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9064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导语:文物的摄影不同于其他商品摄影,它需要你懂得一定的考古专业知识,同时在摄影的要求也要比其他摄影要严格,既要拍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又要有审美价值的做品,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同样需要积累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物摄影的拍摄技巧,欢迎大家参考!一、运用好灯光是文物摄影的关键文物摄影大多数在灯光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所以首先要了解灯光照明的一些特点。灯光照明主要有散光灯和聚光灯两种。散光灯的照射效果是光照广泛、均匀,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逐渐减弱,而聚光灯照明集中、强烈,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减弱。拍摄文物大多数用散射光,因为光强性质接近于自

2、然光,适合于人物视觉习惯。二、文物摄影的用光方法前侧光是沿着拍摄方向并成4590角方向照射来的光线。用这种光线照明可以突出表现粗糙和有凹凸花纹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绳纹、铜器上的饕餮纹、甲骨上的刻字或器物上的附着物(布纹、席纹等)。根据侧光角度大而阴影短,角度小而阴影长的特点,在拍摄凹凸起伏的器物时要采用高位置的侧光,反之要采用低位置的侧光。如果凹凸变化很小,侧光的位置就要很低,甚至采用接近90角的正侧光,才能把要表现的细部刻画出来。另外,玉器、石器、骨器上的加工痕迹,古纸、丝织品的纤维组织,需要用聚光灯的侧光来照明。而凹凸起伏比较明显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纹饰、铜器上的铭刻及铜镜、纸币、印章、封泥、

3、瓦片、陶片、墓志、碑文、砖刻、画像石、石雕、玉雕和骨雕等,要用散光灯的侧光来照明。运用侧光照明要防止光比过大或光线不均匀的现象,通常采用加辅助光的方法克服以上缺陷。后侧光属于逆光的一种,它能有效地增加器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对于塑造物体的轮廓十分有效。后侧光一般要高于器物,使器物至少有两个受光面(上面和侧面)这样有利于勾勒器物的大部分轮廓。如果后侧光使器物的1/41/6处于高光下,3/45/6处于暗面。这时就必须使用辅助光。辅助光不但可以增加暗部的亮度,充分体现暗部的花纹,尚可减淡后侧光形成的器物投影,使器物的投影在画面上浓淡相宜,恰如其分。用后侧光拍摄文物时,曝光值以暗部为标准,兼顾亮部,使各

4、部分的光比不得超过底片的宽容度。布光时同时考虑主体和背景,使之达到层次分明、对比适中的效果。散射光的光线均匀柔和,明暗色调接近,投影平淡,在拍摄时容易产生光斑的器物(如瓷器、玉器、料器和金银器等)常用这种光。在拍摄文件、图表、字画和小件器物时也常用这种光来照明。散射光一般是自然光在薄云遮日时产生的,在灯光照射条件下可以在强光灯前加上一层硫酸纸或一块磨砂玻璃,使光线漫射或用白纸屏和反光伞将光反射到器物上去,达到散射光的效果。小件器物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文物摄影中小件器物的摄影较为多见。小件器物拍摄时除一般采用散射光照明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器物的色调要尽量接近,避免深色、浅色器物色调差别过大而

5、引起曝光偏差。2.拍摄时大多采用俯拍角度。3.沉底的颜色与器物颜色要搭配协调。4.适当调整器物高低位置。5.注意器物之间不要互相遮挡。拍摄玉器时要使灯光照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对称。这是因为玉器质地滑润,并且大多雕琢有精细的花纹。这种花纹只有在一定光线和角度下观察才比较显著,所以拍摄时要利用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采取特殊角度的拍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玉器上的柔光和反光连同花纹一起进入镜头。三、文物摄影中投影的处理文物摄影中投影的浓淡及文物在画面上所占的位置与比重,对衬托主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认真对待。文物摄影光源距器物较近,并且通常需要有主光和辅助光照明,这就使器物的影子不但明显且处理

6、不妥还会杂乱,特别是鼎、鬲之类的三足器物,每足有12个投影,当光从两个角度打来时就会出现两个投影。所以,如果用光不当,投影过浓,势必又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影子过多,互相交错,又有杂乱之感;如果没有影子,虽然主题也突出了,但器物会有凌空的感觉,或形同剪纸,效果也不好。浅色器物的拍摄,玉器、石器、骨器、蚌器或铜器等可以放在较深色的背景上拍摄,这样既能突出器物轮廓,也能衬托器物的色调和质感,投影处理在深色背底上也不明显,不会干扰所表现的器物。所以,文物摄影中,处理好投影会增加器物的立体感,起到填补空白、调整平衡、突出器物造型的作用。四、文物摄影中背景的处理文物摄影画面中,背景往往要占去1/2的面积,

7、所以要充分利用背景,让其为主题和内容服务。背景色调的选择。在用全色片拍摄时,背景一般采用深灰的中间色调,而深、浅色调的选择要以器物颜色为主。完全黑色的背景不利于表现空间感,画面也显得沉闷,而用一张白纸作背景也起不到衬托作用,所以一般均不采用。用彩色片拍摄文物时一般用浅灰色、浅米色、浅咖啡色和淡黄绿色为宜。如需用深色背景,则以深棕色、深灰色或黑色为好。在彩色拍摄中套特别注意背景衬布的色彩对文物的影响,特别是表现表面光滑的器物,背景色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拍摄文物时,为了保留文物原有的真实色彩,最好不用对比强烈的补色和颜色鲜艳的背景。如果拍摄的文物颜色偏深,宜采用浅灰色调的背景。背景材料的选取。光滑、细腻、透明的器物适合选择质地粗糙松软的背景材料(如毛毯、网格布等)。粗糙、不透明的器物适合选用细腻些的背景材料(如灰布、背景等)。背景布的使用方法。俯角拍摄时,背景布平铺在器物下面;平角拍摄时,一种方法是将背景布的一端挂在高处让其自由下垂到器物台上,再圆滑地转向平台,使背景与台面无明显界限。另一种方法是把背景布和台面分开,使画面中间偏下处出现明显界限。总之,考古摄影不仅需要具备考古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摄影艺术,还要掌握摄影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考古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摄影摄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