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12922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之我见 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 郝愿池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把少数考高分的人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素质教育按照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规律构建教育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方法则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习生动活泼,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2、力和创造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课堂是教书育人的第一步,因而课堂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时,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为教给学生分门别类的各种知识就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结果是学生什么都学了,什么都知道,考试成绩也都不错,却在实际上还不是一个“成人”,不能很好地完成其人生的任务和社会的责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时,我们也很注重学生课堂纪律,要求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思维,去讨论,去处理问题,这样的要求完全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课堂管理存在着弊端,因为学生素质完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这样的“大一统”相反还会把有些特长生的才能给埋没了。

3、在现在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的暖风下,教师更应该打好素质教育这面大旗在教学课堂中搞好管理,实施个性化的课堂管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课堂管理 个性化一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管理应试教育强调智育,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强化学习及强化练习,把学习局限在课本之内。学生的要求都是一个样,一刀切,看不到每个孩子的不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审视,今天中国的课堂管理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 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学生听话。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

4、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在学生入学一开始,老师就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这些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制定教室常规时,没有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的具体困难,以采取这样的教室常规只能流于形式。在为课堂管理制定规定时,更多

5、的老师是为了用这些条条框框来约束甚至惩罚那些“问题孩子”,很少有老师把张扬个性加以表扬列入规定中。在老师眼里,上课注意听讲、听老师话就是好孩子。2、不去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老师上

6、课是以老师为中心,说个不停、唠叨个没完,总觉得没交代清楚。学生完全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步骤按部就班,还会有整齐划一的统一标准答案。学生上课按照老师说的、引导去做就可以了,这样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就完全被遗忘了,这样会把那些有特长的“怪才”给埋没了。二、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的方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我们改变,更新管理方法,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当今学生的特点。素质教育下的课堂管理,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没有一成不变的权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将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因此加强课堂管理就尤为

7、重要了。1、坚持课堂管理目标原则。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的这种变革对传统课堂管理形成巨大的冲击,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部分教师由于忽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

8、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2、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旧式课堂管理侧重于要求学生对规章规则的服从,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学生问题行为、处理学生消极行为上,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和课堂秩序的规定性。旧式课堂管理方式太刚性而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只能“戴着枷锁跳舞”,并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新课改要求构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首先,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管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

9、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课程下教师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其次,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对课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课堂管理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让学生清楚明了课堂中那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针对这样一些期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共同

10、来确定课堂规范。教师在确定课堂规范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发扬民主基础上建立的课堂规范,无疑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再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

11、者。通过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就会使课堂管理充满活力,就会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会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3、注重过程管理。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注意的方面:首先,有效的学法指导。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新课程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

12、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思维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样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显得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讨论、如何去活动。无论是何种教法和学法都有其内涵。如果教师和学生本身对教法或学法所知甚少的话,在课堂上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一哄而上,随意采用,这常常导致课堂管理“放的开,收不起”,出现教师袖手旁观,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正确可行的做法是,教师要真正学好新课程理念,理解把握新教法和学法的内涵,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新课程理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和实践新的学习

13、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下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水到渠成。其次,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新课程下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的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学生,在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优

14、化的管理对策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动态管理,就会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会减少或者避免课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从而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参考文献:1、钟启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表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柳夕浪: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博览,2001年第12期。4、周龙天:教育发现问题、发掘课题的策略,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常永才:9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

15、期。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9、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0、张健:教育面临的挑战,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1、吴忠魁:当代世界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12、徐世贵: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13、欧用生著:教师专业发展,师大书苑,1997年版。1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15、柯孔标著:教学评价,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16、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7、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8、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