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影响_金诗荣.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919819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影响_金诗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影响_金诗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影响_金诗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影响_金诗荣.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34#临床合理用药 2009年 11 月第 2卷第 22期 Ch in J of C lin icalRational Drug U se, Novem ber 2009, Vol1 2 No122# 用药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 ST-T 影响金诗荣, 李晓红=摘 要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 ST-T 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有缺血型 ST-T 改变的患者 124例, 每天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 800m g, 连用 14d , 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改变 。结果 治疗后缺血型 ST-T 明显改善 , 总有效率为 80

2、. 95% 。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 改善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关键词 冠心病;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 ST 段; T 波=中图分类号 R 541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 3296( 2009) 22- 0034- 02我院于 2007年 8月 - 2009年 5月 124例门诊或住院冠心病患者 , 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 14d, 体表心电图 ST-T 改善明显,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4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男 85例, 女

3、39 例, 年龄 5086 岁, 中位年龄 65. 3岁。其中心绞痛型 78例 ( 稳定型心绞痛58 例 , 不稳定型心绞痛 20例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4例, 无症状心肌缺血型 22例; 病程 4 20 年, 平均 8. 4年; 合并糖尿病25 例。凡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及资料不全者均未列入本次观察对象。1. 2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用药前 3 5d停用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 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每天 800m g加入 5% 葡萄糖液 250m l或生理盐水 250m l静脉滴注, 连续治疗 14d为1疗程 。 1个疗程结束时进行

4、疗效评定。1. 3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 ST 段、T波的改变, 治疗前后均测血、尿常规, 空腹血糖, 肝肾功能、血脂, 同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何不良反应。1.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1. 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 治疗前后采用自身配对 t检验, P 0. 05mV60同等电位线5490.00 0. 1mV54下移 0. 05mV4277.78 0.05T波倒置54直立4379.63 0.05双向18直立1583.33 0.05平坦24直立1666.67 0.052. 2 不良反应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血、尿常规,

5、 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有 1例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后有作者单位:343000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较兴奋、睡眠差现象。其余在治疗期间未见其他不良反应。3讨 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为新鲜的小牛血清经去蛋白、浓缩、超滤或透析等工艺制得, 含有小分子肽以及氨基酸、核苷酸、低聚糖及脂类有机成分和 N a、K、Ca、M g等无机成分的小分子混和物。具有促进线粒体对氧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改善低氧状态下细胞的糖代谢, 促进 ATP 的合成, 促进细胞能量代谢 , 对缺血缺氧造成的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具有拮抗作用。目前它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这可能与脑组织消耗葡萄糖最多有关, 而在心血管疾病

6、治疗方面报道较少。有实验证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能够使损伤的心肌细胞活力提高, 细胞搏动频率提高 1 。还具有类胰岛素作用, 它能够减少心脏线粒体超微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方面的损伤, 已成功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中分离出磷酸基醇寡糖 ( IPO s), 它的作用处于受体后水平, 不受缺氧等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能够激活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促进丙酮酸脱氢酶进入三羧酸循环, 同时也有促进心肌细胞生长的作用 2 , 这对损伤后的组织细胞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使葡萄糖的无氧代谢转变为有氧代谢, 促进

7、能量物质生成增多, 延长细胞生存时间, 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及功能, 促进组织的修复, 从而改善细胞功能, 使血流供应增加。另外, 有实验表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有抗血栓形成和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血小板合成血栓素 A2 ( TXA2 )和前列环素 ( PG I2 ) 合成。该药对调整前列腺素 A2 ( PGA2 ) / TXA2 的平衡具有良好的作用。而 PTA 2 /TXA2的平衡是维持正常血小板功能和血液凝固的重要机制, 也是保护内皮细胞免疫损伤的重要环节 3 。本组研究显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明显疗效, 总有效率为 80. 95

8、% ( P 成人; 麻疹; 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 5111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 3296( 2009) 22- 0035- 01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多, 成人麻疹全身症状多较小儿麻疹重但并发症少。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 发病年龄多后移。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针对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 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适时进行呼吸道健康知识宣教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协助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使其消除顾虑, 积极配合治疗, 我院成人麻疹患者 212例, 经积极治疗与耐心细致的护理, 均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9、1. 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 2009年 1月 - 2009 年 5月住院麻疹患者 212例, 男 82例, 女 130例, 年龄 18 48岁。其中接种麻疹疫苗者 40例 ( 18. 9% ), 未接种者 82例 ( 38. 7% ), 接种史不详者 90例 ( 42. 5% )。1. 2 临床症状1. 21 1 前驱期症状: 症状参差不齐, 但均有发热, 出疹期呈稽留热。大多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 其他明显症状有咳嗽、结膜充血、流泪。出现声音嘶哑者 102 例 ( 48. 1% ), 呼吸音增粗者78 例 ( 36. 8% ) 。X 线检查单侧或双侧肺纹理增多。多伴有肌肉关节疼痛。皮疹颜色深

10、且大片融合。1. 2. 2 出疹: 斑丘疹较典型, 但出疹退疹迟缓, 最迟者第 11天出疹, 皮疹和科氏斑存在时间长, 7d者占 16% 。皮疹首发部位为耳后、发际及躯干, 疹形为红色斑丘疹, 并部分融合成片,其中出血性皮疹融合成片者 144 例 ( 67. 9% ), 出疹期间皮肤正常。1. 2. 3 肝损害: 发病率达 15% , 表现为肝肿大和消化道症状,常有恶心伴呕吐。少数患者出现黄疸, 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1. 2. 4 肠道症状: 多而且明显, 2例患者出现病毒性肠炎性水样腹泻。2 护理措施2. 1 一般护理 主要做好呼吸道隔离 (出疹前后各 5d)。保持病室安静, 空气新鲜流通,

11、 但要避免对流风, 室温以 20e 左右为宜; 保持皮肤、口腔、耳清洁, 避免烈日照射眼睛; 适当补充作者单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维生素 A、B、C、D 制剂, 角膜干燥者可用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软膏每天 1 2次滴眼和外敷, 以免造成角膜溃疡; 提供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饮食, 做好高热护理。治疗中患者需充分卧床休息, 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因此必须做好生活护理, 且各项护理治疗尽量集中进行。不仅有利于患者休息, 而且还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待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且咳嗽停止后方可允许下床活动。2. 2 对症护理2. 21 1 高热: 麻疹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若体温 39e 可不予处理。对

12、于高温者可予冷毛巾额头湿敷, 并供给适量水分, 不能用乙醇擦浴, 也不可使用强烈解热药, 以免影响出疹。高热无汗出疹不顺利者可用温水擦浴。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 主动关心患者, 尽可能的满足患者一切身心护理需要, 以保证患者充分的卧床休息, 减少体能消耗。2. 2. 2 频咳: 频繁咳嗽者, 可酌情给予镇咳祛痰药应用, 还可雾化吸入以湿润呼吸道黏膜。对咳嗽气急者, 给予低流量吸氧, 并观察氧疗效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肺炎、心力衰竭等病情变化, 严格控制液体滴速, 防止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2. 2. 3 腹泻: 麻疹患者同时伴有腹泻症状。护理中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 保持皮肤清洁, 给予清淡

13、易消化饮食。注意观察大便性状, 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腹泻严重时遵医嘱给予蒙脱石散口服, 该药物可吸附抑制多种病毒、细菌及所产生的毒素,防止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同时该药无毒性, 应用安全, 无不良反应。2. 3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重视健康教育, 做好心理护理。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成人麻疹患者全身症状重, 自觉不适感明显。对出麻疹心理准备不足,常表示不理解, 认为只有儿童才会患麻疹, 同时担心出疹后色素沉着影响外貌。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烦躁、焦虑、沮丧等不良心理, 影响疾病的康复。护士应适时进行知识宣教, 消除患者顾虑, 耐心指导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收稿日期: 2009- 08- 2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