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49692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观察物体(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观察物体(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观察物体(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观察物体(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观察物体(一)目标确定的条件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2. 教材分析例1展示了4名学生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这4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从熊猫前面、后面看到的形状有较大差别,学生很容易辨认;但从左、右两个侧面看到的形状基本相同,只是脸、胳膊等的朝向不同,学生辨认起来有一定困难(学生在一年级认识左、右时,只要求以“自我”的方向为参照点辨认左右,对与自己方向想法的人或物为参照点辨认左、右不作要求)。因此,教材在熊猫的一只耳朵上戴上了一个蝴蝶结作为“标示性标志”,利

2、用这一形象特征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区分左、右两个侧面的学生看到的形状。通过例1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进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本教材在编排时有以下意图:(1)熊猫的位置、方向固定不动,学生要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并对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形成表象;(2)图中分别标出了4名学生的名字,表明用学生所在的位置代替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方位词,如:“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可以说成“小明看到的图形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为“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词都是相对而言,描述起来容易出现分歧;(3)让学生能想象出自己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3、,从而判断出不同的形状分别是哪名学生看到的。3.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较小,空间想象能力几乎没有,只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本节课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好好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习目标1. 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2.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掌握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物体形状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评价任务任务1:独立完成课本68页做一做任务2:独立完成课本70页第1题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想想大象到

4、底是什么样的。教师通过课件讲述如下故事,学生看图听故事。星期天,退休的李奶奶带着她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外孙女欢欢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东东他们就把李奶奶拉到了象园,李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3人连忙答应?然后向大象跑去。不一会儿,3个孩子就跑了回来,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东东说:“奶奶,奶奶,大象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明明说:“不对,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欢欢说:“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奶奶听后哈哈大笑。教师:同学们,你

5、们知道奶奶为什么哈哈大笑吗?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呢?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评价要点】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教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教师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在学生交流的

6、基础上,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教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教师:请两名同学再分别说说从这个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教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

7、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分。)教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评价要点】学生明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教师出示如下例1情境图:教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4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教师:请每组的四位同学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教师:看看小明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教师:如果你是小红、小芳或者小亮,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站一站,看一看。3运用表象,正确判断教

8、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4游戏巩固,发展观念教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后快速站到那一面去。【评价要点】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四)总结方法,提升认识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最后完成如下板书: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不同【评价要点】理解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完成“做一做”教师:同学们要乘上快乐大巴去秋游,出发之前有4名同学在观察大巴,他们看到的一样吗?每幅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2. 完成课本第70页第1题(6) 全课小结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本70页第3题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课后反思 要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物体不是简单的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累积一定的观察物体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升高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正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