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pdf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975748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8卷第 6 期 2 0 0 9年 1 2月 测绘工程 ENGI NEERI NG OF S URVEYI NG AND M AP PI NG Vo 1 1 8 6 De c , 2 O O 9 坡度测设 的两种方法 单瑞 , 独知行 , 张利涛 ( 1 山东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5 1 0 ; 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纬服务中心, 山东 青岛 2 6 6 5 5 5 ) 摘要: 在道路、 管道、 地下工程、 场地平整等工程施工中, 经常需要在地面上测设设计的坡度线。工程测量中已知 坡度线的测设大都采用倾斜视线法, 考虑到实际施工工作中精度和效率等因素,

2、 提出采用扇形视线法测设坡度线, 文中对该方法的使用注意事项做详细的介绍。通过实际施工应用, 证明扇形视线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坡度测设; 倾斜视线法; 扇形视线法; 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P 2 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7 9 4 9 ( 2 0 0 9 ) 0 6 0 0 6 8 0 3 Two me t h o ds o f g r a de l o c a t i o n S HAN Ru i ,DU Z h i x i n g ,Z HANG Li t a o ( 1 G e o ma t i c s S c h o o l ,S h a

3、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Qi n g d a o 2 6 6 5 1 0 ,C h i n a ; 2 J i n g w e i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 Qi n g d a o Ec o n o mi c a n d Te c h n o l o g i c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Z o n e ,Qi n g d a o 2 6 6 5 5 5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4、t h e l a y i n g o f p i p e l i n e s ,r o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s i t e f o r ma t i o n wo r k s ,we o f t e n n e e d t o d o g r a d e l o c a t i o n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u r v e y ,t h e t i l t l i n e o f s i g h t me t h o d i s o f t e n u s e d t o l o c a t e t h e k

5、 n o wn s l o p e o f t h e 1 i n e Ta k i n g i n t o a c c o u n t t h e a c t u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o r k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a c c u r a c y a n d e f f i c i e n c y,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f a n - s h a p e d l i n e o f s i g h t me t h o d Th e me t h o d u s

6、 e d i s d e t a i l e d l y i n t r o d u c e d Th r o u g h t h e a c t u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f a n s h a p e d l i n e o f s i g h t me t h o d h a s h i g h e r v a l u e Ke y wo r d s : g r a d e l o c a t i o n ;t i l t l i n e o f s i g h t me t h o d ;f a n -

7、 s h a p e d l i n e o f s i g h t me t h o d;a c c u r a c y a n a l y s i s 直线坡度 i 是指直线两端点高差 h与水平距离 D之 比 , 即 i 一 D, 常 以百分率或 千分 率表示 。 在工程测量的教学实习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对 已知 坡度线的放样方法 , 现有资料大都 只对倾 斜视线法 做出了相关的介绍, 而未提及其他的方法 , 于是笔者 在实践 中尝试了运用扇形视线法进行坡度的放样 。 本文以具体实例对这两种方法做分析比较。 1 放样方法 1 1 倾斜视线法L 2 放样一段水平方 向长 5 0 m, 设计坡度

8、为 一1 的坡度线。利用倾斜视线法测设设计坡度线时, 采 用水准仪或经纬仪进行 , 两种操作原理相 同。若坡 度不是很大可采用水准仪进行放样, 如图 1 所示。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图 1中, A 和 B 为设计坡度线 的两端点 , 设在 地面上 A点的设计高程为 H , A、 B两点的水平距 离为 D。设计坡度 一一1 , 则 B点的设计高程 收稿 日期 : 2 0 0 8 1 2 1 6 作者简介 : 单瑞 ( 1 9 8 5 ) , 男 , 硕士研 究生 为 HB= = =HA一 0 0 1 D ( 1 ) 图 1倾斜视线法测设坡度线 前面准备工作 中已经在实地事先订好 中间点处 的各

9、木桩 , 若 坡度不 大 , 则采 用 S 3水 准仪进 行测 设 , 测设步骤如下 : 根据附近水准点 R将设 计坡度线为两端点 的 设计高程 H 、 H。测设与地上 , 并钉设木桩。如果 测区内无 已知水准点 , 则假设 A点高程已知 。 将水准仪安置于 A 处 , 并使其基座上的一 只 脚螺旋放在 AB方 向线上( 另两只脚螺旋连线则大 致与 AB方向垂直) 此时量取仪高 i 。 第 6期 单瑞, 等: 坡度测设的两种方法 用望远镜瞄准 B点处 的水准尺 , 并转动在 AB 方向上的那只脚螺旋, 使十字丝对准水准尺上的读 数与仪器高 i 相等。这时仪器的视线即平行于所设 计的坡度线 。

10、随后在 A、 B的中间各点立尺, 逐渐将木桩打人 地下, 直到水准尺上读数逐渐到达仪器高 为止。 各桩顶的连线就是要测设的设计坡度线 。若各桩顶 的标尺读数为 b ( 一1 , 2 , 3 , 4 ) , 则各桩的填挖高度 可按下式计算 : h b ( 2 ) 式 中: i =b 时不填不挖 , b 时 h为挖深量 , i b 时 h为填高量 。 1 2 扇形视线法 利用该法测设设计坡度线 , 同样也可采用水 准 仪或经纬仪进行 。鉴于所放样的坡度线长度较短, 在水准仪的明视距离内可以满足测量需要, 故采用 水准仪进行 , 其具体做法如下 : 首先, 设 A点处木桩高程已知为 H , 根据所需

11、 放样坡度线的已知数据计算出各桩的高程。然后依 下述步骤施测 : 1 ) 首先在待放样区以 1 0 m间距在实地上钉设 出各木桩, 如图 2所示 。 图 2 扇形视线法测设坡度线 2 ) 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 向上距离适中的一 点 C处架放水准仪 。 3 ) 整平仪器后从A点起测, 依四等水准的技术 要求施测, 逐点测至 B桩处 , 施 测过程 中水准仪 位 置保持不动。 4 ) 将测量数据进行简易平差后计算各桩间的高 差, 取A高程为 H 逐渐依次计算出其余各桩的高 程为 H l 、 H 2 、 H 3 、 H 4 、 H B 。 5 ) 计算各桩顶处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差值。 h H

12、H , 一 1 , 2 , 3, 4, B ( 3 ) 式中: h即为各桩的填挖高度, h 一0表示不填不挖, h 0表示挖深量。 2 精度分析 2 1 倾斜视线法精度分析 在采用倾斜视线法进 行坡度放样 时( 见 图 3 ) , 由于仪器 i 角的存在, 会使实际视线与标准视线存 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 势必会造成所放样的木桩高度 与设计高度存在差异从而引起放样坡度线与设计值 产生偏差。 图 3 水准仪 i 角对坡度 放样 的影响 同时采用倾斜视线法需根据 A、 B点高程先测 设出B桩。在测设 B桩的过程中由于误差的存在 势必会引起实际坡度方 向与设计值之间存在差异 , 而该误差又会在测设中

13、间各桩时传递给各桩从而产 生偏差 。 2 2 扇形视线法精度分析 在采用扇形 视线法进行坡度放样 时( 见 图 2 ) , 由于水准仪两侧各桩对称分布, 因此, 因仪器 i 角引 起的误差两侧之和正好 相互抵消 , 而倾斜视线法那 样积累由于线路工程 的放样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 故 采用四等水准可满足要求 , 国家三 、 四等水准测量的 技术要求见表 1 。 表 1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所用仪器 标 准视线 m 后前视距差 m 视距差累积 mm 三等 S 3 7 5 2 0 5 四等 S 3 1 0 0 3 0 1 0 如图 4所示 , C为水准仪架设位置 , 采用该法放 样时最长视距为C A, 故应保证c A 1 0 0 m。同时还 应注意各站前后视距差不超过 3 m, 则有C AC 1 3 m; D1 一D2 3 m。即 = : = = ? = = = E 加 + ( 2 5 d) 一 加 + ( 0 5 d ) 3 m, ( 4 ) 何 +( 1 5 d ) 2 一 +( 0 5 d ) 2 3 m ( 5 ) 根据以上条件确定合适 C 0的合适长度。 由图 4 可知, 由于两侧相互对称, 当水准仪严格 位于垂直平分线 C 0上 时, 其各测 站前后视距差 累 积和应等于零 。实际测设时水准仪不可能严格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