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39384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谢中书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答谢中书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答谢中书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答谢中书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答谢中书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谢中书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答谢中书书【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一、文学常识了解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2、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二、文言词语识记【重点注释】 1、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都 2、晓雾将歇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将要。颓:坠落。 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5、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 【共】一起。【谈】谈论,欣赏。 【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 y)】参与,这里指欣赏。三、重点语句翻译: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夕日欲颓,沉鳞竞

3、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在是人间天堂。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四、内容理解填空:1、文章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2、然后分写“山川之美”,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3、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传

4、达自己纵情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感,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五、问题探究思考: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

5、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

6、文学色彩浓厚。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常考点】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7、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答: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答:“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答:最后一句。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6、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短文是:欲界之仙都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8、“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色彩配合 之美。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8、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整体把握】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

9、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四回答下列问题:用原文

10、回答问题: 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练习1.“书”的意思是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文先以“ , ”总领全文,再以“ ”点明中心;再具体描画美景,最后以“ 。 , ”作结,以

11、景怀古,首尾呼应。 7、文章写景部分,先仰视“ ”,再俯视“ ”,复平看“ ” “ ”最后分“ ”与“ ”来写,脉络分明。 8、“实是欲界之仙都”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1)统领全文的句子: , 。 2) 写晨景的句子: , 。 3) 写晚景的句子: , 。4)、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5)、文中的静景是: ,文中的动景是: 6)、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7)、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10、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 、 、动静

12、的变化, 、 的立体感受,来传达 ,体现了作者 的志趣。11、这篇短文,文词清丽,主要描写“ ”,文章在句式运用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12、本文所选取的景物不仅具有动静之美,也具有色彩之美,如写色彩,用了“ ”二字,而用“ ”、“ ”二字具体写其色彩。13.本文选自 ,作者 : ,字: ,号: ,丹阳秣陵人, ( 朝代 )人。著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14、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四时j备( ) 夕日欲颓( )沉鳞jng跃 (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重点字词解释1)、五色交辉( )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 4)、夕日欲颓

13、( )5)、沉鳞竞跃( ) 6)、未复有能与其奇( )16、一词多义1)、欲:夕日欲颓(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中庭(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答谢中书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 实是欲界之仙都 是进亦忧,退亦忧 D、四时俱备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18、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A. 此则岳阳楼之

14、大观也 B. 辍耕之垄上 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19、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练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2分)答: 参考答案:1.信 给谢中书的信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3.(1)对偶 (2)对偶,借代4.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3答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 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南朝梁;陶隐居集14.答案:俱 tu 竞 y15答案:1、交相辉映2、四季3、消散4、

15、坠落5、潜游在水中的鱼6、参与,这里指欣赏。16.答案:1、将要;欲望;想要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一起;同“欤”,吗;给;通“举”,推荐,选拔六答案: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静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17、(2分)D18、(2分)A。19、(2分)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1分),用笔洗练,廖廖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1分)。送东阳马生序) 五柳先生传1、解释加点

16、字词。 每有会意 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2、 期在必醉 期: 希望 援疑质理 质: 询问 无从致书以观 致: 得到 走送了 走: 跑 俟其欣悦 俟: 等到 2、翻译句子。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贪慕荣华利禄。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遍各种书。 3、乙段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 衬托对老师的恭敬,突出自己求学的勤恳和艰辛。 4、两个文段的主人公在兴趣方面的相同点是: 都喜欢读书。 5、比较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上的异同。 同: 都有对知识的渴求。 异: 五柳先生读书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宋濂读书除了对知识的追求以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读书获取功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