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078486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本卷整理:赣平凡男子 张云生 江西省井冈山中学(2012安徽)29(10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来源:z&zs&细胞质基质A B线粒体C D酵母菌E F来源:葡萄糖- +- + +丙酮酸+ -+ - -氧气+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

2、管编号)(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答案】(1)C、E B、F B、D、F(2)线粒体内膜 能【解析】(1)由题可知,A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C试管中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水和CO2,D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E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F试管中能进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

3、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该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能继续进行。【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本题以酵母菌为载体,考查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场所。2009年考查呼吸作用,2010年,2011年考查光合作用,29题在安徽高考中知识点主要分布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希望学生多加注意。难度适中。(2011江苏)1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

4、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答案: 1 0A(2011北京)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2011北京)29.(18分)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处理。(2)从图2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

5、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3)实验中,组小鼠感染的是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填选项前的符号)。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

6、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2008江苏)33(6分)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答案:(1)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

7、色沉淀 (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2008上海)41(11分)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8、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1234蒸馏水1.41.41.4PH7.5的缓冲液0.20.20.2纤维素悬浮液0.30.30.3微生物A提取液0.1微生物B提取液微生物C提取液0.1总体积2.02.02.02.0(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试剂,摇匀后,进行 处理。(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微生物A提取物微生物B提取物微生物C提取物颜色深浅程度【分析讨论】(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3)上述结果表明

9、: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答案:【实验步骤】(2)如下表(4)班氏 加热(加热至沸腾)【分析讨论】(1)4 (2)红黄色 (3)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不同酶的空间结构不同) (4)微生物B (5)葡萄糖可用作制取酒精的原料;用纤维素代替化石燃料(言之有理即给分)(2008重庆)30、I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

10、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中,其结构最初由发育而来。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糖类在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作用生成相对应的。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上图曲线最终变化趋势是_,其原因是_。II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上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实验原理:蛋白质,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实验步骤: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

11、质制备液;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置)的混合液 ,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a b 实验结果:答案:30、I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子叶;受精卵糖类可转换成蛋白质;氧化分解;转氨基;氨基酸下降,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II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判断正误a:,更正: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b:,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2008北京)31(18分)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

12、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问题:(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上看,蓝藻属于 _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_ ;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 _。(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 _(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_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图中、通常使用的是、中已培养至_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4)图中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_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_ 。【答案

13、】(1)原核 第一营养级 自养需氧型(2)不是 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3)对数(4)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5)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解析】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生产者,在营养结构中是处于第一营养级。蓝藻毒素是蓝藻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使蓝藻在生存斗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被抑制状态,当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原癌基因被激活,正常细胞分化成为癌细胞。对数期的菌体形态和生理特征稳定,所以微生物培养中,通常选用对数期菌体作为菌种进行培养。题干中已经提示,“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所以只能在一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且是重复实验,处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实验组是滴加含溶藻细菌的培养液,那么对照组就滴加不含溶藻细菌的培养液,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加的培养液的量、光照、培养的温度等)。由于蓝藻先培养,先形成菌落(绿斑),后加入溶藻细菌的培养液,溶藻细菌分解绿斑里的蓝藻,最终会使蓝藻的菌落(绿斑)褪色成为空斑(蓝藻彻底被裂解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