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95171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家园精华语句.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乒乓家园精华语句 转贴原帖地址: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516391、用重心控制球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3、“照着来球收小臂”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8、击球时必须放松9、协调用力是基础10、向前用力是指导11、用力支点是关键12、用力方法是技巧13、鞭打式发力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和 很薄的撞!18、球拍在

2、发球时松些好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20、四分之一定律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22、马林讲解摆短:“要把腰下去,借力”23、北肩北肘(虎爪)24、晃动(假动作)25、盯球方式节奏、起落和焦距 具体分析:1、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

3、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 FO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励勤、马林榜样,他们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台面近乎平行。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这种机制使

4、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马林、刘国政抢冲凶的时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况也会自然地被避免。3、“照着来球收小臂”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没劲了。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5、为身

5、前击球而做引拍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後。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 反手位厕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压不住弧线,易出界。8、击球时必须放松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 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觉,不是摩擦。要主动去击打球,不要被动的让球来顶你的球板。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

6、紧张的。 9、协调用力是基础腿、跨、手必须同时同方向动作10、向前用力是指导腿、腰、手都必须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调节。11、用力支点是关键近网球瞬间支点在腕关节,近台球瞬间支点在肘关节,离台球瞬间支点在持拍手一侧的髋关节!12、用力方法是技巧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战术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弹击等不同方法。13、鞭打式发力无论是王励勤还是孔令辉他们都在追求一种鞭打式发力的方法拉弧圈,只不过王励勤的爆发力(击球力量,更优于其他选手)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

7、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著名乒乓运动员的弧圈分解图,注意他们的腰跨动作和手腕动作。老瓦就是先从侧面像要搂人一个大嘴巴子那样,把球搂住,然后向前SNAP,即在接触球的那瞬间用爆发力在包住球的基础上收甩。球不是被擦走的,而是边搂边摩兜走的(打磨)。快触球的时候大臂好像被锁住了,前臂刷的一下像鞭子一样向前抽甩。外观上是向前敬礼到额前,敬到不能再向

8、前敬为止,然后手臂自然地也就必须收回还原。拉前冲,肩要放松、要有等球的一瞬间。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撞击球过多。可能当你前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拉球时不视来球旋转,就一种动作。有很多老球痞认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样拉-当然不是说上下旋的区别,而是同种性质的旋转可不大考虑强弱。诚然,如果手感好时很多上诉情况都能上台,但这样拉过去的球质量显然要打折,并且大多数业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帮老球痞那样一天到晚的泡

9、在球馆里,要养成“盯球”意识,平常多留心来球旋转,比赛时就成习惯了。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基础打扎实了,攻、拉、弹、挑等就容易了,横拍要练好反手必须先练好拨。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和 很薄的撞!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间的手感)来自是YE(软球板好吃球),这是发挥最佳手感靠自身发力的器材秘籍,你可以感觉到马琳是用全身的力量把球吃进球拍然后甩出去!(当然这个过程太快了)狠不得一板把球打破的架势。秘籍二:来自炉火纯青的动力定型“蹬腿转腰”。 秘籍三:拍面触球是内弧线轨迹,保证球拍与球的入射角很小,几乎只有5-10度!这也是胶皮海面能吃住球的重要原因,很薄的磨擦,我

10、教队员的时候形容为:很薄的撞!而不是很厚的撞,我们都知道:很薄的撞是摩擦、是弧圈球,很厚的撞是击打是攻球!当然,这个很薄的撞是靠”蹬腿转腰“来完成的,此时的手臂并没有收,而是自然伸直和身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体的!但也就是在很薄的撞”的同时大幅度往前转腰,身体重心移到左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琳的身体前倾的很厉害,这样是为了发挥肩引带大臂的作用,也就是用身体的力量把手臂抡出去,这样就有了:“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最后由前臂手腕作微调!这个过程当然是瞬间的。此秘籍的分量为35%,但这个秘籍的感觉不太容易获得,因为要非常快才能产生,我给学生讲的是时候用“0。01秒”来形容。不知你能否理

11、解?!射入角很小,很薄的撞,球拍像和案子平行。好处是球很爆,不惧下旋。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球的旋转高度落点位置以及你的战术意图来确定你的击球拍形和角度。秘籍四:立腰或收紧腰,右脚尖朝右,而不是右后方,膝盖稍内扣(这样可以蹦住转腰的力量)手臂固定拍型,在膝盖的上方吃住球,我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形象的理解为:“包膝盖”摩擦,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弧型轨迹,你不妨试试! 如果要发大力,或冲中台,就要再加上肩的动作。关节就要适当打开,这样肩也是一个旋转的支点。再说就又会让人觉得复杂,不过我的感觉就是加大动作只是让开一些,不要想太多。还是要以肘为轴,要不然就没有鞭打了。没有鞭打的弧圈球,就是费力、大动作

12、、没有效率而且又不转的弧圈球。如果能做到肩、肘、手腕三个关节陆续一气呵成的收甩,那你的正手就自然很暴了。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灵活!而且有转动,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20、四分之一定律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

13、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 “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

14、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 ;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22、马林讲解摆短:“要把腰下去,借力”对于摆短的感觉是一定要上步,身体要探入球台,把腰下去使重心尽量靠近球,用重心控球才最稳最有把握,这样就有了一种把身体爬在球台上的感觉,要借力但在借力的同时还要根据球的旋转和旋转的强弱控制拍形,控制球的方向尽量让球不出台,不论是在球台的端线还是球台的侧面(当然看准了对方要侧身时可以控制球在对方空档的一

15、边出台),在最后还要下切一下或向下一戳,使球具有一定的下旋,同时千万不要摆高了否则再短也没用。23、北肩北肘(虎爪)北肩北肘法就是正手击球时要尽量侧身转体,使击球前准备姿势为左肩向前,右肩向后并下垂,完成右脚实、左脚虚的重心交换;击球时,蹬腿、提臀转髋,重心从右实左虚变为左实右虚,击球完毕,球拍挥至头前,肘尖指前。对方球台仿佛地图方向的北,整个击球过程故为北肩北肘法。北肩北肘有大拉和小拉的北肩北肘。24、晃动(假动作)接发球时要用眼神、余光、隐蔽的出手拍形来牵制对方的注意力。接发球时用突然的变化形成晃动的接发球。目前男子台内球的处理上,单纯、单一的动作已经不多了,大多加上了晃动,以蒙蔽对方。虽

16、然这是专业选手的先进技术,但业余的也有必要借鉴一下,研究一下。(乒乓世界 李晓东)25、盯球方式节奏、起落和焦距打球一定要盯球,盯球一定要有焦距和节奏起落,不能无意识的死盯。初学者的不当习惯是认为当来球很固定时可以不看球, 以为可以不盯球或误以为自己盯到球。盯球时常常眼睛没有焦距, 眼神没有节奏和起落,所谓眼睛要有节奏是指眼神要有松紧, 该仔细盯或不需盯要分清楚, 如果你从对方回球, 下桌, 过网, 下己方球台, 弹起,击球, 都用力盯球那眼睛势必会很累, 而且球速若很快也会来不及盯球,因此眼神必需略过一格提早回到本身球台准备击球, 至于眼神起落, 意即眼神不是平视而是有起伏, 尤其当球落己方

17、球台时, 如果眼神没跟球下桌, 球弹起时眼神也跟不上来, 那是瞄不准球的。还有要会用身体带动眼睛,当对方回击球到己方球台时, 常发现有些人不转动头部而用斜眼看球, 头都不动, 有些人则是头转来转去, 斜眼又没准心,其实应该是身体微微向左右转带动头部看球。打好球的关键第一板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第一板就是发球,我再这里讲的不是怎么发出高质量的球,也不是发球抢攻的战术,而是讲在发球权在手时如何最大限度的迷惑限制对方的接发球,所以对发球有几点要求,战术嘛,不需苦练,一点就会的,本人才疏学浅,对发球有如下几点总结:一. 站位要有选择: 要根据要发的球适当调整站位,比如,想发对方右侧小三角短球,可稍向中路调

18、整,这样会把球发的更开些,或是更准确,同时也看对方的反映,如没什么反应,看看能否抓住对方经验不足的弱点。比如对阵双方都是右手握拍,感觉轻车熟路,对方容易站在反手位边线外,准备上步抢攻。等对方站定,我可迅速走到正手位,快速发斜线奔球,这种球,对方有准备也是不容易接的,但这是偷袭,不能常用!二. 抛球要讲究:1.抛球前要看对方一眼,这样会对自己发的球更自信些,或预测对方的会球更准些,给对方心理压力,再如,自己状态不好还可调整一下站位等。 2 . 抛球也要打乱对方的节奏:有很多人发球前拍一拍球或掂几下球,蛤腰就抛球,节奏感非常好,但!这给对方熟悉的感觉,当然熟了就不怕你了,人家就自信了。建议抛球前要

19、有一段静止的时间,可以给对方一种没有节奏,或没底不知何时你要发球的感觉,能够让他产生杂念,另外,接发球的人在你抛球前会非常紧张,如经常的延长这种紧张感,其效果不言而愈了。3. 高抛和低抛的经常变化,也可变化节奏的。4. 可做假抛:就象用锤子钉钉子,先瞄一瞄再钉,抛球前也可先瞄一瞄天再抛球,也是变化节奏。三. 引拍的技巧:在你抛出球后,对方会死盯住你的球拍,这时你又可以使用战术了,初学发球的人,从击球点到引拍再到挥拍击球,都是一条线路。无论是马鞍型还是抖动试的发球,接发球者都看的清楚。你的一整套发球对比强烈,一点都没有威胁。正确的应对1. 引拍要充分,(要大)有利发力。2. 引拍与挥拍的线路不要

20、相同,或复杂点。比如,球抛上升期时,把不击球的拍面给对方看一眼,或不停的抖动或转动球拍(倒板)。总之引拍要复杂达到谜乱对方的眼睛的目的。3. 一套或几套发球要有相同的引拍动作。试想一下,你刚一引拍熟悉你的人就知道你要发什么球了,你还和人家混啥劲啊?!所以该怎么做你也明白了。四. 击球的原则要明确。 1. 还是误导对手。无论哪种发球,击球前后的挥拍都可有假动作误导对方的判断力,比如,发侧上球,要先有前臂向下的爆发用力的动作,后再钩腕击球,要记住,在无遮挡发球的今天,一定要前臂向下的爆发才会做的象。再如,发侧下后再钩手腕做假等等!2. 挥拍速度要快。 这样对方不容易看出你的击球点或拍型。或者说用很

21、大的力去发球,用85%吧!这样球速也要快了!有些人侧上下接的不错,但和高手对垒就吃球了!很大原因就是高手的球发的快,有时也判断出来了.但也没接好,其实球还不是那么转! 还有短球也要快(大力发)再多说点,或许看拍型接发球的人能被你骗过去,但对付看球的弧线和弹跳接发球的人,这点是较重要的。 作者:鸽子一、乒乓口诀1.头诀:口诀不能罗万象,仅把要点来提供, 速度旋转多变化,有赖触类能旁通。 2.准备姿势:立足肩宽微提踵,屈膝弯腰莫挺胸, 拍置腹前眼注视,准备移动体放松。 3.发球:伸掌抛球向上空,球落击法有多种, 上下侧旋擦球面,长短轻急力不同。 4.接发球:准备姿势接发球,来球旋转反向送, 上旋推

22、挡下旋搓,长抽短吊争抢攻。 5.正手攻球: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动, 左脚稍前体右转,倾拍一般击球中。 6.反手攻球:前臂搁腹臂贴胸,肘为轴心臂腕动, 左脚移后腰左转,倾拍斜击球上中。 7.推挡球:推挡多用反手方,动作犹似反手攻, 前臂发力向前下,倾拍推挡球上中。 8.搓球:拍先稍仰后平送,向前摩擦球下中, 手腕配合小臂动,球转不转靠腕动。 9.削球:判断来球先移动,屈腿转体引拍送, 先仰后平擦球底,向前下作弧形动。 10.弧圈球:挥拍力向前上冲,薄擦球面位上中, 越薄越转成弧圈,擦面要宽力加重。 11.回击弧圈球:倾拍盖住球上中、及时调拍心放松, 削击移拍上而下,短促截球位偏中。 12

23、.放高球:离台抖切球下中,高抛物线前上送, 远吊对方左右角,越高、远、转越成功。 13.杀高球:球弹高起莫着急,移位待落额上空, 手臂环转向前压,亦可斜砍球侧中。 14.滑板球:拍向右前似击球,手腕突转向左送, 斜擦球左侧力抽,声东击西奏奇功。 15.短球:对方离台宜短吊,貌似长拍宜轻送, 拍平减力轻递球,竖板轻挡亦可用。 16.步法:练球切忌丢步法,击球应先步移动, 先动后打是关键,步法混乱手法空。 二、球的运行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 要打好乒乓球,从理论上来说,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根据规则规定,将球回击到对方台面上去,即进行有效回击。它要求打球时要有合适的弧线;二是打过去的球要有质

24、量。这就要求打球时必须有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没有前者,根本谈不到后者。但只有前者而没后者,打球时一味求稳,那也是难以取胜的。下面就乒乓球的运行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分别简介如下:一、球的运行弧线乒乓球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是按一定的弧线运行的。球在球台上空运行,其弧线受球台的长度,球网的高度和球台的宽度的限制。合理的弧线起止点的长短,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球既不因弧线太短而不过网,又不因弧线过长而从端线出界。合理的弧高,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球既不因弧线过低而下网,又不因弧线太高而被对方扣杀。合理的弧线方向,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球不会从边线出界。当然,合理的弧线还应当适应战术的需要。影响乒乓

25、球运行弧线的主要因素有:(一)弧线的高低弧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击球时的出手角度和速度。一般说来,出手角度越大、速度越快,球的运行弧线也越高。出手角度主要取决于击球时的拍形角度、球部位,发力方向和大小,以及对方来球的旋转性能和强度。出手速度,主要取决于击球的力量。(二)弧线起止点的长短在出手角度一定的情况下,一般说来,击球力量越大,球速越快,球飞行的距离越远,弧线起止点的距离也就越长。反之则短。(三)弧线的方向在训练和比赛中,人们常说把球打“偏”了,打“歪”了指的就是弧线的方向不正。球运行弧线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击球时拍面的方向、发力的方向和大小,及对方来球的旋转性质和强度(主要是左、右侧旋球)。在不

26、同高度、距离、时间、方位,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不同性能的球拍,回击各种不同旋转的来球时,对制造弧线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技术训练中,能否制造合理的弧线回击各种来球,按照上述几方面去观察和分析技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二、球的速度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快速多变”。我国近台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快、准,狠、变、转”,把“快”放在首位。“快”,指的就是速度,可见其重要。乒乓球的速度,主要包含两个因素:一是球向前飞进的速度;一是击球间隙。比赛中,人们常用“急如流星”、“快如闪电”来形容快速进攻。所谓“急如流星”,就是球向前飞进的速度快;所谓“快如闪电”,主要是指击球的间隙

27、短,一板紧逼一板。其目的在于发挥快速进攻的威力,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要想提高乒乓球的速度,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尤其是缩短出球间隙,加快打球的速率,对各种类型打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三、球的力量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对于快攻,在人们的概念上,以为力量就是指打球时板头的轻重,而不是快慢问题其实,力量主要是为了使球获得更快的飞行速度,对于弧圈球或削球,力量则是为了加强球的旋转但是,力量对于二者,都可以用“凶”、“狠”来加以形容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击球时挥拍加速度的大小。要想加大挥拍的加速度,必须发展力量素质,特别是击球时的爆发力和全身的协调用力。四、球的旋转乒乓球

28、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其特点是:旋转的强度不断增强,旋转的性质更加复杂,加转与不转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打各种不同旋转球的动作外形,却越来越相似。加之球拍性能的改进,倒板技术的提高,因而在运动竞赛中,旋转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在旋转上虽然不是一味强调“越转越好”,但“加转”仍然是打各种不同旋转球的基础而加大击球力量,并使力量集中作用于摩擦球,则是加强球的旋转的关键。五、球的落点乒乓球的落点是指球的着台点。从击球点到着台点之间的连线,叫做击球路线。研究乒乓球的落点和击球路线,对于提高击球效果和战术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乒乓球落

29、点的运用,主要是:(一)扩大对方移动的范围;(二)增加对方让位的难度;(三)紧逼对方的弱点和压制对方特长技术的发挥;(四)攻击对方判断与移动的相反方向。乒乓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其性质和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彼此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对提高击球质量,起着相互补充和加强或削弱的作用。例如,速度快,落点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力量之不足;又如,落点好,能加强速度快的威力,等等。然而,落点虽好,如果速度太慢,或是旋转不强,那这种球的威胁性也是不大的,对方还可以从容移动步法进行还击;反之,落点变化不好,即使速度快、力量大,或是旋转强,同样还是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提高综合运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变化

30、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击球的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还能起到制约对方的作用。例如“以快制转”、“以转制快”、“以快制快”、“以转制转”等。它们之间的统一和斗争,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而这种斗争又以速度和旋转为主要矛盾。因为力量和落点是各种类型打法的共同要求;速度和旋转,则因类型打 法不同而必须有所侧重。 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速度和旋转相互斗争的历史。这种斗争,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摆短“摆短”技术运用需要较好的“手感”,这是经过反复训练、深入体会才能获得的。我想有几条注意事项:1尽量靠近来球,使击球点靠近身体;2离球近发力当持拍手臂靠近来球时再做手腕引

31、拍动作,引拍距离较短;3手腕发力击球注意将球拍的运动保持在手腕的侧下方位置上;4中指控制弧线食指与拇指控制拍形,中指发力微调控制弧线,注意在向下向前的擦球最后阶段中指有向侧摩擦的“洩力”动作;5击球上升后期:借力加(控)力的用力技巧。 乒乓词典 加力推回球力量重、球速快,能压制对方的攻势,常可迫使对方退台,陷于被动防守局面。加力推与减力挡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对方,取得主动。在对方来球力量不大,或站位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使用加力推。推挤回球带左侧下旋、孤线低、回击斜线角度大。能主动改变旋转性能、变化角度。由于触球部位是来球的侧部,所以也是对付弧圈的一种有效办法。减力挡回球弧线低。落点短、力量轻,

32、当对方离台较远时可使用减力挡,调动对方使其前后奔跑,取得主动。对方进攻力量很大,或弧圈的旋转很强也适合用减力挡。推下旋回球下旋、弧线较低、落点长、球落台后下沉快。在上旋推挡中,突然改变成下旋,可造成对方推球下网。但如果对方来球力量大、旋转强、推下旋有一定困难。可以在自己占主动、站位好的情况下使用。反手快拉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反手快拨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

33、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或侧身抢攻较好地结合使用,发挥速度的优势。反手快点是模板选手用反手近网短球技术,其特点与正手快点相同。在比赛双方利用摆短进行控制与反控制时,反手快点可以在反手位抢先上手,伺机进攻。快点时用力不必过大,但速度要快,突然性要强。反手扣杀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反手快撕横板运动员用反手近台快拉对方挑过来的上旋球技术,在实践中称之为“撕”。由于此项技术运用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以及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普遍性,为了与普通快拉相区别,以给人以比较形象和更深

34、刻的印象而得名。此项技术具有击球点早,动作较小,出手快,突然性强,准确性较高的特点。在技术方法上,与普遍快拉和快带不同之处是,反手快撕更强调较早的击球时间和自己的主动发力,是目前横板运动员反手抢攻上旋球经常使用,并且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专项技术。拧正手握右侧旋技术。由于动作的用力方向和外观有些像人们用手拧螺栓的样子而得名。用此项技术击球后,运行中的球的旋转方向比较特别,带有右侧上旋的性质。从这一点上看,此项技术可以说是介于搓球和挑球之间的中间产物。其动作方法是,球拍适当躺平,保持竖直状,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中部摩擦,手腕先旋内,再旋外,整个运动轨迹,近似于向左方的半弧型。在实践中,直拍多用此项技

35、术。正手晃搓侧身位用正手(以右手为例)以搓左侧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内短球,至对方反手底线长线的技术。由于在运用这项技术时,运动员常伴有身体由右向左的转晃动作,以谜惑对方对球线路的正确判断,故在实战中,人们为了区别正常的搓接技术,而形象地把它称之为“晃搓”。此项技术常被运动员用在接发球中,特别是接短球时。它具有隐蔽性强,击球线路外撇,产生大角度球,不易使对方上手发力抢攻的特点。动作方法是,在上升期,击触球的右后中部,向左侧下部摩擦,使运行中的球带有左侧下旋。在整个击球过程中,板面基本呈横状,稍竖起,手腕保持适当的外展状态,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发力。劈接短球时,发力搓对方底线长球。具有击球点高、力量大、

36、球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常给对手非常顶的感觉,使其难以拉开手发力进攻。手上的动作是,在来球的高点期,接触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给球适当的撞击力,以使球产生足够的手动速度。在击球过程中,板面稍竖起。以前臂为主,直接向前下方发力。体会手握菜刀向左右两侧砍东西时的用力感觉。挑一种进攻台内短球的方法。按种类划分,属攻球技术。具有动作小,出手突然,主动意识强的特点。动作要领是: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中后侧部,向前上或前上方侧(根据挑球的线路而定)发力。击球时,以前臂发力为主,上臂适当靠近身体,重心略向前倾,这可增加手对球感觉的准确性。在练习时,要处理好磨擦和击打的关系。初学时,为了保证击球的准确

37、性,可适当多一点磨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时,就可增加击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质量更高。这也是目前在实战中,人们常把此项技术称为“挑打”的原因。摆台内快搓短球。由于力量小,有些像平时较小,有些像平时人们轻轻摆放东西的感觉而得名。常用于接发球中于。具有击球时间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台湾的特点,使对手难于上手拉攻,较好地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动作方法是: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发力为主。略带向侧的力量。击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点要尽可能靠近身体,击球瞬间有一较小的制动动作,在自己发力的基础上,适当借对方来球的力量,在过网的前提下,可减少球向前平动的距离,

38、摆出高质量的短球。正手滑板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的特点,可出其不意地突然变化球路迷惑对方,使对方失误或击出高球,为进攻创造条件。正手快带是对付弧圈球的一种攻球技术。利用来球的力量或自己的适当用力,借助转腰动作击球,将球带回。具有速度快、弧线低、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它可以减弱对方来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改变球的运动节奏,从而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正手快拉具有速度快、击球动作小、旋转强、线路活的特点,是一项对付削球打法的重要技术,它可以用不同的落点和力量拉出具有威力的球,伺机扣杀。正手快点亦称正手攻台内球。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线路活的特点。击球点在台内,回球带有突击性,是还击台内球争取主动的一种进

39、攻技术。乒乓球基本技术之一发球的力量发球的力量是发球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项,在这里指的是发力发球,能大力发球。很多人发球没有拿出最大的力气,发出去的球轻飘飘的没有力量,主要是怕发球出界或球 太高;其实只要你平时练习时发最大的力去练习,比赛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发力了。 因此发力发球并非是说每个球都要发最大的力,你可以调节,关键是你需要发威胁性大的球时要发得出手。比赛中一般拿出80%的力量发球,关键的时候你能一博,发出100%力的球,可能你就能得分或有机会。 发力发球的发长球很多人可以做到,发短球则大多数人没有发出最大的力。因为平时没有这个意识去练,比赛时想发狠但手上没有感觉,自然就不敢发力。业余者发短

40、球 时轻而无力,威胁小,所以业余者之间往往不怕对方的短球;长球倒还可以,甚至可 以直接得分或有机会,一则业余者基本功差,二来业余者发长球发力好。如果你到现场观看过世界顶级高手的比赛,你就能感觉到他们的短球发力都很好,能发最大的力 ,球很短,但很冲,很有力。想成为一个高手,必须发力发短球,因为高手间的发球 以短球为主,短球威胁性大,发力和不发力区别大,对方又不易抢。平时多练习,相 信你的发球很快就会长一块,你与高手比赛的时候才有机会。要做到不管你的发力是 用于摩擦或撞击,即使你用最大的力也不出台,弧线也不高。至于如何发力,以后再谈。大家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加力发,相信会有长进。乒乓球基本技术之二 常

41、用的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奔球 1、 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注意手腕抖动发力;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 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

42、前臂的力量;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

43、强侧旋强度。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发右侧上下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发右侧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

44、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

45、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 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 要点: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乒乓球基本技术之三 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

46、综合分析。 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 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6、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4、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6、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