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976878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指示剂法连续滴定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多元弱碱在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及指示剂的选择。 3.了解混合指示剂使用及其优点。,二、实验原理,工业混合碱组成一般为烧碱NaOH+Na2C03、纯碱 Na2C03 +NaHC03 ,而NaOH+ NaHC03一般不可能共存。 欲测定同一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分析。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PP+MO分别指示两个终点,这种方法称为双指示剂法。 此法简便、快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普遍,但准确度不高。,二、实验原理,Na2CO3 CKb110-8 ,CKb2=10-8 ,

2、 Kb1/Kb2=104 , 按1%误差可进行分步滴定: Na2CO3 NaHCO3(ep1) H2O + CO2(ep2 ),双指示剂法原理:,NaHCO3 消耗HCl的体积为V2-V1 Na2CO3 消耗HCI的体积为2V1,NaHCO3 HCl / 酚酞 NaHCO3 HCl /甲基橙 Na2CO3 V1 NaHCO3 V2 H2O+CO2,NaHCO3 PH=8.31 H2CO3 PH=3.9,(黄色转变为橙色),H2O+CO2,(红色变为微红色),二、实验原理,Na2CO3的cKb110-8 ,cKb2=10-8 , Kb1/Kb2=104 ,按1%误差可进行分步滴定。Na2CO3

3、NaHCO3(ep1) H2O + CO2(ep2 ) 首先在混合碱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变色pH范围8.010.0),用HCl标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微红色时,混合碱中的NaOH与HCl完全反应(产物NaCl+H2O)而Na2CO3与HCl反应一半生成NaHCO3,第一化学计量点pHsp1=8.3 。设此时消耗HCl标液体积为V1mL。 Na2CO3 + HCl = NaHCO3 + H2O PP变色 NaOH + HCl = NaCl+ H2O 然后,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变色pH范围3.14.4),继续用HCl标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时,溶液中NaHCO3与HCl完全反应(产

4、物NaCl+H2CO3),第二化学计量点 pHsp2=3.9。设此时消耗HCl标液体积为V2mL。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MO变色,二、实验原理,多元弱碱在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是强碱性 弱碱性 酸性,指示剂选择PP+MO。 通过连续滴定消耗HCl标液体积V1、V2可对样品定性定量,(1)定性 NaOH Na2CO3 HCl V V NaCl+ H2O NaHCO3 NaHC03 PP V1 V V H2O+ CO2 H2O+ CO2 MO V2 由图示计量关系知,Na2CO3被中和至NaHCO3以及NaHCO3被中和至 H2CO3所消耗HCl 的体积相

5、等(V)。所以,由V1和V2的大小可以判断混合碱的组成。,(2)定量 0 V2 V1 ,组成为: NaOH + Na2CO3, 分析Na2CO3消耗HCl体积2 V2, NaOH 消耗HCl体积V1-V2 0 V1 V2 , 组成为:Na2CO3 + NaHCO3 分析 Na2CO3耗酸,NaHCO3耗酸() 惰性杂质%=100-X%-Y%,二、实验原理,双指示剂法中,传统方法是先用酚酞指示剂,后用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由于酚酞变色不敏锐,人眼观察这种颜色变化的灵敏度较差,因此常选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甲酚红变色范围的pH值为6.7(黄)8.4(红),百里酚蓝色范围的pH

6、值为8.0(黄)9.6(蓝),混合后变色点的pH值8.3,酸色呈黄色,碱色呈紫色。用HCl滴定剂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粉红色,即为终点。,三、主要仪器和药品,1仪器:电子天平(万分之一),称量瓶,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 2试剂:混合碱试样,HCl标液(约为0.1molL-1),甲基橙水溶液(0.1%),酚酞乙醇溶液(0.2%)。也可使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一份0.1%甲酚红钠水溶液和三份0.1%百里酚蓝钠盐水溶液混合)。,四、实验步骤,1.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同前(略)。 2.称量及溶样:用分析天平递减称量法称

7、取2.53.0g(准确至0.1mg)混合碱样品于1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促使溶解。待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移于2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四、实验步骤,3混合碱的测定:平行移取混合碱试液25.00mL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2滴酚酞指示剂(或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摇匀。用HCl标液滴定到溶液由红色变为粉红色(混合指示剂紫色变为粉红色),即为反应第一终点,记录所消耗HCl标液的体积V1。然后,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标液滴定到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反应第二终点,记录所消耗HCl标液的体积V2。根据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

8、体积,按照原理部分所述的公式计算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五、数据记录和处理,1.判断混合碱的组成:根据第一终点、第二终点消耗HCl标液的体积V1mL和V2mL(V2=VV1)的大小判断混合碱的组成。 2.计算分析结果:根据混合碱的组成,写出各自的滴定反应式,推出计算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表1工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的测定,表1工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的测定,六. 结果与讨论,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双指示剂法,由于使用了酚酞(由红色至粉红色)、甲基橙双色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分析结果的误差较大。可以采用对照的方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CO2的保护与驱除。在接近终点时,必须注意CO2

9、的保护与驱除,否则造成终点提前。在第一终点时,生成NaHCO3应尽可能保证CO2不丢失!采取的措施:a.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一定不能过快!否则造成HCl局部过浓,引起CO2丢失!B.摇动要缓慢,不要剧烈振动!而在第二终点时,生成H2CO3饱和溶液,pH为3.9,应尽可能驱除CO2 !防止终点提前,采取的措施:接近终点时要剧烈振荡溶液,或者加热。 3.试样均匀性较差,为使测定结果具有代表性,本实验取较多样品,研细后再取部分进行分析。称大样,定容,分取体积测定。测定的允许误差可稍大。,六. 结果与讨论,6.2 误差分析 (1)滴定读数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2)分析天平读数存在误差; (3)移液管操作中凹液面观察等存在误差。 (4)终点确定不准造成的误差: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 CO2的保护与驱除未做好,半滴操作不当; (5)试样易吸水和CO2造成的误差; (6) 连续滴定中V1和V2的相互影响造成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