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929978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物质运输的载体二、血型和输血【教材分析】鉴定血型和输血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动手模拟实验学会鉴定血型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凝集反应这一难点,并为理解四种血型间输血关系奠定了基础,掌握同型输血的原则。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没什么影响,参加义务献血光荣。学生对血型知识、输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失血过多要输血。但并不清楚ABO血型命名的依据是什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表达血型不合原因常出现问题,让学生牢固掌握四种血型各含的凝集原、凝集素才能准确表达异型输血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或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教学目标】1.

2、解释输血和血型的关系。2.尝试鉴定血型的方法。3.认同无偿献血光荣,确立对社会和人类的爱心和责任感。【课前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模拟配置两种血清,四种血型的化学药剂A型血清:0.02mol/LAgNO3 B型血清:0.02mol/LNaIA型血: 0.02mol/LPb(NO3)2 B型血:0.02mol/LBaCl2AB血:A型血和B型血等量混合 O型血:蒸馏水2.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用硬纸板剪出2种凝集素、四种血型的红细胞含凝集原(教师用的后面贴上双面胶)3.查询自己和父母的血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建议新课导入:汶川大地震中伤员众多,许多市民积极献血救援更多的伤员,市民献的血能

3、输给任何一名伤员吗?输血有没有什么要求呢?你知道你自己的血型吗?谈一谈自己和父母的血型学生回答:父亲 母亲 自己A 型 A 型 A型(O)A 型 B型 A 型(B、O、AB)A型 O型 A型(O)A型 AB型 A型(B、AB)B型 B型 B型(O)B型 O 型 B型(O)AB型 O型 A型(B)AB型 B型 A型(B、AB)O型 O型 O型AB型 AB型 A型(B、AB)每一组合中父亲与母亲的血型颠倒,后代的情况相同知识点一:血型你知道ABO血型是怎样命名的?用活动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四种血型含有的凝集原、凝集素,将带有双面胶纸板模型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思考回答:如果A凝集原与A凝集素相遇会出现什

4、么情况?测定一个人的血型需要用A型血清、B型血清,按照探究竟,模拟鉴定四个人的血型二、输血测出血型才能正确输血,输血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探讨四种血型之间输血关系:在学生探讨基础上,分别找AB型、O型、A型、B型一人总结,并说明理由:总结四种血型之间输血关系:在图中填出箭头,箭头表示可输血总结输血原则:请学生思考:一个A型血的病人应该怎样接受输血,用A型血呢?还是O型血?为什么?讲解交叉配血实验:强调异型输血要量少、慢,一般情况不采用紧扣引入知道父母自己的血型判断各成员之间怎样进行输血,请一位学生回答阅读30页的探究竟见后面表内容答:红细胞凝集。(纸板模型

5、演示见后面)学生实践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格A型血清B型血清 AB B A O学生实践活动:四人一组,假定分别是A 型、B型、AB型、O型,利用活动材料,分析探讨每一种血型的人能接受哪几种血型的献血: B AA AB B ABO O A AAB B O BO AB学生回答:学生活动:到黑板前填出箭头 A AO O AB AB B B答: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可接受其 他三种血型的血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可制成课件展示可用课件演示也可购买A型血清、B型血清,让每个学生测定自己的血型据本节课时间可选择安排此内容本课小结:【板书设计】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二、血型和输血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教学反思】血液凝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易理解,但是这又是学生充分理解输血原则的基础;故讲解时应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