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基本操作.pdf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939351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idas基本操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midas基本操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midas基本操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midas基本操作.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midas基本操作.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idas基本操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das基本操作.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音资料目录语音资料目录 01-材料定义 02-时间依存性材料定义 03-截面定义 04-节点建立 05-单元建立 06-边界条件 07-自重定义 08-预应力钢束荷载 09-温度荷载 10-移动荷载 11-变截面和变截面组 12-质量 13-PSC 截面钢筋 14-节点荷载 15-梁单元荷载 16-组及施工阶段的定义 17-支座强制位移和支座沉降 18-施工阶段联合截面 19-截面特性计算器 20-PSC 设计 01-材料的定义材料的定义 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

2、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 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 选择设计材料类型 (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 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 包括弹性模量、 泊松比、 线膨胀系数、 容重等。 钢材钢材规规范范 混混凝土规凝土规范范 图 1 材料定义对话 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 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 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 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

3、展函数) (图 1,图 2) ; 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 3) ; 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 (图 4) ; 图 1 收缩徐变函数 图 2 强度发展函数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 1) 、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 2) 、 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 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 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 3) 、 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 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 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 ; 4) 、

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 件理论厚度计算值。计算公式中的 a 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 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 5) 、 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 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 的收缩徐变特性; 6) 、 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 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 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图 3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连接图 4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修改 03-截面定义截面定义 截面定义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调用数据库中截面(标准型钢) 、用户定义、采用直接 输入

5、截面特性值的数值形式、导入其他模型中已有截面(图 1图 3) 。 在这个例题中分别采用这四种方式定义了几个截面, 采用调用数据库中标准截面定义角 钢截面;采用用户输入截面形 状参数定义箱形截面;用户输 入截面特性值定义矩形截面; 通过导入其他模型中的PSC截 面来形成当前模型中的两个新 的截面。 对于在截面数据库中没有 的截面类型,还可以通过程序 提供的截面特性计算器来生成 截面数据,截面特性计算器的 使用方法有相关文件说明,这 里就不赘述。 图 1 数据库/用户截面定义对话框 调用数据库中标准截面调用数据库中标准截面 输入截 面控制 参数定 义截面 输入截 面控制 参数定 义截面 图 2 数

6、值型截面定义对话框 图 3 导入截面对话框 04-建立节点建立节点 节点是有限元模型最基本的单位,节点的建立可以采用捕捉栅格网、输入坐标、复制已 有节点、 分割已有节点等方法来建立新的节点, 另外在复制单元的同时程序会自动生成构成 单元的节点。 节点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节点号不连续的情况, 这是可以通过对选择节点进行重新编 号或紧凑节点编号来进行编辑。 以上几个命令在语音资料中都将为大家一一演示。 05-建立单元建立单元 在 MIDAS/Civil 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建立单元, 包括连接已有节点建立单元、 对已有 单元进行分割建立新的单元、扩展已有节点或单元生成更高维数的单元、导入 AUTO

7、CAD 的 DXF 文件来生成单元的方法等。 对于复制单元、分割单元、扩展单元都可以执行等间距操作和任意间距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镜像功能复制单元时, 新生成的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方向与源单元的 局部坐标系方向相反,因此需要调整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方向使得输出的单元内力方向统一。 在导入 AUTOCAD 的 DXF 文件时, 只要选择需要的图层中的图形文件就可以方便的建 立整体结构模型,然后再对导入的单元赋予单元属性即可完成结构模型的建立。 07-定义自重荷载定义自重荷载 MIDAS/Civil 对结构的自重荷载可以通过程序来自动计算。 程序计算自重的依据是材料 的容重、截面面积、单元构件长度、

8、自重系数来自动计算结构自重。 在定义自重时,首先要定义自重荷载的荷载工况名称,并定义自重所属的荷载组,然后 输入自重系数即可。对于荷载系数,通常在 Z 方向输入-1 即可,因为通常考虑的模型的重 力作用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程序默认的整体坐标系 Z 的正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果自重 作用时考虑结构的容重与材料定义时的容重不同, 这里自重系数只要输入计算自重时要考虑 的容重与材料定义的容重之比就可以了。演示例题中以计算自重时混凝土自重按 26KN/m3 考虑。 图 1 自重定义对话框 自重系数输入自重系数输入 08-钢束预应力荷载钢束预应力荷载 钢束预应力荷载模拟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拉预应力钢束

9、的作用。 在程序中通过三 个步骤来实现, 首先要定义模型中采用的预应力钢束的性质, 其次要定义预应力钢筋布置形 状,然后对布置到结构中的预应力 钢束输入张拉控制应力即可完成钢 束预应力荷载的定义。 1、钢束特性值定义 定 义 钢 束 特 性 值 时 可 以 选 择预应力张拉形式、单根预应力钢 筋面积、后张法导管直径、松弛系 数等与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参数。 如果在分析中不考虑预应力损失, 那么图 1 中标示图框的部分内容可 以不输入或输入为 0, 那么钢束预应 力因松弛、超张拉、摩擦、锚具变 形引起的损失将不予考虑,对于预 应力钢筋的其他两项损失:混凝土 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和混凝土弹性 压缩引起

10、的损失在施工阶段分析控 制中选择定义(图 2) 。 2、钢束布置形状 操作例题中参考的预应力钢筋布置形式如图 3 所示。预应力钢束布置可以通过二维 或三维的输入方式来输入,通过输入钢束形状主要控制点坐标和预应力钢筋弯起半径, 并输入插入点坐标即预应力钢筋坐标参考位置坐标即完成钢束布置定义(图 4) 。 3、输入钢束张拉控制应力 选择要张拉的钢束,输入张拉控制应力(或张拉控制内力) ,并输入注浆时间,即在 哪个阶段开始考虑按换算截面来进行计算。如图 5 所示。 图 1 钢束特性值定义 图 2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选项 图 3 钢束布置形状 图 4 钢束布置定义对话框 图 5 钢筋张拉应力对话框 09

11、-温度荷载定义温度荷载定义 MIDAS/Civil 可以考虑 5 种温度荷载的施加方式。这几种不同 的温度荷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荷载定义。 系统温度适用于整体结构的整体升温或整体降温。 节点温度和单元温度适用于对选择节点或单元的整体升、降温 作用。 温度梯度适用于对梁或板沿截面高度和宽度方向考虑温度梯度 作用。例如在梁高方向输入温度梯度 5 度(图 2) ,梁截面实际温度 荷载作用如图 3 所示。 梁截面温度荷载适用于对梁截面施加折线形温 度荷载。通过输入折线形温度荷载的每个线性温度作 用的截面宽度,作用截面高度及该高度范围内的温 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空心截面,温度荷载实际作用 宽度一定要扣

12、除空心部分截面宽度影响。截面高度位 置的温度值为实际温度值,不是相对于系统温度的相 对值。当截面为联合截面或组合截面时,输入每段线 性温度荷载时的材料特性应依据截面位置不同而输 入不同的材料特性(图 4) 。 对于结构的初始温度在模型结构类型中指定, 通常指定为 0 度即可。 图 1 温度荷载类型 图 2 温度梯度荷载 图 3 温度梯度 5 度时实际温度荷载 图 4 梁截面温度荷载定义对话框 10-移动荷载定义移动荷载定义 移动荷载定义分四个步骤: 1. 定义车道(适用于梁单元)或车道面(适用于板单元) ; 2. 定义车辆类型; 3.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4.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择移动荷载

13、分析输出选项、 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和计算 参数。 (一) 、车道及车道面定义(一) 、车道及车道面定义 移动荷载的施加方法,对于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不同的定义方法。对于梁单元,移动荷载 定义采用的是车道加载;对于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面加载。对梁单元这里又 分为单梁结构和有横向联系梁的梁结构, 对于单梁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单元加载 的方式, 对于有横向联系梁的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横向联系梁加载的方式。 对于单梁 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在 PSC 设计里边已经讲过了,这里介绍的是有横向联系梁结构的移动 荷载定义以及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 横向联系梁加载车道定义: 在定义车道之前首先要定

14、义横向联系梁组, 选择横向联系梁, 将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车道定义中移动荷载布载方式选择横向联系梁布载(图 1) ,然后 选择车道分配单元、偏心距离、桥梁跨度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的定义。 图 1 采用横向联系梁布载时车道定义 横向联系梁组定义横向联系梁组定义 车道面定义(图 2) :对于板单元建立的模型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首先需要建立车道 面。输入车道宽度、车道偏心、桥梁跨度、车道面分配节点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面定义。 (二) 、车辆类型选择(二) 、车辆类型选择 无论是梁单元还是板单元在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 定义了车道或车道面后, 需要选择车 辆类型,车辆类型包括标准车辆和用户自定义车辆两种定义

15、方式(图 3) 。 (三)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三)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定义了车道和车辆荷载后, 将车道与车辆荷载联系起来就是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在移动 荷载子工况中选择车辆类型和相应的车道, 对于多个移动荷载子工况在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 选择作用方式(组合或单独) ,对于横向车道折减系数程序会自动考虑(图 4) 。 (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在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中选择移动荷载加载位置、计算内容、桥梁等级、冲击系数 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图 5) 。 图 3 车辆类型选择 图 2 车道面定义 加载位置 计算内容 桥梁等级 冲击系数计算方 法和计算参数 子荷载工况定义子荷载工

16、况定义 各子荷载工 况组合类型 各子荷载工 况组合类型 图 4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图 5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 注意事项总结: 1、车道面只能针对板单元定义,否则会提示“影响面数据错误” 。 2、车道定义中,当为多跨桥梁时,对应下面的车道单元应输入不同的桥梁跨度。该功 能主要为了对不同跨度的桥梁段赋予不同的冲击系数。 3、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当考虑各子荷载工况的组合效果时,组合系数在各子荷载工况 定义中的系数中定义。 4、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中影响线加载点的数量越多在移动荷载追踪时荷载布置位置 越精确;计算内容选项中如果不选择计算应力,那么在后处理中将不会显示由移动 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当冲击系

17、数不按基频来计算时,选择规范类型为其他规范, 这里提供了多种常用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图 6) 。 图 6 冲击系数计算方法 11-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 通过对一组梁单元截面的定义来演示变截面和变截面组如何定义,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变截面是针对某个单元的截面形式;对于一组连续的单元,当截面类型相同、变化形式 相同时,可以采用变截面组的功能。 定义变截面时,只需在“截面变截面”里定义即可。定义变截面组时,首先要先针对 一组单元定义一个变截面,这个变截面的 i 端截面形式为这一组单元 i 端截面形式,这个变 截面的 j 端截面形式采用的这一组单元 j 端的截面形式,然后将这个

18、变截面赋予给这一组单 元形成如图 1 所示的结构形式, 然后再在模型变截面组中定义变截面组数据, 这里包括变 截面组名称、变截面组包含的变截面单元、截面高度方向和截面宽度方向的变化形式,然后 选择添加, 即可将采用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转变为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 形成如图 2 所示的结构形式。 定义了变截面组后, 如果要查看每个单元的截面特性, 可以使用转变变截面组为变截面 图 1 采用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 图 2 定义变截面组后的结构形式 的功能,将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转变为针对每个单元的变截面。 图 3 变截面组转变为变截面后 12-质量数据定义质量数据定义 在进行动力分析时要对结

19、构输入结构的质量数据, 质量数据在程序里有三个地方可以生 成: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节点质量。 自重引起的质量也就是结构自身的质量只能在 “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 质量”中定义,只要选择转化的方向就可以了。 对于二期恒载,在进行静力分析时,一般都是按 照荷载的形式施加的。在进行动力分析时,二期恒载 部分的质量定义需要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 质量”中来完成(图 1) 。 如果结构中还存在使用上述两个功能仍没有定 义的质量,用户可以使用“节点质量”命令直接输入。 对于结构的质量数据可以通过“查询质量统计 表格”来查看具体的质量的定义情况(图 3) 。 图 1 自重转化

20、为质量定义 图 2 荷载转化为质量定义 图 3 结构质量数据查询 13-PSC 截面钢筋定义截面钢筋定义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了配置预应力钢筋外,还要配置普通钢筋。程序中的普通钢 筋按照两个对话框输入:一是纵向钢筋,二是抗剪钢筋(图 1,图 2) 。其中抗剪钢筋中又包 括了弯起钢筋、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抗扭钢筋(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 。 演示例题中采用的是 T 形截面,纵向普通钢筋配置情况是:在马蹄部分配置了两层纵 向普通钢筋,在上翼缘配置了一层普通钢筋。对于纵向钢筋输入钢筋配置位置数据后,在 PSC 截面钢筋输入对话框中会时时显示钢筋的布置情况, 可以方便用户检查钢筋输入是否正 确。 “

21、抗剪钢筋”数据输入中包含纵向弯起钢筋、腹板竖筋、抗扭钢筋、抗剪钢筋的配置数 据。对以上数据输入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 、对于弯起钢筋需要输入的是该截面处弯起钢筋的间距、弯起角度、弯起钢筋面积; 2) 、对于纵向抗扭钢筋不包含在 PSC 截面纵向钢筋数据中,而是要在抗扭钢筋中单独 定义。在 PSC 截面纵向钢筋中输入的是仅提供抗弯作用的纵向钢筋数据,同样在抗扭钢筋 中定义的箍筋数据也仅用来验算剪扭构件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 图 1 纵向钢筋输入 图 2 抗剪钢筋输入 3) 、在箍筋数据定义中输入的是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箍筋数据; 4) 、 对于所有的箍筋数据输入的都是单肢箍筋截面积, 程

22、序计算时会按双肢箍筋进行计 算。 因此对截面可能配置多肢箍筋的情况要先将多肢箍筋面积按双肢箍筋面积进行换算后输 入换算后的单肢箍筋面积。 配置了纵向普通钢筋后在分析中如果要考虑普通钢筋对截面刚度的影响以及对结构承 载能力的影响就要在“分析主控数据”中选择“在计算截面刚度时考虑钢筋” 。否则程序 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纵向普通钢筋对截面刚度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 图 3 分析主控数据 14-节点荷载定义节点荷载定义 选择要定义节点荷载的节点,针对 6 个自由 度方向输入定义的节点荷载即可。如果针对节点 定义了节点局部坐标系,那么定义的节点荷载是 在节点局部坐标系的方向施加的,否则是在整体 坐标系的方

23、向施加的。 图 1 节点荷载定义对话框 15-梁单元荷载定义梁单元荷载定义 梁单元荷载包括梁单元均布荷载、梁单元集中荷载、梁单元梯形荷载几种形式(图 1 所示) 。 定义梁单元荷载时,首先选择梁单元荷载类型, 然后选择作用方向,再按荷载作用位置输入作用位置 处荷载集度即可完成梁单元荷载的定义。 在例题中为大家分别演示了集中荷载、均布荷载、 梯形荷载的定义方法,相同类型的梁单元弯矩和扭矩 荷载采用相同的定义方法。各种荷载值见表 1。 表 1 各类梁单元荷载值 梁单元集 中荷载 梁单元均 布荷载 梁单元梯 形荷载 相对位置 1 0.5 0 0.1 位置 1 荷载集度 -1KN -2KN -1KN

24、相对位置 2 1 1 0.4 位置 2 荷载集度 -5KN -2KN -3KN 相对位置 3 0.6 位置 3 荷载集度 -5KN 相对位置 4 1 位置 4 荷载集度 -2KN 图 1 梁单元荷载类型 16.1-组的定义组的定义 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一定要定义组信息。 组是 MIDAS/Civil 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可以将一些节点和单元定义为一个结构组,以便于建模、修改和输出;将在同一施工阶段同 时施加或同时撤除的边界条件定义为一个边界组; 对于在同一施工阶段施加或撤除的荷载定 义为一个荷载组;对于受力性能相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一致的钢束定义为一个钢束组。组的 定义极大的方便了施工阶段的定义

25、。 定义组时,首先要定义组的名称,然后选择该组中包含的节点或单元,将组的名称拖放 到模型窗口中,即可完成对结构组的定义。对于边 界组和荷载组的定义也可以在定义边界条件和定义 荷载时实时地选择各边界或各荷载所属的边界组或 荷载组情况。例题中给出的是在已经定义过边界条 件和荷载条件的模型中通过修改边界和荷载信息来 定义边界组和荷载组的情况。 实时定义的情况如图 2 所示。针对某节点或单 元定义的边界条件,通过选择边界类型边界组名 称约束类型,即可完成边界组的定义;对于荷载 组,通过选择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名称荷载组名 称荷载集度,即可完成荷载组的定义。 需要修改边界组和荷载组时, 可以通过修改边界信息

26、和荷载信息来完成。 如 3 图所示为 边界组的编辑情况,在边界条件信息表格中通过下拉菜单来选择修改边界组信息。 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 首先要定义组 图 1 定义结构组名称 图 2 定义边界时指定边界组 图 3 修改边界组 信息, 然后就可以定义施工阶段信息了。 选择在同一个施工阶段施工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 组,并在该施工阶段中激活,将在同一施工阶段拆除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在该施工阶 段钝化。边界组和 荷载组的定义同结构组的定义。 定义好施工阶段信息 后,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 还要选择施工阶段分析控 制选项。 选择计算分析的施 工阶段、 考虑收缩徐变效果 的计算控制选项、 结果输出 控制等内

27、容。 图 4 施工阶段定义 图 5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17-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 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都是用来分析沉降对结构影响的, 但针对的情况有所 不同, 对于已经明确知道沉降值和发生沉降的支座位置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定义支座强制位 移来进行分析;当不确定具体哪个支座发生沉降,可以通过定义支座沉降分析数据来分析。 对于支座强制位移分析,通过定义节点强制位移即可。选择荷载节点强制位移,选择 发生位移的节点, 输入已知的各自由度方向变形值, 程序对定义了变形的自由度自动施加约 束。 对于支座沉降分析数据, 首先要定义可能会发生沉降的支座的沉降值

28、, 即支座沉降组定 义, 然后针对支座沉降组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 选择可能发生沉降的最多和最少沉降组个 数,由程序自动组合各种可能的沉降工况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最不利沉降下的分析结果。 图 1 节点强制位移定义 图 2 支座沉降组定义 图 3 支座沉降荷载工况定义 18-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联合截面, 要进行考虑联合效果后的结构分析, 特别是包含混凝土 的联合截面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时必须要使用施工 阶段联合截面功能。 首先采用联合后截面建立结构模型,并定义施工阶段 信息,然后才能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选择荷载施工 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来定

29、义。 本文以钢管混凝土为例(图 1) ,钢管直径 1m,钢管 壁厚 0.1m,钢管采用 Q235 钢材,内部填充 C40 混凝土。 采用的施工顺序为:架设第一跨钢管灌注第一跨混凝土 架设第二跨钢管灌注第二跨混凝土,其中混凝土考虑 收缩徐变效果。 在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首先要选择联合截面开 始的施工阶段, 对于建模时采用的截面为组合截面或联合截 面时,联合形式包括标准和用户两种方式,当建模时采用的 截面为一般截面时,联合方式只有用户这一种方式。本例题 中采用的是普通截面,所以联 合形式只有用户一种形式,分 两次联合, 所以位置号输入 2。 在施工顺序一栏中输入联合 前各截面的材料类型、参与联

30、 合阶段、材龄、联合前截面形 心的相对位置、联合前截面刚 度等数据。 (这里要注意的是 联合前截面形心的相对位置 的参考点是建模时所用截面 轮廓的左下角。 )每个位置处 对应的刚度是联合前的截面 刚度,可以数值输入,也可以 通过建立联合前截面并在刚 度定义中导入联合前截面即 可。 图 1 钢管混凝土截面(单位,mm) 图 2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19-截面特性计算器 对于一些特殊截面可以通过程序自带的截面特性计算器功能来计算这些截面的截面特 性值,并导入到程序中定义新的截面。对于一般截面通过生成 plane 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 性,对于薄壁结构采用 line 形式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

31、例题中分别针对 plane 形式截面和 line 形式截面分别建立模型计算截面特性值。 通过导入 dxf 文件生成 plane 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性值:在 AutoCAD 中的截面导入 spc 中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导出 MIDAS Section 文件(只有 plane 形式截面可以导 出 section 文件) 。 在 spc 中画得截面轮廓,并对薄壁截面各边赋予壁厚值,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 导出 mct 文件。 使用 line 形式计算截面特性值时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闭合截面必须对闭合部 分首先生成封闭曲线(register closed loop) ,才可通过生成截面并计

32、算截面特性值,否则计 算得到的抗扭刚度值是按非闭合薄壁截面的抗扭刚度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 1 - MIDAS/Civil 6.7.1 PSC 截面设计验算功能说明 MIDAS/Civil 6.7.1 PSC 截面设计验算功能说明 1.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程序一共给出了 12 项验算结果,如下所列。根据“PSC 设计参数”中“截面设计内力” 和“构件类型”选定的内容的不同,给出的具体验算内容是不同的,详见表 1。 1)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2) 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3)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4)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5

33、)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6) 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7) 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8) 普通钢筋量估算* 9) 预应力钢筋量估算* 10)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11)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2) 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与 6.7.0 版的验算内容比较,其中第 8)和第 9)项是新增加的验算内容,标有*号的验算 内容为在原 670 的验算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具体各项验算内容与 6.7.0 版验算内容对应 关系详见表 2。 不同的“PSC 设计参数”对应的验算结果 不同的“PSC 设计参数”对应的验算结果 表 1 项目项目 二维二维 二维二维+扭矩扭矩 三维三维 全预应力 不提

34、供第 7)、 8)、 12)项验算 不提供第 7)、8)项验 算 不提供第 7) 、 8)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 A 类 不提供第 7)、12)项验算 不提供第 7)项验算 不提供第 7)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 B 类 不提供第 3)、12)项验算 不提供第 3)项验算 不提供第 3)项验算 * 以上不提供验算的项目均为规范中不要求验算的内容 6.7.1 版验算内容与 6.7.0 版验算内容对应关系 6.7.1 版验算内容与 6.7.0 版验算内容对应关系 表 2 6.7.1 版验算内容版验算内容 6.7.0 版验算内容版验算内容 改进说明改进说明 8)普通钢筋量估算 根据用户输入的预 应力钢筋的用量

35、及 内力设计值预估普 通钢筋的用量。 新增 内容 9)预应力钢筋量估算 根据截面形式和荷 载组合预估预应力 钢筋的用量。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 2 -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 验算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 验算 2)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2)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包括施工阶段和使 用阶段预应力钢筋 应力验算 3)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3)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 验算 相应结果为 6.7.0 版 验算结果最小值 4)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4)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 (剪力最大时) 5)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 (扭矩最大时) 相应结果为 6.7.0 版

36、验算结果最小值 5)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 算 3)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 验算 相应结果为 6.7.0 版 验算结果最大值 6)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 验算 4)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 (剪力最大时) 5)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 (扭矩最大时) 相应结果为 6.7.0 版 验算结果最大值 7)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6)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671 版将裂缝宽度 最大最小值验算改 为底顶部裂缝宽度 验算,针对梁底部 和顶部取相应的最 不利荷载组合分别 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10)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7)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增加了中性轴位于 受压翼缘板下(即 xhf)时正截面的 抗弯验算。

37、11)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8)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新增加了对截面最 小 尺 寸 的 验 算 功 能,并判断是否需 要按计算配置抗剪 钢筋。 其他 验算 内容 12)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9)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针对开口截面的Wt 和 Acor的计算方法 做了修正。增加了 对 截 面 的 验 算 功 能,并判断是否需 要按计算配置抗扭 剪钢筋。 2. 程序验算结果说明及与规范中相应条文的对应关系 1)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对应规范7.2.7,7.2.8)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 3 - - 进行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时,由预加力和荷载产生的法向应力可

38、分别按照 规范第6.1.5条和第7.1.3条进行计算。此时,预应力钢筋应扣除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 失,荷载采用施工荷载,截面性质按本规范第6.1.4条的规定采用。程序针对计算结 果验算截面的压应力和拉应力是否满足规范第7.2.8条的规定。 - 最大、最小分别代表施工阶段在相应截面产生的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和正截面 混凝土法向拉应力。 - 设计结果表格中的Sig_MAX针对最大/最小分别表示的是计算结果的混凝土最大压 应力值/混凝土最大拉应力值, 同时相应的Sig_ALW指的是施工阶段混凝土容许压应 力/容许拉应力。 -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 阶段表示的是该最大最小值所属施工阶

39、段名称(其他符号说明参见联机帮助)。 - 在计算抗压容许应力时取用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按fck=0.8fck计。 按照规范要求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应该取施工时实测的立方体抗压 强度换算抗压强度标准值, 如实测fck0.8fck用户可以把表格里面的验算结果拷贝 到excel表格中,手动调整容许应力值。 2) 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 (对应规范6.1.36.1.4,7.1.37.1.5) - 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结果要满足规范第6.1.3条和第7.1. 5(第2条)的规定。其中 p 为按照规范第7.1.3条和第7.1.4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 弯构件由使用

40、阶段作用标准值产生的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 - 设计结果表格中Sig_DL指的是施工阶段扣除短期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应力钢筋的有 效预应力; Sig_LL指的是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并考虑使用阶段作用标准值引起的钢 束应力变化后的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Sig_ADL指的是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筋张拉控 制应力容许值; Sig_ALL指的是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拉应力容许值, 按规范7.1.5 (第 2条)取用。 -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拉为正,压为负。 - 要查看钢筋的应力状况必须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否则程序无 法考虑使用阶段荷载引起的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变化。 3)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对应

41、规范6.3.1(第1条)和规范6.3.2)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 4 - - 对应于原670版的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的最小值(即拉应力)验算。按照 规范中公式(6.3.2-1)和(6.3.2-2)计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由于可能受到 负弯矩的作用因此截面上边缘也可能产生拉应力,因此程序在计算时会根据计算截 面位置不同取相应的内力组合值 l M或 s M和截面特性值 0 W。 - 计算结果的判定标准对于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依照规范中公式(6.3.1-1)和公 式(6.3.1-2) ,各位置输出应力值已经考虑了0.85和0.8的系数;对于A类预应力混凝 土

42、构件依照规范中公式(6.3.1-3)和公式(6.3.1-4) ,程序内部分别就短期效应组合 和长期效应组合分别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对两种验算结果进行比较后输出最不利 情况。 如果Sig_ALW=0, 那么说明输出的是长期效应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如果Sig_ALW=0.7f_tk,那么说明输出的是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 需要注意的是由荷载长期组合计算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lt 时,组合的活 荷载中仅考虑汽车、人群等直接作用于构件的荷载,不考虑间接施加于桥上的其他 作用效应,程序内部对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在做抗裂验算时排除了间接荷载作用的 影响。 - 设计结果表格中

43、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 表格中“组合名称”项表示正截面抗裂验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 - 表格中“类型”项表示所属荷载组合中(包含移动荷载)显示的内力项最大时,会产 生所需的最大最小值。(当有移动荷载、支座沉降组分析时,程序计算了所有荷载工 况的6项内力及每项内力的最大最小两项,即对每一种荷载工况计算6*2=12次,表 格中的结果采用的是同时发生的内力计算的。) 4)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对应规范6.3.1(第2条)和规范6.3.3) - 按照公式(6.3.3-1)(6.3.3-4)计算混凝土主拉应力,并要满足规范6.3.1(第2条) 的规定。计算混凝土主拉应力时要注意规范6.3.3下的

44、关于公式(6.3.3-1)(6.3.3- 4)的注释。 - Sig_P1 Sig_P10指的是位置110的主拉应力值。Sig_MAX指的是所有输出主拉应 力位置处主拉应力最大值。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压为正,拉为负;其他关于设计表 格的说明同第3)项。 5)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对应规范6.1.5,6.1.6,7.1.37.1.5)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 5 - - 对由预加力产生的正截面混凝土压应力 pc 和拉应力 pt 应按规范6.1.5条和6.1.6条 规定计算,对由作用(或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混凝土压应力按规范7.1.3第1条和规 范7.1.4第1条计

45、算。并且计算结果要满足规范7.1.5第1条的规定。 -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 Sig_MAX指的是计算截面各位置中最大压应力值。 - 其他关于设计表格的说明同第3)项。 6) 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对应规范7.1.37.1.6) - 按照公式(6.3.3-1)(6.3.3-4)计算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 的混凝土主压应力值, 但公式 (6.3.3-2) 和公式 (6.3.3-4) 中的 s M和 s V应分别以 k M、 k V代替。对混凝土主压应力结果要满足规范中公式(7.1.6-1)的规定。计算混凝土 主压应力时要注意规范6.3.3下的关于公式

46、(6.3.3-1)(6.3.3-4)的注释。 - 其他关于设计表格的说明同第3)项。 7) 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对应规范6.4.26.4.4) - 当应用公式(6.4.3-1)进行裂缝宽度计算时,公式中的C1为钢筋表面形状系数,在 程序中默认值为1.0,该值对应的是采用带肋钢筋时的系数,当采用光面钢筋时C1 值应取1.4,因此应在裂缝宽度验算结果表格中手动的将裂缝宽度均乘以1.4得到相 应的采用光面钢筋时结构的裂缝宽度计算值。 - 公式 (6.4.3-1) 中的C2的取值根据计算裂缝宽度位置的不同所取的荷载组合也不同, 也就是说对于梁底面和梁顶面 2 C的取值是不同的。 - 公式(6.4

47、.3-1)中的C3的取值根据构件的受力性质不同,所取的数值也不同。程序 默认的数值为1.0,参照规范,根据构件不同的受力性质采取不同的C3值,并在结果 表格中对裂缝宽度计算值乘以相应的系数以得到真实的裂缝宽度计算值。 - 另对于公式(6.4.3-1)中的钢筋直径d,当纵向受拉钢筋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时,d 值应为所有纵向受拉钢筋的换算直径。具体换算方法参照规范6.4.3对d值的说明。 - 在进行裂缝宽度验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设置PSC截面钢筋,否则程序不予 进行裂缝宽度验算。2、在荷载工况中必须有活荷载或移动荷载,否则裂缝宽度验 算不予输出计算结果。 - 设计结果表格中最大、最小指的是不

48、同荷载组合产生的截面弯距的最大、最小值。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 6 - 在此需注意的是梁上部受拉时也会发生裂缝,程序将对此提供验算(最大即顶部)。 - 当截面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均为压应力时,该截面处不会出现裂缝宽度,裂缝宽度 结果为0。 - 当各荷载组合在该截面处始终不会产生拉应力,那么这个该截面不存在出现裂缝的 可能,因此在PSC设计中对该截面的裂缝宽度不予验算,输出结果以“”表示。 - 其他关于设计表格的说明同第3)项。 8) 普通钢筋估算: (对应规范5.2.25.2.5) - 首先按照规范中公式(5.2.2-1)和公式(5.2.3-2)在不考虑预应力钢筋作用的情况 下估算截面的受压区高度x,然后按照规范中公式(5.2.2-2) 、公式(5.2.3-1) 、公 式(5.2.3-3)结合已知的预应力钢筋用量估算普通钢筋的用量。注意,当对梁底和 梁顶分别进行钢筋估算时,程序采用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