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996637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边塞战争诗四首,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唐代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凉州词,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听录音,感受意境。 全班齐读,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全班齐读,了解作者和诗题,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王之涣,字季陵,并州晋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人。他曾经作过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陷害,曾一度弃官漫游。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王昌龄关系很好。,凉州词,这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一种曲调。“唐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

3、词。,抓字眼、明诗意,黄河远上白云间。(由近及远),滚滚而流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一样。,上:生动形象,写景开阔,想象新奇,“虚”写,“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辽阔,更反衬出它萧索背景的雄奇,反衬古城的荒凉。久住孤城,会起思家怀乡之情。一片与万仞形成对比。,一片孤城,指孤单的一座城,即玉门关。万仞山,指极高的山。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高山下有一座孤单的城巍然屹立。,“实”写,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指羌族的笛子,这里指羌笛声。何须,是何必的意思。杨柳,这里指古代一种歌曲的名称折杨柳,歌曲表现的是离别时的情

4、感。唐代有离别时折柳相赠的风俗习惯。,“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运用双关,既指折杨柳又指杨柳没吐绿,折不了。 “怨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 这句诗的意思是:羌笛何必老是吹奏折杨柳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柳:谐音“留”,“羌笛何须怨杨柳”,闻折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见一点春色,由此激起,仍然是思家之情。,不度是吹不到的意思。玉门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通往西域要道,关外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 这句诗的意思是:要知道,温暖的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啊!,春风:一指大自然

5、的春风,春象未到边远之地;二指朝廷的恩泽,亲情温暖无法到达戍边、远征人的身边。它不仅仅指自然现象。,“春风不度玉门关”,要知道,春风从来就吹不到玉门关。,诗人以“春风”来比喻朝廷的关怀。描写了戍守边疆的士兵的思乡之情。 全诗委婉、深沉、含蓄,悲壮而不消沉,充分表现了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想意境、悟诗情,全班再次齐读一遍,主题思想,凉州词一诗,作者通过对驻守在黄河上游、生活艰苦的孤城将士们听到羌笛吹奏折柳曲,不免产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柔细之情。也寄予诗人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

6、玉门关。,从军行 唐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听录音,感受意境。 全班齐读,全班齐读,了解作者和诗题,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唐代长安人。王昌龄工七绝,堪与李白争胜。被称七绝圣手。 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出塞从军行是他最有名的诗篇。,文题背景,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

7、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扫边尘的豪情壮志。,抓字眼、明诗意,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湖上的阴云,遮暗了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站在孤城上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来,表达誓死报国的豪迈之情,前一、二句:,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唐时是通往

8、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青海,雪山,玉门关,长云暗,孤城遥望,写作手法一:情景交融,长云,指连绵不断的云。,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后三、四两句:,极言战事之频繁,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黄沙,百战,穿金甲,写作手法二:直接抒情,写作手法三:用典,楼兰,汉时西域的楼兰国,在今新疆境内,这里借指当时侵扰西北地区的敌军。,后三、四两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终,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雄壮豪迈,有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地之景:荒凉,思归之情:深切,久戍之苦:残酷,破敌之志:豪壮,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中心思想,小结,诗人用“暗”“望”写自然环境,用“穿” “终”写将士的生活和精神,取得了典型环境和人物情感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全诗为我们呈现的是:苦而不悲、雄浑豪壮的盛唐气象。,想意境、悟诗情,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感悟主旨,从军行(其四)描写了阴云密布、蔓延黄沙的悲凉景象,表现了戍边将士们的宽广胸怀和杀敌卫国的顽强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