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074734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模拟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真题知识点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1. 人力资源概念( 04 名词解释):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2. 人力资源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现实的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包括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以及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则是指处于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或者虽具有劳动能力,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并在一定条件能够动员投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总和。如在校的青

2、年学生,现役军人,家庭妇女。3.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三个因素: 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 人口的年龄构成; 人口迁移。4.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三个因素: 遗传和其它先天因素; 营养因素; 教育因素。5.人力资源的特点( 07 论述): 存在状态的生物性; 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使用过程的实效性;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使用开发的再生性; 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6. 人力资源的作用: 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 是一种战略性资源。7.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多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8. 人力

3、资源管理的功能(或者说人力资源涉及的主要内容): 获取: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 整合:使员工之间和睦相处,协调共事,取得群体认同的过程。 奖酬;是指员工对组织所作出的贡献而给予奖酬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凝聚职能,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调控;是对员工实施合理,公平动态管理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控制与调整职能。 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广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开发。以上五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的。它们包含功能性管理作业与支援性管理作业。9.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04 简答): 综合性; 实践性; 发展性; 民族性; 全面性。10. 战略

4、性人力资源管理( 07 名词解释):就是以战略为导向,经过动态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确保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并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1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 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资料仅供参考1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04 简答): 战略性本质特征; 系统性; 匹配性核心要求; 动态性; 关键性。资料仅供参考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04 名词解释)( 04 名词解释):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种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所不同的领域,开发者经过学习、教育

5、、培训、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活动。在这里开发者能够是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协会、私人机构、公共组织等,也能够是企业雇主、主管、个人、被开发者自我等。2.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和形式: 当开发者为被开发者自我时,开发方式即为学习,开发的目的是力求发展; 当开发者为企业时,开发方式一般是培训、管理与文化制度建设等,开发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竞争力、生产力,提高经营利润,实现经济目标; 当开发者是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时,开发方式一般也是培训、管理与文化制度建设,开发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组织目标; 当开发者为政府与社会主

6、权者时,开发方式一般为教育、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人口发展政策制订等,开发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使用具备各种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体力、智力、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满足国家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开发者为学校、教育机构与家庭时,开发的方式为教育教学、转化、宣传,开发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3.人力资源开发要素: 开发主体; 开发客体; 开发对象; 开发方式; 开发手段; 开发计划。4. 人力资源开发的类型1)从空间上看分为:行为开发:即为改变某一种行为方式而进行的训练或者激励活动。素质开发:即为培养,提高与改进某一素质的教育、教学、培训、学习与管理的

7、活动。个体开发:是从既定的个人特点出发,对其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充分的发挥,科学的促进与发展的活动。群体开发:是指既定的群体特点出发,采取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等人力资源配置手段进行结构上的调整,以实现群体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功能的提高。组织开发 :指在组织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人力资源开发的活动,其主要手段是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管理活动。区域开发:是为提高一定区域内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功效而进行的活动。社会开发:是指一个国家为提高其人力资源与功效而进行的活动。国际开发2)从时间形式上看:有前期开发、使用期开发与后期开发。前期开发:即是指人力资源形成期间与就业前的开发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

8、校教育、就业培训等。后期开发:是指法定退休年龄后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3)从对象上划分,有品德开发、潜能开发、技能开发、知识开发、体能开发、能力开发、智力开发、人才开发、管理者开发、技术人员开发等。5. 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 ( 04 简答)( 04 论述) 特定的目的性与效益中心性综合效益最大化是人力资源开发追求的最终目的;长远的战略性;基础的存在性;开发的系统性;主客体的双重性;开发的动态性。6 人力资源的开发方法为:1 )自我开发;2)职业开发; 3)组织开发。1)自我开发:是被开发者向开发目标自我努力的过程,也是被开发者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过程。资料仅供参考自我开发包括:自我学习形式;

9、自我申报。自我开发的形式:主要是学习与自我申报制度。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实现自我发展或者自我变化的需要主动的获取信息、改变行为、适应环境与开发目标的活动。自我申报: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适应性进行分析、自我评价,同时定期申报轮岗与能力开发愿望与计划的进程。2)职业开发:是指经过职业活动本身提高与培养员工人力资源的开发形式。职业开发主要包括:工作设计;工作专业化;工作轮换化;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设计(04 名词解释):是指根据组织目标要求与工作者个人需要而采取的对工作特点、工作方式、工作关系与工作职能进行规划与界定的过程。工作再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目标要求与工作者个人需求对已有的工作中的特

10、点、任务、方式、关系与职能进行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工作设计:包括激励型、机械型、生物型、知觉型四种。( 04 简答)根据中国实际,能够把工作设计归纳为四种:拔高型工作设计;优化型工作设计;卫生型工作设计;心理型工作设计。拔高型工作设计:其理论依据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主张让员工跳起来吃桃子,让工作要求适当高于任职员工的现有水平)优化型工作设计:其理论依据是古典工业工程学与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经过工作分析中的方法分析手段,寻找完成一个工作的最好方法)。卫生型工作设计:其理论依据是人类工程学(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生理特征与物理工作环境的交互作用与影响)。心理型工作设计:其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

11、(工作对于人类来说不但是生存手段,更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工作轮换:是让员工从一个工作岗位流动到另一个工作岗位,保证工作流程不受重大损失。工作扩大化:是扩大原有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与任务,是工作任务与职责数量上的增加。工作丰富化: 是让岗位的工作向纵深渗透,向质的方面提高。要遵循原则有: 给员工增加工作要求;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赋予员工自主权;不断和员工进行沟通反馈;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实践锻炼法:是经过把被开发者派到特定工作环境与岗位中,接受某种影响与见识,进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能力素质或者技能的目的。7 组织中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作用的因素:组织性质、组织体制、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

12、领导、组织动机、组织发展阶段。8 组织发展的动机:1)自我发展和追求个性实现;2)保住优秀人才;3)追求经济效益。9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概念界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提出背景: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组织面临着有别于以往的“非连贯”的竞争环境,经济的全球化与市场的发育使得市场保护和市场控制的市场壁垒状况明显衰弱,组织难以依靠以往的特定产业的定位来获得竞争优势;资本市场的发达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使得资金资源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已经不再是一个抑制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技术以几何增长的方式涌现,要求人力资源不断掌握新的技术。同时,相关理论研究领域也方兴未艾,资源基础论认为组织的竞争

13、优势已经从组织的外部转移到组织内部的异质性资源上,人力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使得人的因素受到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从幕后走到台前; 学习理论主要是从组织的层面上探讨如何经过组织学习来提高人力资源的能力。绩效理论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一个不断经过雇员的能力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其出现标志着人力资源开发从以“学习为中心”向以“绩效为中心”转移。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概念界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指组织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经过培训、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提高组织绩效,进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特点:前瞻性、服务性、全局性、系统性、弹性、

14、动态性。1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作用:( 07 简答)有助于增强组织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有助于组织可持续发展。13 人力资源所具备的三个特征: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14 工作绩效是由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组织对其激励两个变量决定的。15 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包括员工的个人知识水平、员工总体的知识结构与素质,人力资源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6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内容与实施: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哲学:人力资源哲学是指组织如何看待它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组织成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待资料仅供参考和管理人力资源。开展积极主动的组织学习,为了组织有一定的战略性,在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三点:个人学习的目的性、重视创新性学习、鼓励员工分享错误。备注:学习型组织的最本质特征就是组织学习。进行立体多维的职业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