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910708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龙庆乡龙庆中心完小:林有刚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为我们农村孩子搭建了成材的桥梁,带来了成材的希望,它既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学生成长带来灿烂的阳光,还可以优化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小学信息技术还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和体现,使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本文就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

2、息技术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辅助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为师生、生生多向传递交流,改模仿记忆为自主探索。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原本单一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迅速提高,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信息技术教学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数学教学而言,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获取知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积极进行探索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它能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中来,使 学生从“要

4、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案例1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几分之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一上课,多媒体课件演示西游记,情境导入,学生从喜欢的动画中理解平均分,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经验体会“半个”这个结果,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紧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月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继续感受平均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数表示月饼的数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在我们身边。形象可爱的小动物、精美的画面、活泼的背景音乐,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继续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案例2 再如,在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课中,我运用计算机设计多媒体课件:播放北京申奥的场景录像,及申奥

5、成功时全国各地的欢腾场面。让学生的观看录像时再一次感受到中国的伟大及申奥的艰难,此时出示数据: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然后提问: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学生列式并解答。在这节课中,我没有直接出示减法算式,而是让学生在观看北京申奥成功的录像之后,在他们情绪高涨之时,在为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时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想去解决这个问题,完成教学目标。二、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揭开数学的抽象面纱。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学

6、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作用,解决教师用语言或其他方式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搭桥铺路,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和法则。案例1我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体会很深。圆面积的推导公式是这一课的重点,也是这一课的难点,我在课前利用电脑把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制作成课件,形

7、象生动的剪拼,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先分16份,然后通过动画演示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圆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剪拼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这对于学生来讲很难想象。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接着再演示拼32份、64份转化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开发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关系?小组合

8、作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案例2如我在教“行程问题”时,运用课件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1、 屏幕上首先出现河、山、大桥背景的画面,然后出示一道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300米,以900米 /分的速度通过大桥,桥长2400米,问火车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2、 接下来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桥头时或车尾刚刚走过桥的另一端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大桥。3、 闪烁的线段图,然后分析火车通过大桥的距离和桥长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从而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

9、及数量关系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地数量关系并解答,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另外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理解,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揭开数学的抽象面纱 。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

10、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但是由于现实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真正走到生活中去体会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虚拟生活实际,在数学课堂上再造一个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华罗庚曾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是脱离实际”。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让数学走进生活,把生活融入数学。案例1

11、如我在教学不进位加法时,我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呈现出例题:二年级两个班计划乘客车去郊游,其中二(1)班36人,二(2)班30人,而客车限乘70人,问二年级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在呈现例题时,配上客车喇叭声、学生嘻笑声等,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难度。案例2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制成录像,在课堂向学生播放,学生在课堂中见到生活中的场景,觉得很亲切,同时继续学习的愿望也很强烈

12、。当学生学会了新知识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进教师虚拟的一个小小超市中,请同学们自由购物,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都感觉到在课堂上所学的不只是枯燥的数学,不只是在课堂中、作业本上有用的数学,而是生活处处都有的数学,有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数学。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多媒体教学能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学

13、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 例如,在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后,可以运用远程媒体资源演示各种数据、图表,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充分认识到统计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运用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让知识具体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如果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

14、,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案例1 如“多边形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中有相当重要的一类问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如何掌握这一块的内容,光是熟记三个公式是不够的,得让学生充分明白这三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体会“转化”这个过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可以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真实可信、简洁明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了转化这个过程,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

15、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案例2 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完小门口到乡政府这一段路会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我们学校创建二期工程前的操场图,(课件演示)从食堂到运动场最前端有100米,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是多少米?(200米)来回走5次就是多少米?(1000米)并通过(学校周围熟悉的场景)调查录象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

16、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有1000米?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难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材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还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此

17、,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求实效性。我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在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已上网查找有关本节课的数据,课上汇报。他们查找到的材料有中国土地面积,中国人口,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国民生产总值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轻松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材“活“起来,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七、巧妙创设学习情境,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动

18、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开端,又是保障学生从始至终主动参与的动力源泉。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与新知学习有关的动画、声音、文字、网页、图片、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出符合学生心理条件和认知经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动机,进而更好的完成对新知的学习。案例我在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展现了这样的情境:森林运动会上,小猴、小鹿和小熊猫要进行独轮车比赛。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鹿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小熊猫的车轮是方形的。画面一出现,立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视线,就

19、连一些平时不太喜欢数学的学生也认真的关注起画面来。激烈、有趣的比赛结束后,小猴获得了冠军。由此引发了学生的质疑: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又为什么安在车轮的中心位置?由问题情境引发的探究往往是最具研究价值的,学生在探究心理的引导下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接下来就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尝试画圆、剪圆、折圆找圆心,利用圆形硬纸片探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圆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上环节我都安排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演示、讲解,并在学生间进行比较、质疑,帮助学生形成共同的认知;再针对学生的发现,由计算机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给予验证;最后,投影屏幕再次出现课程伊始三种形状车轮转动的过程,结合画面,

20、学生借助本节课已掌握的圆的特征圆满地解决了课程伊始所引发的问题,并推而广之发现了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探究兴趣的激发、学习问题的提出乃至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起小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学生会学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数学。参考资料1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0期2小学数学教学研究3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年第7、8期4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出版 2004年第29期5当代教学论坛2010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