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技术装备汇报材料群策群力推进教育技术装备 同心同德谱写学校新篇章 -_镇中心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近年来我校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利用搬迁新校区的契机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教育技术装备并且加强管理和使用全面加强教育技术装备与学科的整合使之合理高效使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准和应用水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中学生保驾护航。下面我就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整体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介绍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刘集镇中心中学座落于_市西北郊刘集镇政府
2、驻地始建于1959年历经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因为地处塌陷地拆迁安置学校于2021年九月份迁入新校区。在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建设过程中我们力争实现“硬件不软软件过硬”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完善办学条件。学校一方面主动员争取区教育局和镇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开源节流积极与社会力量联系以此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我校现占地面积43355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73.6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49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8.32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35.31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5300平方米新建300米塑胶跑道生均活动场地面积26平方米办公用房齐全。按照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类要求学校
3、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个地理历史专用教室1个美术专用教室2个音乐舞蹈专用教室2个劳技教室2个信息技术专用教室3个每个教室、功能室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师都能满足一人一台计算机藏书39270多册生均图书66.7册。 二、主要成绩和亮点: (二)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刘集镇中心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4335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共分为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绿化区5大区域新校区建设中土建投入超2000万设备设施投入约1000万其中教育装备投入200万;运动场地建设300万元。主要建筑包括综合楼、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楼、食堂楼、阶梯教室等。新校区办公用房充足各
4、功能室齐全。 学校在搬迁后多方筹措资金布置校园文化和各功能室对各功能室进行了必要的装修安装窗帘增添物品创造了优雅的办公学习环境。同时更换了实验室仪器柜、实验桌凳、部分课桌椅和讲台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重新配置了校园网和中心机房。 (三)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1、加强实验室工作管理提升实验水平 新课程要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改革实验类型充分利用好实验室的使用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是我们的目的。 首先安排专人负责各功能室明确职责。我校现有各室管理人员8人他们负责科学课程的实验操作仪器保养、维修等工作。学校要求相关教师和实验员能按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实验
5、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实验课开出率与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并创造学生实验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资料齐备。 其次制定制度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各室均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学生实验报告单 、教学仪器总帐 、教学仪器分类帐等实验教学及教学仪器管理的有关帐册还建立了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 、实验教师职责和仪器室管理规则等规范管理。 第三学校定期进行各室工作检查做好资料积累。根据要求落实了安全防范、卫生保洁等各项措施同时加强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做好了各类资料的记载、积累。学校有总帐各室有仪器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
6、保养损坏及时维修。确保存放在柜中的仪器都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2、做好图书馆工作提升文化育人功能 我校坚持以读书工程为平台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工会主席王连友同志专门负责的图书馆领导小组。正是由于领导重视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加上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校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相关要求配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并由周建梅、李磊2名专职教师负责室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完好。藏书结构合理数量达标无盗版、内容不健康等书刊。学校对图书馆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校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
7、学校每年生均新增图书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省II类标准相关要求配备。 图书馆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室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对全校学生每周一至五做到天天准时开放尽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充分做好了准备管理到位切实发挥了图书室是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时对新到的报刊及时展出决不过夜让广大师生及时看到最新的报刊内容并对过期的报刊及时装订入库让每一种图书报刊都真正地发挥出效益。 学校每学期教学计划中有图书使用教学内容;有计划做好导读工作;配合学校工作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开设阅读指导课。每年都配合学校语文教研
8、组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在各级各类征文活动中我校的学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3、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效益 我校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相关要求配备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校园广播系统、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等。各专用教室的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内部配套设施齐全完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计算机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目前我校有三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每个教室有56台电脑教师配备了电脑。网络信息接口到达每一个专用教室及教师办公室。 4、优化电教设备运用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序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
9、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要求所有老师都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上课学校每年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目前班级多媒体使用要求、网络教室使用规定明确落实到位硬件设备使用情况稳定、效果优良;学校严格按照信息技术教育教材要求开足课时学生上机操作课时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制作室进行授课和备课使用有计划、有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软件应用适当防止有害信息传播。 5、健全学校网络建设 我校校园网由马海建老师专职负责管理和维护学校网站不断扩充版块内容增加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为学校管理工作服务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强师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网络
10、安全措施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畅通严格阻止不良信息侵入。图书馆、实验室等专题网站正在筹建中 5、开展丰富多样的电教活动 学校每学期在校长室领导下有教务处和信息技术教研组组织开展全校教室课件比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整合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比赛。利用多媒体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教育专题影片如地震预防常识教育、消防等安全教育等。 当然由于是新迁建学校教育设施设备根据计划还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为此我们将以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为契机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上级领导作专题汇报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一方面进一步高标准完善学校的硬件使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乘学校重建跃上一个新水平。同
11、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有效使用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让教育技术装备成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我校占地面积29882m2建筑面积7626m2绿化面积8989m2。现有初中教学班3个小学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363名教职工53人。校园内绿树成茵、花香四溢自然和人文环境和谐优越。教学科研、生活住宿两大建筑群体浑然一体典雅气派。拥有德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广播室、图书阅览室、生理化实验室和仪器室、网络中控室、多功能厅、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史馆、“留守儿童
12、之家”等一系列的现代化教育设施。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了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健全组织机构构建管理网络。我校建立了以王岭校长为组长、倪巧华、李洪春校长为副组长、其他中层干部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由吴鹏主任具体负责配备多名老师分管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馆和其它专用教室总务处、会计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经常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行政扩大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
13、技术装备工作检查交流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按规范要求工作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每学期初、末装备工作小组成员、实验室、专用教室的老师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了帐目清楚帐、簿、册、卡、物相符一致。 电教教材、设备和实验器材、设备等资源存放合理规范整齐划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无”(无灰尘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严格实验药品管理确保设备、设施资源实体安全和实验药品安全;实验耗材、设备分发、准备坚持节约注意安全做到无耗材浪费和安全事故发生。 电教、实验仪器、设备、器材与电教教材的领用、
14、借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电教教材使用后及时收回确保了设备、资源的0流失率和无人为损坏。 每学期定期检查、督促各年段、班级做好信息化教育设备外观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做好信息化教育、管理设备、设施资源的运行维护。学年中对各个办公室、专用教室和校园网络终端设备等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检查、处理和维修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的水平 近年来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目标和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 1、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具规模。学校现有3台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信息化设备科学合理的布局了学校信息化节点添置了校园资产管理
15、系统、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资源库等应用管理软件。目前学校有学生用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可供教师观摩教学、集会学习的多媒体报告厅1个另外配备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安监系统等。学校目前有学生用计算机80台教师用计算机36台充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2、学校专用教室按标准配齐、配足。学校按照省标准改造和配置了小学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仪器和各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设备保证了学科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学校配有标准化科学实验室3个仪器室2个音乐专用教室1个舞蹈房1个、体育器材室1个、美术专用教室1个各室教学设备设施达到省标要求。 3、学校图书室建设规范。全部图书分类
16、编号规范著录全部上架采用电子化管理。学校目前有各类图书1.1万册生均拥有图书 册 学校每年都能按照要求添置一定数量的图书不断充实图书室的藏书数量和质量。 三、注重应用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效能 1、重视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具体指导各类教学设备设施的操作规范和使用方法;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动画设计等教育技术能力的专题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技能。目前学校全体教师都能规范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中青年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化备课、论文写作和课件制作全部通
17、过了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考核。 2、规范管理。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微机室等各专用教室制度健全并全部张贴上墙责任明确到人。学校为各专用室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建立帐册档案对设备设施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及时报后勤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要求学校实验室的教学仪器、存放科学做到帐面与实物相符、总帐与专用帐相符、柜签与实物、专用帐相符。各专用室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资料进行归类存放。 3、加强督查。学校工作小组不定
18、期对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情况、各类台帐的记录情况、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完善。 四、服务教育教学凸现教育技术装备的价值 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要实现这个目的学校要努力在用好教育技术装备上做文章。 1、重视应用。首先是保证各专用教室以及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我们把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课表直接排到专用教室内要求这些学科都必须在专用教室进行教学以促使教师能积极地使用学校配备的各类设备设施。图书室保
19、证每天的借阅开放时间合理安排班级学生的图书借还和阅览。学校信息技术课能按照课程计划开足上好保证上机时间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其次是提高利用设备设施开展教学工作的实效性。科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根据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编写了各册教材的演示、分组实验的汇总表制定科学实验计划保证演示实验开出率100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图书室配合学校工作结合语文学科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营造了书香校园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注重教研。 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论文评比、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并积极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教学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通
20、过活动来促进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装备的自觉性提高应用意识和水平。 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配备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带来了便利学校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上课特别是大力开展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科学的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3、深化特色。 依托教育技术装备的支撑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展读书成长活动和校园文学活动构建校园阅读文化打造书香型校园。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与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自身不足不断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和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全面提升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管理和应用走上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加大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和科学使用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真正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