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浪.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31321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海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章 海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章 海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章 海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章 海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海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海浪.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海浪5 1 海浪的类型一.海浪要素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又称波浪海浪要素:周期: T= /c 频率 f=1/T波陡:=波高/波长深水中1/7, 波峰线:通过波峰且垂直于波浪传播方向波向线:垂直于波峰线 平均波高:如有一段连续波高记录分别为、,则此段时间的平均波高等于: 部分大波波高()在某一次观测或一列波高系列中,按大小将所有波高排列起来,并就最高的P个波的波高计算平均值,称为该P部分大波的波高。例如共观测1000个波,最高的前10个、100个和333个波的平均值,分别以符号、和表示。部分大波平均波高反映出海浪的显著部分或特别显著部分的状态。习惯上将称为有效波高(或称有义波

2、高)。最大波高:指某次观测中,实际出现的最大的一个波高。 各种波高间的换算 二.海浪运动机理深水:水质点以近似于圆形的轨道作圆周运动 运动半径: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h=/2时;r4% r0(r0=a) 浅水:( h/20) 运动波及海底。三.海浪的分类1.按海水深度分深度深: 表面波(深水波):hr 深度浅: 长波(浅水波h/20) 运动波及海底。2.按周期分 3.按生成原因分:风浪、潮波、海啸4.按受力情况分:自由波:涌浪受迫波:潮波5.按波形前进与否分:进行波;驻波。6.按边界条件分 微小振幅波 H/很小, H可忽略所有运动方程式都是线性的。 有限振幅波:H不可忽略a.斯托克斯波 有“质量

3、运移” b.孤立波 H/1/10; 运动集中在波峰附近c.摆线波 7.内波 5 2 海浪的形成 一.海浪形成假说(1)形成毛细波(2)风以法向压力形式给波浪传递能量(3)空气小涡流加强了水质点的运动(4) 波长较短的波由风取得能量转给波长较长的波 二、海浪的消衰 1.分子粘滞性消耗的能量2.涡动消耗能量3.空气的阻力4.海底摩擦5.波浪破碎 三.海浪的状态1. 海浪三要素风速:大于0风时:状态相同的风作用的时间风区:状态相同的风作用的海区风大不一定浪大2.定常状态风区一定,海浪达最大;风区增加,海浪高度增加;风区是限制因素。 3.过渡状态风区一定,海浪未达最大;时间增加,海浪高度增加;风时是限

4、制因素。 4.海浪的充分成长状态能量收支平衡;海浪达最大;风区、时间增加,海浪高度不增加。 5.判断海浪状态的标准a. 最小风时 成长至最大海浪所需的时间;未达最小风时:过渡状态b.最小风区 成长至最大海浪所需的风区。达最小风时,未达最小风区:定常状态 最小风时、风区均满足:充分成长状态 四. 涌浪离开风区的海浪称为涌浪1.涌浪的特点:(1)波长小的浪衰减快(2)传播中涌浪的周期和波长都在增加原因:选择消衰作用,使周期小的波消衰得快.(3)波长比波高大40100倍;先头涌可达1000倍以上有时是台风来临的征兆(4)传播距离远:可达10000公里以上2. 涌浪传播速度:3.涌浪波高消衰原因(1)

5、 粘滞性消耗:空气的阻力和海水的涡动粘滞性消耗(2)离散:各个波的波速不同而引起;(3)角散:侧向散开 五. 观测到的大洋中的最大海浪北太平洋:波高34m,周期14.8s,波速为28.3m/s印度洋:观测到24.9m的波高;及波长超过350m的风暴波大西洋:观测到波长824m,周期为23s的大浪,其波速达35.8m/s。5 3 海浪波动方程一. 海浪的波形 1.基本方程 5 1 2.周期 T =; 3.波长 =; 4.波数k , 2距离内波的个数; 5.圆频率: 2个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数。在深水情况下,理论证明和的关系为: 1 (h) 另: 6.波峰(谷)的位置: n=0,1,2 7.波峰移动速

6、度 : 二.水质点运动与波形传播的关系1质点运动方程 考虑到振幅随深度呈指数规律衰减,有 由图可以看出/以平衡位置( x0,z0)代替实际位置( x,z) 积分: 令;有 ; 消去上二式 中的t: 2.质点运动方程讨论(1)当zo时,质点的速度为: =/2、5/2,; 正水平流速最大 ;换向,由负变正=3/2、7/2,;负水平流速最大 ;换向,由正变负=;3, ; 正垂直流速最大 换向,由正变负=0、2 ; 负垂向流速最大 ;换向,由负变正 =0,;=2,=/2 3/2 ,;=-/2/2,波形传播 A点(辐聚)上升;B点(辐散)下降;波形向前传播 (2)据水质点的振幅公式知:当时 ; 质点的振

7、幅为: a0 =4.3%a0 当=时 ; 质点的振幅为:a =0.19%a0 三.波长、周期、波速间的关系 1.周期与波长、波速的关系 , , (1) 又 (2) 2. 波速与波长、周期关系由(1)得 (3) 由(2)、(3)得 (4) 3.波长与周期、波速的关系由(4)得 (5) 由(2)得 (6) 四.海浪波动的能量1.铅直水柱的势能(单位截面积) 2. 一个波长内的势能 3. 铅直水柱的动能(单位截面积) ( ) () () ()()4. 一个波长内的动能(单位宽度) 5.总能量 E=E十E= 五、海浪能量的传播 1. 传播机理 动能为常量,只有势能传播2. 传播功率 P=EC 取g=9

8、.8m/s,=100OKg/m;则 (Kgm/m) (Kw/m)(Kw/m) 六.波的叠加l.驻波由a、T同,方向不同的波叠加形成 讨论: (1) sinkxsinx1 波腹 x n0,1,2, (2) sinkxsinx0 波节x士n, n0,1,2,(3)波腹与波节间距离:/4 波腹处只作垂向运动 波节处只作水平方向运动 波腹与波节之间的水质点运动的轨迹为一小段直线;每个水质点以平衡位置为中心沿某一方向上的直线做振动;2.群波由 波幅和波向相同,、T相近的波叠加形成=2acos 讨论: 个别波波速为个别波 群波波速 振幅: 波峰处: 叠加过程54 海浪的作用力一.作用在孤立式建筑物上的波浪

9、力1. 绕流的拖曳力(1) 拖曳力分类a.摩擦拖曳力:与流态和表面粗糙度有关b.压差拖曳力:与流态和物体的形状有关例:薄板 平行, 摩擦效应为主 垂直, 压差效应为主(2)拖曳力计算FA 537 F=CA 538单位柱长上的拖曳力 f=CD 539(3)确定C值a.由物体形状确定b. 由流体的流速确定(直立光滑圆柱) Re=vD/(4)水流的振荡频率 fS/D 5 40式中 S为斯托哈尔数2.绕流的惯性力 541 542M=V令 MKM 543则 F(l十K)M=M=V 544单位长度圆柱体 545 :质量系数,查表可得 3.总的绕流力:FFD+Fl= CA+V 546 上式适用与小尺度D/0.2孤立柱体二.小尺度孤立桩柱上的波浪力作用于柱体微元上的力 5 47 整个桩柱上的总波力 5 48波力对桩柱的总力矩(以海底zh为基准) M采用深水波理论: ()三、计算多桩柱上的波力 用图形叠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