还有类比联 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应用记忆法等。 3、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问题是学习的心脏”,要让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学会把自己的疑问和 困难,准确、清楚的表述出来,并能根据已给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 问题,把设计问题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 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 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 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 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 学生提问

6、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 精彩。 4、教给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 分析处理信息的主要方法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这些方 法在解决应用题中经常使用到,平时渗透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如学具操 作、画图(一年级学生常使用)、勾勾画画(关键词句),在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操作、勾画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学习方法探索的过程 是一个经验提升的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 身经验描述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就可以了,但是并不是说学生解决问 题的策略仅仅停留于经验层面上。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方法的探索阶 段,学生个体展示的方法可以是其经验认知的体现。而在交流时,教师 则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经过一定的数学 思考,结合本人的思维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时甚至可以建构一 些数学模型,从而为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适当地教给学生整 理与归纳的方法、知识迁移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和整理信息的方法等 等。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培 养了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