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973888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简析 倪高倩,韦玉婷,屈泽伟,胡亚召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 都 610000) 摘要:四川省作为全国地热资源丰富的省市之一,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潜力。根据四川省内 地貌条件差异,结合已发现的3 0 0多处温泉、地热井进行分析,按热水形成的地质作用、所赋存的地质构造条 件和介质特征,将四川省地热资源分为两大类型四个资源区和三种热储类型,归纳各个类型地热资源的特点, 为四川省地热资源未来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热资源;分类;特征;四川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 (2016) 02-0239-0

2、4 D O I : 10.3969/j.issn.l006-0995.2016.02.014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传统能 源的枯竭及其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显, 呼唤并实施清洁能源、环保能源战略已逐步成为全 球共识。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安全、可再 生的新型能源,正愈发受到了重视。四川省目前已 发现地热露头多达300余处,是我国地热资源蕴藏 丰富的地区之一。 1地热资源类型划分 四川处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第一级青藏 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地貌形态 类型多样。四川省地热资源可分为两大类:隆起山 地型地热资源( I ) 和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II )。按

3、 热源、热储的性质及条件、载热介质的种类及控制 资源的地质构造特征对隆起山地 型地热资源和沉积盆地型地热资 源进一步分带、分区,划分为四 个区 1 ,如 表 1、图 1 所示。 2热储类型划分 根据收集和调查的温泉、地 热井的资料分析,按热水形成的 地质作用和所赋存的地质构造条 件和介质特征 1 1 9 _, 认为四川省 的热储有三种基本类型:裂隙型 带状热储、 裂隙型带状+岩溶型层 状复合型热储和岩溶型层状热 储。其分区见图2 和表2。 表 1四川省地热资源类型及分区表 地热类型地热资源分区/分带控制性构造淋I造单元 隆起山 地 型 (I) 川西高原高一 中温地热区( 11) 鲜水河地热带

4、甘孜一理塘地热带 义敦一乡城地热带 金 沙 簡 热 带 鲜水河断裂带 甘孜一理塘断裂带 德格一乡城断裂带 金沙江断裂带 川西南中一 低温地热区( 12) 安宁河地热带 汉源一甘洛地热带 峨边4阳地热带 安宁河断裂带 汉源一甘洛断裂带 峨边4阳断裂带 盆周山地中一 低温地热区( 13) 峨眉山地热区 龙门山地热区块Iw 广元巴中达州地热区Iw 叙永筠连地热区Ip 峨眉山断拱 龙门山陷褶断束 汉南台拱、大巴山陷褶束 筠连凹褶束 沉积盆 地 型 (II) 四川盆地低 温地热区(II) 成都平原地热区IL 川中丘陵、低山地热区Ih 川东平行岭谷地热区II3 川西台陷 川中台拱、川北台陷 川东陷褶束 尚

5、待查明区(III) 资料不足,尚待进一步调查区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5-05-19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倪高倩( 1990-),女,四川成都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 3 地热资源分布及其特征 9 8 | 0,100|00 102|00,1 0 6 | 0 l(T| 0 图 例 n 裂 隙 塑 带 状 热 储 区 I I带 状 热 !*+层 状 热 储 区 | w溶a层 状 热 储 区 _ 0 0 7 I綱 区 y 热tfi类 型 分 界 线 I|行政界线 口 省 羿 因 躕 市 98a 1 0 lOpj 00 1026 | 0, i 3.1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该类地热资源分布

6、在除四川盆地区以外的广大区域, 多数地下热水受到断裂影响大。 根据控热构造、 热储的差异,结合地貌特点,可划分为三个地热区:川西高原高一中温地热区,川西南中一低温地热区 和盆周山地中低温地热区。 3.1.1川西高原高一中温地热区地热资源特征 地热区包括整个甘孜州全部地区及雅安市、 凉山州少部分地区。天然露头多, 分布密集, 温 泉温度高, 沸泉众多是该区的主要特点。 现已发 现 208处地热露头( 表 3 )。 区内甘孜州地区海拔较高, 自然出露温泉均 属于中高山和高山温泉, 温泉沸点较低, 州内已 知的沸泉16处 ,均集中分布在巴塘、理塘和甘 孜三个县,尤以巴塘县茶洛温泉群最为著名。 该地区

7、热源主要来源于沿断裂带上升的地 幔岩浆热与地下水深循环对流传热。 热储一般为 开放式热储,断裂破碎带和影响带是主要热储 层 ,岩性主要为变质砂板岩、花岗岩、大理岩、 灰岩等; 部分河谷地区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较 厚且受胶结好时也可局部形成次要热储层。 一般 无盖层, 部分地区第四系松散层因钙华胶结或堆 积而形成局部盖层。 按照不同的控热构造及温泉 分布,可进一步分为四个略有差 异的地热带:鲜水河地热带、甘 孜一理塘地热带、德格一乡城地 热带和金沙江地热带。各地热带 多出露高中温温泉,如表4。 区内已有地热井12处 , 基本 分布于鲜水河地热带,该地热带 地表天然热显示以中温为主,钻 探地热井深一般在100 250m, 水 温 65 85弋,该类地热井一般 揭穿第四系地层后,受到下部热 源深部对流的影响,地下水水温 出现陡增,显示了下伏地热资源 巨大的潜力2。 3丄2 川西南中一f氐温地热区地热资源特征 川西南中一f氐温地热区包括攀枝花市、 凉 山州大部分地区及乐山市、雅安市部分地区。 已发现地热露头42处 ( 表 5)。 图2四川省热储类型分区图 表2四川4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Sichu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