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950379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9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菱MR-JE-_A伺服 第8章 故障排除.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 第8章 故障排除 第8章 故障排除 要点 请在发生报警的同时,关闭 SON (伺服开启) 并切断电源。 AL. 37 参数异常及警告 (AL. F0 警告 除外)不记录在报 警历史中。 8.1 报警警告一览表 运行中发生异常时会显示报警和警告。当发生报警以及警告时,请按照8.2节,8.3节的内容进行 适当的处理。在发生报警时,ALM (故障) 将会关闭。 将Pr. PD34 设置为 “_ _ _ 1” 时,可以输出报警代码。报警代码通过0位 2位的开启/ 关闭进行输出。警告 (AL. 91 AL. F3) 没有报警代码。表中的报警代码在报警发生时输 出

2、。正常时不输出报警代码。 排除原因后, 通过报警解除栏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能够解除报警。 排除发生原因后, 自动解除警告。 停止方式中记载为SD的报警以及警告在强制停止减速后使用动力制动停止。 停止方式中记载为BD 的报警以及警告为不进行强制停止减速即使用动力制动停止。 表8.1 报警一览表 编 号 报警代码 名 称 详细 显示 详细名称 停止 方式 (注2、 3) 报警的解除 CN1 49 (位2) CN1 23 (位1) CN1 24 (位0) 报警 复原 (RES) 在当前 画面上 按 “SET” 按钮 电源 关闭 开启 (注4) 报 警 10 0 1 0 电压不足 10.1 电源电压低下

3、DB 10.2 母线电压低下 SD 12 0 0 0 存储器异常1 (RAM) 12.1 RAM异常1 DB 12.2 RAM异常2 DB 12.4 RAM异常4 DB 12.5 RAM异常5 DB 13 0 0 0 时钟异常 13.1 控制时钟异常1 DB 13.2 控制时钟异常2 DB 14 0 0 0 控制处理异常 14.1 控制处理异常1 DB 14.2 控制处理异常2 DB 14.3 控制处理异常3 DB 14.4 控制处理异常4 DB 14.5 控制处理异常5 DB 14.6 控制处理异常6 DB 14.7 控制处理异常7 DB 14.8 控制处理异常8 DB 14.9 控制处理异

4、常9 DB 14.A 控制处理异常10 DB 15 0 0 0 存储器异常2 (EEP-ROM) 15.1 接通电源时EEP-ROM异常DB 15.2 运行过程中EEP-ROM异常DB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2 编号 报警代码 名 称 详细 显示 详细名称 停止 方式 (注2、3) 报警的解除 CN1 49 (位2) CN1 23 (位1) CN1 24 (位0) 报警 复原 (RES) 在当前 画面上 按 “SET” 按钮 电源 关闭 开启 (注4) 报 警 16 1 1 0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 16.1编码器初始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1 DB 16.2编码器初始通信 接受数据

5、异常2 DB 16.3编码器初始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3 DB 16.5编码器初始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1 DB 16.6编码器初始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2 DB 16.7编码器初始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3 DB 16.A编码器初始通信 处理异常1 DB 16.B编码器初始通信 处理异常2 DB 16.C编码器初始通信 处理异常3 DB 16.D编码器初始通信 处理异常4 DB 16.E编码器初始通信 处理异常5 DB 16.F编码器初始通信 处理异常6 DB 17 0 0 0 基板异常 17.1基板异常1 DB 17.3基板异常2 DB 17.4基板异常3 DB 19 0 0 0 存储器异常3 (FLASH

6、-ROM) 19.1FLASH-ROM异常1 DB 19.2FLASH-ROM异常2 DB 1A 1 1 0 伺服电机组合 异常 1A.1伺服电机组合异常 DB 1E 1 1 0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2 1E.1编码器故障 DB 1F 1 1 0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3 1F.1编码器不支持 DB 20 1 1 0 编码器常规通信 异常1 20.1编码器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1 DB 20.2编码器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2 DB 20.3编码器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3 DB 20.5编码器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1 DB 20.6编码器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2 DB 20.7编码器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3 DB 20.

7、9编码器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4 DB 20.A编码器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5 DB 21 1 1 0 编码器常规通信 异常2 21.1编码器数据异常1 DB 21.2编码器数据更新异常 DB 21.3编码器数据波形异常 DB 21.5编码器硬盘异常1 DB 21.6编码器硬盘异常2 DB 21.9编码器数据异常2 DB 24 1 0 0 主电路异常 24.1硬盘检测电路的接地检测 DB 24.2软件检测处理的接地检测 DB 30 0 0 1 再生异常 (注1) 30.1再生发热量异常 DB (注1) (注1) (注1) 30.2再生信号异常 DB (注1) (注1) (注1) 30.3再生反馈信号异

8、常 DB (注1) (注1) (注1) 31 1 0 1 过速度 31.1电机转速异常 SD 32 1 0 0 过电流 32.1硬盘检测电路的过电流检测(运行中) DB 32.2软件检测处理的过电流检测(运行中) DB 32.3硬盘检测电路的过电流检测(停止中) DB 32.4软件检测处理的过电流检测(停止中) DB 33 0 0 1 过电压 33.1主电路电压异常 DB 35 1 0 1 指令频率异常35.1指令频率异常 SD 37 0 0 0 参数异常 37.1参数设置范围异常 DB 37.2参数组合引起的异常 DB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3 编号 报警代码 名 称 详细

9、显示 详细名称 停止 方式 (注 2,3) 报警的解除 CN1 49 (位2) CN1 23 (位1) CN1 24 (位0) 报警 复原 (RES) 在当前 画面上 按 “SET” 按钮 电源 关闭 开 启 (注4) 报 警 45 0 1 1 主电路元件过热 (注1) 45.1主电路元件温度异常 SD (注1) (注1) (注1) 46 0 1 1 伺服电机过热 (注1) 46.1 伺服电机温度异常1 SD (注1) (注1) (注1) 46.5伺服电机温度异常3 DB (注1) (注1) (注1) 46.6伺服电机温度异常4 DB (注1) (注1) (注1) 47 0 1 1 冷却风扇异

10、常47.2冷却风扇转速过低异常 SD 50 0 1 1 过负载1 (注1) 50.1运行时热过载异常1 SD (注1) (注1) (注1) 50.2运行时热过载异常2 SD (注1) (注1) (注1) 50.3运行时热过载异常4 SD (注1) (注1) (注1) 50.4 停止时热过载异常1 SD (注1) (注1) (注1) 50.5停止时热过载异常2 SD (注1) (注1) (注1) 50.6停止时热过载异常4 SD (注1) (注1) (注1) 51 0 1 1 过负载2 (注1) 51.1运行时热过载异常3 DB (注1) (注1) (注1) 51.2 停止时热过载异常3 DB

11、(注1) (注1) (注1) 52 1 0 1 误差过大 52.1滞留脉冲过大1 SD 52.3滞留脉冲过大2 SD 52.4扭矩限制零时误差过大 SD 52.5滞留脉冲过大3 DB 54 0 1 1 发振检测 54.1发振检测异常 DB 56 1 1 0 强制停止异常 56.2强制停止时超速 DB 56.3强制停止时减速预测距离溢出 DB 8A 0 0 0 USB通信超时 异常 /串行通信超时 异常 8A.1 USB通信超时异常/串行通信超时异常 SD 8E 0 0 0 USB通信异常/ 串行通信异常 8E.1USB通信受信错误/串行通信受信错误SD 8E.2 USB通信校验和错误/串行通信

12、校验和 错误 SD 8E.3USB通信字符错误/串行通信字符错误SD 8E.4USB通信指令错误/串行通信指令错误SD 8E.5 USB通信数据号码错误/串行通信数据 号码错误 SD 88888 看门狗 8888. _ 看门狗 SD 注 1.请在排出发生的原因后再保留大约30分的冷却时间。 2.停止方式有DB和SD两种。 DB: 动态制动停止 SD: 强制停止减速 3. Pr. PA04 为初始值时。SD的报警可以在Pr. PA04 中将停止方式变更为DB。 4. 要解除报警时,关闭电源后,确认显示部的5位7段LED熄灭之后再开启电源。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4 表8.2 警告

13、一览表 编号 名 称 详细 显示 详细名称 停止 方式 (注2、 3) 警 告 91 伺服放大器过热警告(注1) 91.1 主电路元件过热警告 99 行程限制警告 99.1 正转行程末端关闭 (注4) 99.2 反转行程末端关闭 (注4) E0 过再生警告 (注1) E0.1 再生超载警告 E1 过负载警告1 (注1) E1.1 运行时热过载警告1 E1.2 运行时热过载警告2 E1.3 运行时热过载警告3 E1.4 运行时热过载警告4 E1.5 停止时热过载警告1 E1.6 停止时热过载警告2 E1.7 停止时热过载警告3 E1.8 停止时过负荷热继电器警告4 E6 伺服强制停止警告 E6.

14、1 强制停止警告 SD E8 冷却风扇转速过低警告 E8.1 冷却风扇转速降低中 E9 主电路关闭警告 E9.1 主电路关闭时伺服设备接通信号ON DB E9.2 低速旋转中母线电压过低 DB EC 过负载警告2 (注1) EC.1 过载警告2 ED 输出功率溢出警告 ED.1 输出功率溢出警告 F0 TOUGH DRIVE 警告 F0.1 瞬间停止TOUGH DRIVE中警告 F0.3 振动TOUGH DRIVE中警告 F2 驱动记录器写入错误警告 F2.1 驱动记录器领域写入超时警告 F2.2 驱动记录器数据写入错误警告 F3 振动检测结果 F3.1 振动检测结果 注 1. 在排除发生的原

15、因之后,再保留大约30分钟的冷却时间。 2. 停止方式有DB和SD两种。 DB: 动态制动停止 SD: 强制停止减速 3. Pr. PA04 为初始值时。标记为SD的警告可以在Pr. PA04 中将停止方式变更为DB。 4. 可以在 Pr. PD30 中选择紧急停止或者缓慢停止。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5 8.2 报警处理方法 注意 注意 发生报警时请消除报警原因,确保安全之后,再解除报警,重新运行。 否则可能会引起受伤。 请在发生报警的同时,关闭伺服并切断电源。 要点 在发生以下报警时,请勿在解除报警后再次重新运行。否则有 可能会导致伺服放大器及伺服电机出现故障。在排除发生的

16、原 因的同时,请保留 30 分以上的冷却时间然后再重新开始运行。 AL. 30 再生异常 AL. 46 伺服电机过热 AL. 51 过载2 AL. 45 主电路元件过热 AL. 50 过载1 请根据本节的说明排除导致报警的原因。使用MR Configurator2时可以参考发生报警的原因。 报警编号: 10 名称: 电压不足 报警内容 电源电压低下。 母线电压低下。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0.1 电源电压低下 (1) 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存在异 常。 对电源连接器进行确认。存在异常。 请正确连接。 不存在异常。 请对(2) 进行确认。 (2) 电源电压过低。 确认电

17、源电压是否在AC 160V以下。 电压在AC 160V以下。 请重新检查电源电压。 电压超过AC 160V。 请对(3) 进行确认。 (3) 发生了超出规定时间的瞬 时停电。Pr. PA20 为 “_ 0 _ _” 时,60ms。 Pr. PA20 为 “_ 1 _ _” 时,Pr. PF25 的设 置值。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请重新检查电源。 10.2 母线电压低下 (1) 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存在异 常。 对电源连接器进行确认。存在异常。 请正确连接。 不存在异常。 请对(2) 进行确认。 (2) 电源电压过低。 确认电源电压是否在AC 160V以下。 电压在AC 160V以下。

18、 请提高电源电压。 电压超过AC 160V。 请对(3) 进行确认。 (3) 在加速时发生。 确认加速时的母线电压在 DC 200V以上。 电压不足DC 200V。 请增加加速时间常数。或 者提高电源容量。 电压在DC 200V以上。 请对(4) 进行确认。 (4) 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对母线电压的值进行确 认。 电源电压在AC 160V以上, 母线电压不足DC 200V。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AL. 37 参数异常不记录在报警历史中。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6 报警编号: 12 名称: 存储器异常1 (RAM) 报警内容 伺服放大器内部部件 (RAM) 故障。 显示 详细名

19、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2.1 RAM异常1 (1) 伺服放大器内部部件故 障。 拔下电源以外的所有电 缆, 对其重现性进行确认。 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噪声。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措 施。 12.2 RAM异常2 请执行AL. 12.1 的检查方法。 12.4 RAM异常4 12.5 RAM异常5 报警编号: 13 名称: 时钟异常 报警内容 伺服放大器内部部件故障。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3.1 控制时钟异常1 (1)伺服放大器内部部件故 障。 拔

20、下电源以外的所有电 缆, 对其重现性进行确认。 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噪声。 确认连接器是否存在短 路。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13.2 控制时钟异常2 请执行AL. 13.1 的检查方法。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7 报警编号: 14 名称: 控制处理异常 报警内容 处理未在规定时间内结束。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4.1 控制处理异常1 (1)参数存在设置错误。 确认参数是否存在设 置错误。 存在设置错误。 请正确设定。 不存在设置错误。 请对(

21、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噪 声。确认连接器是否存 在短路。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措 施。 不存在异常。 请对(3) 进行确认。 (3)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更换伺服放大器,对其 重现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14.2 控制处理异常2 (1)参数存在设置错误 等。 确认参数是否存在设 置错误。 存在设置错误。 请正确设定。 不存在设置错误。 请对(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噪 声。确认连接器是否存 在短路。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措 施。 不存在异常。 请对(3) 进行确认。 (3)伺服放

22、大器发生故障。更换伺服放大器,对其 重现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14.3 控制处理异常3 请执行AL. 14.1 的检查方法。 14.4 控制处理异常4 14.5 控制处理异常5 14.6 控制处理异常6 14.7 控制处理异常7 14.8 控制处理异常8 14.9 控制处理异常9 14.A 控制处理异常10 报警编号: 15 名称: 存储器异常2 (EEP-ROM) 报警内容 伺服放大器内部的部件 (EEP-ROM) 故障。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5.1 接 通 电 源 时 EEP-ROM 异常 (1) 接通电源时EEP-ROM 工作 异常

23、。 拔下电源以外的所有电 缆, 对其重现性进行确认。 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噪声。 确认连接器是否存在短 路。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措 施。 不存在异常。 请对(3) 进行确认。 (3) 写入次数超过10万次。 确认是否有频繁的变更参 数。 存在异常。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更换 后请改变处理方式,减少 变更次数。 15.2 运 行 过 程 中 EEP-ROM异常 (1) 正常运行时EEP-ROM 工作 异常。 确认在正常运行中变更参 数时是否会发生。 发生。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 请对(2)

24、进行确认。 (2) 反映调谐结果时写入异 常。 接通电源后, 在等待1小时 以上之后确认是否发生此 报警。 等待了1小时以上。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到1小时。 请对(3) 进行确认。 (3)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确认电源是否存在噪声。 确认连接器是否存在短 路。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措 施。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8 报警编号: 16 名称: 编码器初始通信异常1 报警内容 编码器与伺服放大器的通信存在异常。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6.1 编码器初始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1 (1)编码器电缆存在异常。 确认编码器电缆是否有断 线或短路。

25、 存在异常。 请对电缆进行更换或维 修。 不存在异常。 请对(2) 进行确认。 (2)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对其重 现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现。 请对(3) 进行确认。 (3)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4) 进行确认。 (4)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振动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16.2 编码器初始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2 请执行AL. 16.1 的检查方法。 16.3 编码器初始通信 接受数据异常3 (1)编码器电缆被拔出。 确认编码器电缆是否

26、正确 连接。 未连接。 请正确连接。 已连接。 请对(2) 进行确认。 (2)2线式/4线式的参数设置 错误。 对Pr. PC22 的设置值 进行确认。 设置错误。 请正确设定。 设置正确。 请对(3) 进行确认。 (3)编码器电缆存在异常。 确认编码器电缆是否有断 线或短路。 存在异常。 请对电缆进行更换或维 修。 不存在异常。 请对(4) 进行确认。 (4)电源电压不稳定。 对电源电压进行确认。 电源瞬时停电。 请重新检查电源环境。 不存在异常。 请对(5) 进行确认。 (5)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对其重 现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现。 请对(6) 进

27、行确认。 (6)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7) 进行确认。 (7)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振动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16.5 编码器初始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1 请执行AL. 16.1 的检查方法。 16.6 编码器初始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2 16.7 编码器初始通信 发送数据异常3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9 报警编号: 16 名称: 编码器初始通信异常1 报警内容 编码器与伺服放大器的通信存在异常。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6.A 编码

28、器初始通信 异常1 (1)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对其重 现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3) 进行确认。 (3)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振动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16.B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2 请执行AL. 16.A 的检查方法。 16.C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3 16.D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4 16.E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5 16.F 编码器初始通信 异常6 报警编号: 17

29、名称: 基板异常 报警内容 伺服放大器内部的部件异常。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7.1 基板异常1 (1)电流检测电路存在异常。 确认伺服开启状态下是否 会发生此报警。 发生。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 请对(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17.3 基板异常2 请执行AL. 17.1 的检查方法。 17.4 基板异常3 (1)伺服放大器的识别信号未 能正常读取。 拔下电源以外的所有电 缆, 对其重现性进行确认。 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30、(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报警编号: 19 名称: 存储器异常3 (FLASH-ROM) 报警内容 伺服放大器内部的部件 (FLASH-ROM) 故障。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9.1 FLASH-ROM 异常1 (1)FLASH-ROM 故障。 将电源以外的所有电缆拔 出,对其重现性进行确认 确立并维持PDCA体系。 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19.2 F

31、LASH-ROM 异常2 请执行AL. 19.1 的检查方法。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0 报警编号: 1A 名称: 伺服电机组合异常 报警内容 伺服放大器与伺服电机的组合不同。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A.1 伺服电机组合异 常 (1)伺服放大器与伺服电机连 接错误。 检查伺服电机的型号名 称,对与伺服放大器的组 合进行确认。 组合错误。 请使用正确的组合。 组合正确。 请对(2) 进行确认。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报警编号: 1E 名称: 编码器初始通信异常2 报警内容 编码器故障

32、。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E.1 编码器故障 (1)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振动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报警编号: 1F 名称: 编码器初始通信异常3 报警内容 不支持所连接的编码器。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1F.1 编码器不支持 (1)伺服放大器连接了不支持 的伺服电机 。 对伺服电机的型号名称进 行确认。 不支持该伺服电机。 请更换支持的伺服电机。 支持该伺服电机。

33、 请对(2) 进行确认。 (2)伺服放大器的软件版本不 支持伺服电机。 检查软件版本,确认伺服 电机是否支持。 不支持。 请更换软件版本支持伺 服电机的伺服放大器。 支持。 请对(3) 进行确认。 (3)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更换伺服放大器 编码器。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1 报警编号: 20 名称: 编码器正常通信异常1 报警内容 编码器与伺服放大器的通信存在异常。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20.1 编码器通信 接收数据异常1 (1) 编码器电缆存在异常。 确认编码器电缆是否有断

34、线或短路。 存在异常。 请对电缆进行维修或更 换。 不存在异常。 请对(2) 进行确认。 (2) 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对其重 现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现。 请对(3) 进行确认。 (3)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4) 进行确认。 (4)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振动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20.2 编码器通信接受 数据异常2 请执行AL. 20.1 的检查方法。 20.3 编码器通信接受 数据异常3 20.5 编码器通信发送 数据异常1

35、 20.6 编码器通信发送 数据异常2 20.7 编码器通信发送 数据异常3 20.9 编码器通信发送 数据异常4 20.A 编码器通信发送 数据异常5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2 报警编号: 21 名称: 编码器正常通信异常2 报警内容 编码器检测出异常信号。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21.1 编码器数据异常1 (1) 通过振动等检测出过大 的速度或加速度。 降低控制增益,对重现性 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在降低控制增益的状 态下进行使用。 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

36、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3) 进行确认。 (3)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振动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21.2 编码器数据更新 异常 (1)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对其重现 性进行确认。 不再现。 请更换伺服电机。 再现。 请对(2) 进行确认。 (2)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21.3 编码器数据波形 异常 请执行AL. 21.2 的检查方法。 21.5 编码器硬件异常1 请执行AL. 21.2 的检查方法。 21.6 编码器硬件异常2 21.9 编码器数据异常2 请

37、执行AL. 21.1 的检查方法。 报警编号: 24 名称: 主电路异常 报警内容 伺服电机发生了接地故障。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24.1 硬盘检测电路的 接地检测 (1) 伺服放大器故障 在电机电源电缆(UVW) 拔出的状态下确认是否发 生此报警。 发生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 请对(2) 进行确认。 (2) 电机电源电缆发生了接地 故障或短路。 确认电机电源电缆单体是 否短路。 短路。 请更换电机电源电缆。 未短路。 请对(3) 进行确认。 (3) 伺服电机发生了接地故 障。 拔出伺服电机侧的电机电 源电缆, 对相间 (UVW 间) 的绝缘进行确认。

38、短路。 请更换伺服电机。 未短路。 请对(4) 进行确认 (4) 伺服放大器电源输入电缆 与伺服电机电源输入电缆 短路。 在切断电源的状态下,确 认伺服放大器电源输入电 缆与伺服电机电源输入电 缆是否发生接触。 有接触。 请对接线进行改正。 未接触。 请对(5) 进行确认。 (6)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24.2 软件检测处理的 接地检测 请执行AL. 24.1 的检查方法。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3 报警编号: 30 名称: 再生异常 报警内容 超过内置再生电阻器或再生选件的允许再生功率。伺服放大器内部

39、的再生晶体管故障。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30.1 再生发热量异常 (1)再生电阻器 (再生选件) 的设置存在错误。 对使用的再生电阻器(再 生选件) 与 Pr. PA02 的设置值进行确认。 设置值错误。 设置正确。 请正确设定。 请对(2) 进行确认。 (2)再生电阻器 (再生选件) 未连接。 确认再生电阻器 (再生选 件) 是否正确连接。 未正确连接。 连接正确。 请正确连接。 请对(3) 进行确认。 (3)电源电压过高。 对输入电源进行确认。 超过AC 240V。 低于AC 240V。 请降低电源电压。 请对(4) 进行确认。 (4)再生负载率超过100%

40、。 对发生报警时的再生负 载率进行确认。 高于100%。 请降低定位频率。请降低 负载。如果没有使用再生 选件,则请使用再生选 件。请重新检查再生选件 的容量。 30.2 再生信号异常 (1)伺服放大器的检测电路故 障。 确认再生电阻器 (再生选 件) 是否有异常发热。 有异常发热。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30.3 再生反馈信号异 常 (1)伺服放大器的检测电路故 障。 确认取下再生选件或内置 再生电阻器并接通电源 时,是否会发生此报警。 发生此报警。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此报警。 请对(2) 进行确认。 (2)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地絡,环境温度 等进行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

41、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报警编号: 31 名称: 过速度 报警内容 伺服电机的转速超过瞬时容许转速。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31.1 电机转速异常 (1)指令脉冲频率过高。 对指令脉冲频率进行确 认。 指令脉冲频率过高。 请重新检查运行模式。 指令脉冲频率过低。 请对(2) 进行确认。 (2)伺服电机加速时达到最大 转矩。 确认加速时转矩是否达到 最大转矩。 达到最大转矩。 请提高加减速时间常数。 或者减小负载。 未达到最大转矩。 请对(3) 进行确认。 (3)伺服系统不稳定出现振 动。 确认伺服电机是否出现振 动。 有出现振动。 请调整伺服增益。或者减 小负载。

42、没有出现振动。 请对(4) 进行确认。 (4)速度波形过冲。 确认是否加减速时间常数 过低导致过冲。 有过冲。 请提高加减速时间常数。 没有过冲。 请对(5) 进行确认。 (5)编码器故障。 确认在瞬时容许转速以下 时是否发生此报警。 在瞬时容许转速以下时有 发生报警。 请更换伺服电机。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4 报警编号: 31 名称: 过电流 报警内容 伺服电机的电流超过瞬时容许电流。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32.1 硬盘检测电路的 过电流检测(运 行中) (1)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确认在拔出电机电源电缆 (UVW) 的状态下是否 有发生此

43、报警。 发生。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 请对(2) 进行确认。 (2)电机电源电缆发生了接地 故障或短路。 确认电机电源电缆单体是 否短路。 短路。 请更换电机电源电缆。 未短路。 请对(3) 进行确认。 (3)伺服电机故障。 拔出伺服电机侧的电机电 源电缆, 对相间 (UVW 间) 的绝缘进行确认。 有接地故障。 请更换伺服电机。 没有接地故障。 请对(4) 进行确认。 (4)动态制动故障。 确认开启伺服开启指令后 是否有发生此报警。 发生。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 请对(5) 进行确认。 (5)编码器电缆的连接错误。 确认编码器电缆是否正确 连接。 错误。 请正确进行接线。 没

44、有错误。 请对(6) 进行确认。 (6)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32.2 通过软件检测处 理进行过电流检 测 (运行中) (1)伺服增益过高。 确认是否有发生振动。 有发生振动。 请 降 低 速 度 控 制 增 益 (Pr. PB09) 。 没有发生振动。 请对(2) 进行确认。 (2)伺服放大器发生故障。 确认在拔出电机电源电缆 (UVW) 的状态下是否 有发生此报警。 发生。 请更换伺服放大器。 不发生。 请对(3) 进行确认。 (3)电机电源电缆发生了接地 故障或短路。 确认电机电源电缆单体是 否短路。 短路。 请更换

45、电机电源电缆。 未短路。 请对(4) 进行确认。 (4)伺服电机故障。 拔出伺服电机侧的电机电 源电缆, 对相间 (UVW 间) 的绝缘进行确认。 有接地故障。 请更换伺服电机。 没有接地故障。 请对(5) 进行确认。 (5)编码器电缆的连接错误。 确认编码器电缆是否正确 连接。 错误。 请正确连接。 没有错误。 请对(6) 进行确认。 (6)周围环境存在异常。 对噪声、环境温度等进行 确认。 存在异常。 请采取与原因相对应的 措施。 32.3 通过硬件检测电 路进行过电流检 测 (停止中) 请执行AL. 32.1 的检查方法。 32.4 通过软件检测处 理进行过电流检 测 (停止中) 请执行

46、AL. 32.2 的检查方法。 8. 故障排除8. 故障排除 8 - 15 报警编号: 33 名称: 过电压 报警内容 母线电压的值超过DC 400V。 显示 详细名称 发生原因 检查方法 调查结果 处理 33.1 主电路电压 异常 (1) 再生电阻器 (再生 选件) 的设置存在 错误。 对使用的再生电阻 器(再生选 件) 与 Pr. PA02 的设置 值进行确认。 设置值错误。 请正确设定。 设置正确。 请对(2) 进行确认。 (2) 再生电阻器 (再生 选件) 未连接。 确 认 再 生 电 阻 器 (再生选件) 是否正 确的 连接。 未正确连接。 请正确连接。 连接正确。 请对(3) 进行

47、确认 。 (3) 内置再生电阻器或 再生选件发生断线。 测量内置再生电阻 器或再生选件的电 阻值。 电阻值存在异常。 使用的是内置再生 电阻器时, 请更换伺 服放大器。 使用的是 再生选件时, 请更换 再生选件。 电阻值无异常。 请对(4) 进行确认。 (4) 再生容量不足。 提高减速时间常数, 对其重现性进行确 认。 不再现。 使用的是内置再生 电阻器时, 请使用再 生选件。 使用的是再 生选件时, 请使用容 量更大的再生选件。 再现。 请对(5) 进行确认。 (5) 电源电压过高。 对输入电压进行确 认。 超过AC 264V。 请降低输入电压。 低于AC 264V。 请对(6) 进行确认。 (6) 周围环境存在异常。对噪声、环境温度等 进行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