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分配问题.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996536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比分配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按比分配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按比分配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按比分配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按比分配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按比分配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比分配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按比分配问题教学案例及反思房县实验小学 蒋昀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并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2、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弄清比所要分配的总量。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商店要按桃和苹果重量的比是5:7 的比运来一批水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桃的重量占苹果重量的几分之几?生:苹果的重量占桃重量的几分之几?师:把比转化成分率,很好,还有类似的问题吗?生:桃的重量占这批水果总量的几

2、分之几?生:苹果的重量占这批水果总量的几分之几?师:这里的“总量”是几份?(份)师:我来提出一个问题:你能求出桃和苹果的重量各是多少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不知道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总重量不同得出的桃和苹果的重量会不一样。师:很好,这里不一样的原因是都是把总重量平均分成份,总量越大每一份就会越大。师:如果总重量是千克,你会按:的比分配出桃和苹果的重量吗?说说你的思路。生:先求一份的重量,再求出桃的份的重量和苹果的份的重量。师:你的思路很清晰,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问题。导入课题:按比分配问题师:按比分配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请大家自学课本。二、自学课本

3、:出示自学提示:1、题目中要配制什么?按什么进行配制?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为1:4”,是什么意思?3、 怎样求两种液体各是多少毫升?说说两种方法的思路。4、 怎样检验解答是不是正确的?二、学生交流自学情况:小组交流后在全班汇报交流:生:题目中要配制稀释液,按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为1:4进行配制的,用稀释瓶先倒格水,再倒入格浓缩液就配制出了毫升的稀释液。生:对于两种液体各有多少毫升,一种是先根据平均分,把毫升的总量平均分成份,先求出一份的体积,再求出水占其中份的体积。师: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简洁地说成把“比转化成份数”先求总份数,再求一份数,再求几份数。生:按这样说第二种方法就是“把比转化成分率”

4、。师:概括的非常好,也就是先求出浓缩液和水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生:检验时可以用浓缩液除以水,看浓缩液和水的比是不是:。生:还可把算出的两个重量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量毫升。师: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看得出的结果是不是符合题目中的两个条件。3、 教师归纳板书:、 按比分配: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题目的特征是有一个比和一个总量,要注意弄清比所要分配的总量。、 按比分配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方法一:把比转化成份数。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4、 一次尝试:、解答开课提出的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板书解答过程。、课本第55页第1题:某妇

5、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名,男女婴儿人数的比是:,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5、 二次尝试:拓展一:(三个数的比)1、老师要把一些苹果按:5:6分给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小班分得苹果总数的(),中班分得苹果总数的(),大班分得苹果总数的()。拓展二:(三个数的比的问题解决)、一批货物有吨,按:分配给甲、乙、丙三个运输队,三个队各运多少吨?拓展三:(分配总量未知的按比分配问题)、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56米,长和宽的比是:,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六、全课小结:1、按比分配问题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有一个比和一个的总量)2、解题方法是什么?(方法一:把比转化成份数,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解题时要注

6、意什么?(要注意看清题目中的总量是不是比所要分配的总量。)案例反思:按比分配问题是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后第一次解决比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突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 导入课题简洁明快,并为突破重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课本中的例题对于一个边远城区的孩子来说很少有学生见过和用过,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稀释瓶,很难通过自学理解“浓缩液水稀释液”,所以选用一个生活中易理解的运水果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即“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从而引出课题。在讨论的过程中作了以下几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弄清了怎样把比转化成分率,明确了部分量与部分

7、量,部分量与总量的倍比关系都可以用分率来表示。理解了把比看作“份数”来求分率的方法。为例题中两种解法的理解作了铺垫。、突破教学难点:弄清比所要分配的总量,明确了部分量的大小与比所对应的总量多少有关。当学生讨论出“桃和苹果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时,老师顺势追问:“你能求出桃和苹果的重量各是多少吗?为什么?”学生都明白不可能知道,因为桃和苹果的总重量不知道,即比所要分配的总量不知道。学生还讨论出虽然比不变但如果总量变大,桃和苹果的重量也会变大。这里份的大小取决于被分的单位的大小,一个大数的十二分之五和一个小数的十二分之五显然是不一样的,体现了分率具有“无量纲性”,只表示一个比率。二、自学讨论紧扣教学

8、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自学问题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1、 题目中要配制什么?按什么进行配制?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为1:4”,是什么意思?3、 怎样求两种液体各是多少毫升?说说两种方法的思路。4、怎样检验解答是不是正确的?”这四个问题无声胜有声,学生在自学中就像一名老师在循循善诱,指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先后迈向知识的殿堂,给了中差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自学后的小组讨论中,学生结合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交流的互补实效性,更深刻理解了比与分配总量的对应关系,明确了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有一个比和与这个比对应的总量。、 在交流中提炼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9、。教师在板书两种不同解答过程的同时,还引导归纳板书出两种方法的思路:按比分配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方法一:把比转化成份数。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这种方法的提炼从学生讨论中得到,让学生记忆深刻,便于叙述。3、 课后练习题具有明确的层次性,体现学生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弄清比所要分配的总量。具体表现在:基本练习与例题相近,拓展一和拓展二:由两数之比拓展到三数之比及其应用,拓展三,“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56米,长和宽的比是:,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这里比是长与宽的比,所要分配的总量应是长与宽的和,题目中给的却是长方形的周长,并不是长和宽的和,学生很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直接使用周长作为总量的错误倾向,在这里让学生充分讨论、辩证、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加强比与对应总量的识别。四、利用电教媒体,采用几何直观模型化难为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课本采用画立式方框图的方式,比横排式更帖近生活实际,这里把稀释瓶抽象成一个几何模型,教学时在课本示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把题目中和条件和问题与图形结合起来,如图所示,数形结合的方法,使人一看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