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052039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问题的严峻的形式使人们对传统发展方式开始了全面质疑和反思。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后,这一理论和战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观正逐步取代传统发展观,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

2、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

3、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顾及当前利益、近期利益,又顾及未来利益与长远利益,当前、近期的发展不仅不损害未来、长远的发展,而且为其提供有利条件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环境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

4、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有其必要性。 有存在这样的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总的来说是有益处的,还是好的,只是由于个别人或经济团体利欲熏心,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才造成了人类的困境。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当然,个别人或经济组织的这种恶劣行为造成当代人类困境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正是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刺激和造成了这些人的恶劣行为,而不是这些个人的恶劣行为促成了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如果不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我们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价值观念,就不可能彻底根除这些个人的恶劣行为,也不能从根本

5、上解决人类面临的那些困境和危机。传统发展道路之所以是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是以对自身需要的基本条件的毁灭为前提和代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这种经济增长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为前提的。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关注的只是经济效益,却不关心资源利用率,即只关心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却不关心被消耗掉的自然资源的价值。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传统发展观是建立在“自然无价值”这一观念基础上的。在商品的交换价值中,只包含劳动价值,而自然资源的价值却被排除在经济价值之外。这种观念的形成依赖于“自然资源可无限供应”的信念。“物以稀为贵”。在人类生产力不太发展、地球上的

6、自然资源大多数未被开发利用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信念或许是没有多大危害的。然而,在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非再生产性资源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它自然就成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 随着地球上非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这些自然资源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高,因而“自然无价值”的观念的危害也就越大。传统发展观实际上是把自然界当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公用仓库,谁需要什么,谁就可以去那里拿什么;谁拿得越多,谁获得的物质财富就越多。如果你不去拿或者比别人拿得少,你就吃了亏。例如开采石油的石油商,“由于不能肯定现在他不开采的一单位石油以后可供他利用,在个人行为上他就没有理由为日后可能更高价值的利用保存石油。”

7、传统发展模式不仅没有一种经济机制鼓励人们节约利用资源,而且还刺激和培植着人们的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如果我们不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的经济机制,我们就无法消除人们掠夺、挥霍自然资源的恶劣行为。(2)在环境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增长是以对环境的污染为前提的。在传统的发展观看来,环境不过是一个具有无限“消化力”的巨大的公共垃圾场,一个排放污水的巨大的阴沟。一个清洁美丽的环境从来没有被承认是一种宝贵的价值。同样,经济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从未被传统经济学作为“负价值”打入产品的价值计算之中。因此,没有一种经济机制能够限制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经济行为,也没有一种经济机制鼓励人们去开发那些对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在人口稀

8、少、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时代,这种经济机制还不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还能够除掉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在这种经济情况下,清洁美丽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的自然价值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当代人口密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因而清洁美丽的环境对人类生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具有的自然价值也就越来越高,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发展值得吗?这种发展模式的追求,是聚敛和消费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其后果就是造成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是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的、绝对限度。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应当限制在能够保持

9、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的限度以内。对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应当限制在生物资源的自我繁殖和生长的速率的限度以内;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也应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这时,如果我们仍把环境仅仅作为经济的外在因素不予考虑,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是不可能的。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