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进阶公式.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065401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魔方进阶公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魔方进阶公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魔方进阶公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魔方进阶公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魔方进阶公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魔方进阶公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魔方进阶公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小白教程进阶版CFOP简化版 整理 by 小白(Doo) 随着魔方吧日益发展壮大,如今魔方吧已经有很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基于最近魔方吧的新手日趋增多,很多新手们学完了基本的还原方法后,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学习,觉得无从下手,故写此教程,以激励更多魔友“专业”化,当然,此教程也可以算作小白新手教程的“续集”(都是同一个人写的嘛),里面引用了很多上一章的内容。此文章不明白的地方请看上一篇教程,上一篇提到的内容,在此就不多涉及了。括号是帮助记忆公式与手法的,一CROSS1、想要快速完成十字首先一定要很熟悉自己魔方上的颜色排列,某块的左边是什么颜色,右边是什么颜色,自己魔方的颜色贴色方案一定要清楚;2、

2、总是固定以某个色为底(此教程用白色为底),并且在底面做十字;3、在做需两步翻的棱块时一定要同时考虑对转动中涉及到的其它棱块的影响。(有时能一次完成相邻的两块)相邻色可通过下列定律判断:二色定律:还原状,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只有二种颜色;三色定律:当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有二块颜色相同且不在同一面,而另二块为对应色时,位置正确;四色定律:当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为四种颜色,且同一面的为对应色时,位置正确。4、一步可到位的棱为正确的“翻转”,一般放在最后一步使用;不正确的“翻转”应优先考虑。二F2LFirst Two Layer First Two Layer由名字就可知,此方法是两层(第一层角

3、和第二层棱)一起一次成型,与层先方法有所不同,层先是首先完成第一层角,然后完成第二层棱。学习F2L的时候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理解是学习F2L最好的方法,下面举四个F2L的基本形,所有的F2L都可以通过即简单,又简短的步骤变为以下(这里指公式1.3.5.7的情况)这四种情况。(公式2.4.6.8都是公式1.3.5.7的镜像公式,玩家自己就可以理解,故这里不讲了。公式9.10在以前写的小白新手教程录像版已经提出,所以这里就也不涉及了。)注:用下划线表现的是用左食指完成;用斜体表示的是用右拇指;括号后面带数字的则是重复括号内的公式按照数字表示的次数,例如:(RURU)3则是重复(RURU)三次,完整写

4、法为(RURU) (RURU) (RURU)。 (公式f2l 1)RUR (公式f2l 3)URUR (公式f2l 5)RUURU2RUR(公式f2l 7)RURURUR(公式f2l 2)y RUR (公式f2l 4)yURUR (公式f2l 6)yRU2RU URUR (公式f2l 8)yRURU RUR (公式f2l 9)R U R U R U R U R (公式f2l 10)y R U R U R U R U R 非标非标准F2L,简称“非标”。 41个标准状态的F2L目标角和棱,只会出现在顶层或目标位置(要插入的空当)上。而有一种情况是更常见的,就是目标角棱一个在顶层,另外一个在非目标

5、的前两层空当中,这种情况称之为非标F2L(以下称为情况一)为了获取最少步数解法,通常是让目标角棱转变为以下四种标准的F2L;因为这四种情况是所有F2L中步数最少的(3步)(以下称之为最简F2L,或情况二),而从情况一转变为情况二只需34步,然后调整目标位置和目标角棱的位置以达到情况二,平均1步,然后最后3步解情况二,平均78步。下面提供这11种最基本非标F2L(除最后一种外,每种情况因顶角和棱的不同,会出现4种情况,所以一共为10440+1种情况),在这里只每种讲一种情况。下面提到的公式可以把目标状态的“非标”F2L转换到我们需要的最简F2L。(记忆方法:可以发现,2.4.6.8.10分别是1

6、.3.5.7.9的镜像公式,所以只要理解了第一个,第二个自然就可以理解了)(非标f2l 1)RUR (非标 f2l 3)RUR (非标 f2l 5)URUR (非标 f2l 7)URUR(非标f2l 2)yRUR (非标 f2l 4)yRUR (非标 f2l 6)yURUR (非标 f2l 8)yURUR(非标 f2l 9)URU R(非标 f2l 10)yURUR(非标 f2l 11)(RUR)U(RUR)三OLLOrient Last Layer 对于只会还原的新手来说,为了尽量少的背公式,这里的OLL只介绍7种,因为在顶层十字完成以后,OLL的情况只有7种情况,顶层十字的方法在小白新手教

7、程里面已经详细的讲过,这里就不多涉及了,只提供公式。下面的介绍的7中情况中,有的情况有多个公式可以解决,魔友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觉得容易记忆或者顺手的公式。(有多个公式的情况则多一幅图解释,每种情况的第二幅图形则是第二种公式,如不用换方向的情况则不用多个公式可解)十字的两个公式与情况6这里也不多讲解了,在前一篇小白新手教程里面已经详细讲解过,并附手法录像。(1)CORSS(公式顶层cross 1)f (R U R U)f (公式顶层cross2) F (R U R U) F(2)OLL(公式oll 1.1)(RU2)(RURU)(RURU)R (公式oll 1.2)(R U U)(RU R U

8、)(RUR U )R(公式oll 1.3)f (RURU)3 f (公式oll 2.1)(R2D)(RU2)(RD)(RU2R)(公式oll 2.2)(R2D)(R U U)(RD)(R U UR)(公式oll 3)F (r U R U)(r F R) (公式oll 4.1)(r U R U)(r F R F ) (公式oll 4.2)x( R U R) D R U R D(公式oll 5)RU U (R2U)(R2U)R2U2R(公式oll 6)RU2RU RUR (公式oll 7) RU URU RUR四PLLPosition Last Layer PLL就没什么可讲的了,已经学到这里的魔

9、友们看下面提供的公式就应该可以完全明白了,这里同样提供的多个公式,魔友们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方便记忆或者顺手的公式学习,下面说提供的公式是小白我本人觉得需要背的,不少魔友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少背公式,而且还想还原的很快,但是也有必须的公式,当然公式是越多越好(公式pll 1.1)xR2 U2(R D R U2)(R D R)x (公式pll 2)xR2 D2 (R UR)D2(R U R)(公式pll 1.2)x(R U R)z(R2 UL U R2x y R2)(公式pll 1.3)x( RU R)D2(RUR)z R2U2(公式pll 3)(R U R)(U R U R)(U R U R2) (公

10、式pll 4)(R2 U)(R U R U)(R U)(R U R)(公式pll 5)x(R U RD)(RUR)u2(RU R)D(RUR) (公式pll 6)(URU)(RU R)(URU)(RURU)(R2U)(RU)(公式pll 7.1)M2 U M2 U2 M2 U M2(公式pll 7.2)(R2 U2 R U2 R2)U2(R2 U2 R U2 R2) 棱换 01.(R U R)(U R U R)(U R U R2)02.(R2 U)(R U R U)(R U)(R U R)03. M2 U M2 U2 M2 U M204.(U RU)(R UR)(U R U)(RU R U)(

11、R2 U)(RU)01. (R2 U)(R U R U R U)(R U R)02. (R U R U)(R U)(R U)(R U R2)角换 05. x R2 D2(R U R)D2(R U R) 06. x(R U R)z(R2 U L U R2 x y R2)上式中的R2 x y是同时进行的07.x(R U R D)(R U R)u2(R U R)D(R U R)邻角对棱对角邻棱 08.(R U R U)(R F)(R2 U R U)(R U R F)09. U(RU R U R2 b)x(RU R)y(R U R U R2)10. (R U R U)yx2(R U R UR2)xz(

12、RUR U R)11.F(R UR U)(R U R F)(R U R U)(R F R F)09. z(R U R U R U U)(x z)(R U RU)x(URU R U U)10. z(U R U l)z(R U RU)(l R)(U R U R U)邻角邻棱换 12.z(U R D)(R2 U R U R2 U)z(R U)13.(R U RF)(R U RU)(RF R2 URU)14.(R U2)(R UU)(R F R U R U)(RF R2 U)15. (R UU)(R U2)(R B R U)(R U R B R2 U)三角三棱换 16. (R2 u R U R)(U

13、R u)(R2 f R f)17. (R U R)y(R2 u R U)(R U R u R2)18. (R2 u)(R U R U)(R u) (R2 F U F)19. (R d F)(R2 u)(R U)(R U R u R2)对角对棱换 20. z(R U R)z(R U2 L U R)z(U R)z(R U2 L U R)21. z(UR D)(R2 U RU)z(R U R)z(R2 U R)z(R U)说明符号系统:RLUDFB,rludfb(转两层) 如u 就是上两层顺时针转90度x(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y(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z(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 斜体是用右拇指下划线用左食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