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进化.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906216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进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二生物进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二生物进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二生物进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二生物进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进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进化.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物种起源,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间,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如季节隔离;不亲合性;杂种不活;杂种不育等。,狮虎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物种在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下 能演变成另一物种。,2、同种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环境,可以发生不同的 变化来适应各自的环境。,3、种群之间发生性状的分歧,一个物种可以发展出多个物 种,一种类型可以发展出多种类型,4、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发

2、展而来,遗传的 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合理解释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请用进化论解释长颈鹿的进化:,在一个自然种群中,个体之间的变异普遍存在,而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脖子的长短),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上出现了差异,即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经过世世代代的选择,在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影响存活与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进化,新物种产生,所需变异被保存,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生存斗争,数代选择,自然选择:,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了金鱼选种经验:“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

3、,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人工选择:,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种群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易被捕食。那么: 1、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 2、该绿色个体一定能被选择下来吗?为什么? 3、如果该绿色个体能很好生活下来,它体内的 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子代呢? 4、如果Aa与其他个体交配生殖,后代还会是绿色的吗?,问题探讨:,1.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2.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例:从该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

4、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解:,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40%,=30/100100% +1/260/100100% = 60%,=10/100100% +1/260/100100% = 40%,A%=,a%=, 100%,= 60%,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人,男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为( )。 A、15% B、3.88% C、5.17% D、10.3%,色盲(b)基因频率,15

5、214,2002200,5.17,C,课堂练习:, 100%,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中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是多少?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4)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假设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群体数量足够大, 全

6、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没有迁入与迁出, AA、Aa、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繁衍过程中_发生变化,我们称为遗传平衡。,不会,也称 哈迪温伯格定律,突变 基因迁移 遗传漂变 非随机交配 自然选择,打破遗传平衡的因素:,例:已知白化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人群中该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aa=1/1000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00 A+a=1,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99/100 AA基因型的频率为99x99/10000 Aa基因型的频率为2x99x1/100

7、00 aa基因型的频率为1x1/10000,(2010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的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3%6%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 A 43% B 67.5% C86% D90%,D,(09上海卷)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B.48% C.52% D.57%,B,(2010上海六校联考)在一个能自由交流基因的一年生被子植物种群中,据

8、调查得知AA频率为25,aa频率为39。已知其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很高,则在第二年开始该种群个体中,基因型AA的频率为( ) A1849 B34 C25 D4902,A,(10合肥一中质量测评)在自然状态下绝大多数小麦是绿色的,但偶尔也会发现白化苗,如果白化苗在自然状态下出现的几率是110000,则在理论上小麦杂合子在种群中出现的几率最接近于( ) A14 B150 C1100 D950,B,(2010上海卷,28)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和32.5%B.55%和42.5% C.

9、45%和42.5%D.45%和32.5%,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种适应性的进化。,桦尺蠖选择,浅色深色,栖息环境浅色,栖息环境深色,s基因频率95%,S基因频率95%,自然选择导致适应,浅色深色,青霉素起初杀死绝大多数细菌,存活下来的细菌进行繁殖并将其抗性基因传给后代,最后青霉素对它们不再起作用,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A、 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 这是变异不定向的原因 B、 a 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 b 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

10、生定向抗药性变异,如图表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2010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檀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2010天津卷)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 (

11、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 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 。,基因突变,97%,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原因是 。,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新物种如何形成?,两个种群彼此处于隔离状态,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逐级积累,最后达到种群间的生殖隔离,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种群,小种群,新物种,发生改变基因频率,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同地的物种形成

12、过程,多倍体的形成,而且是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库的差异,积累,生物进化,时间扩大,环境隔离因素,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导致,标志,实质,前提条件,动力,总结: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注意: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的过程,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卧龙自然保护区 猕猴,例: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种群的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物种和种群的联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长期发展下去可以成为不同的亚种,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