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949801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诫子书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诫子书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诫子书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诫子书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诫子书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复习课件.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广才( ),( ),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诫 子 书,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才须学也,非志无以成学,意与日去,默写,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淫慢则不能励精,课后小测试,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非学无以广才()( ) (5)淫漫则不能励精 (6)险躁则不能治性()() (7)年与时驰( ) (8)遂成枯落,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增长才干,达到远大目标

2、,没有什么可以 用来,没法,( )( ),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最终,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 以节俭来培养品德。,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下志向就没办法学有所成。,(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年/

3、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7)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最终都会成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的人,(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8)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只能悲哀地困守在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诫子,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懈怠险躁。,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阐释放纵懈怠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什么?,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4、,请写出这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阐述“学”、“志”、“才”之间关系的句子是什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6、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又是如何论述的?,作者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先从正面阐述,强调一个“静”字,做人和学习都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加以对比,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7、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有关“志”的语句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 理解:作者很重视“志”的作用。 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 一方面强调无“志”就不能“成学”,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会学无目标,不能专一。,与生共勉,大志成大学成大才, 小志成小学成小才, 无志不成学不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