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079819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师推荐 ,课时跟踪检测(九)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其应用1 (2015 海南高考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 3 3ClO 4OH =2RO 4n 3Cl 5H 2O。则 RO 4n中 R 的化合价是 ()A 3B 4C 5D 6解析: 选 D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 4 2n 3,解得 n 2。所2中 R 元素的化合价为 6 价。以 RO 42 (2016 泰安二模 )钯的化合物 PdCl 2 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 ,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 、Pd、H 2O、HCl 、PdCl 2 和一种未知物质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未知物质

2、X 为 CO 2,属于氧化产物B每转移1 mol e时,生成2 mol XC反应中PdCl 2 作氧化剂,被还原D还原性: CO Pd解析: 选 B 由反应可知, X 物质为 CO 2,属于氧化产物,故A 正确; X 物质为 CO 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l 时,生成 1 mol 物质 X ,故 B 错误;反应中PdCl 2 作氧化剂,2得电子而被还原,故C 正确; CO 作还原剂, Pd 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为CO Pd,故 D正确。3 (2016 石家庄模拟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序号反应物产物KMnO 4、 H 2O2、 H 2SO4K 2SO4、 MnSO 4

3、Cl 2、 FeBr 2FeCl3、 FeBr 3Cl 2、 Mn 2MnO4 、 Cl A第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 和 O2B第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 与 FeBr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C第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 2 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 4 Cl2Fe3 Br 2解析: 选 D 反应中 KMnO 4 MnSO 4,Mn 元素化合价由7 价降低为 2 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H 2O2 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根据H 元素守恒可知还生成水,故A 正确;由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中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根据电子转移守恒2n(Cl 2) n(FeBr

4、2),即 n(Cl 2) n(FeBr 2) 1 2,故 B 正确;由信息可知,MnO 4 氧化 Cl 为 Cl 2, Cl元素化合价由 1 价升高为0 价,生成 1 mol Cl 2,转移电子为 2mol,故 C 正确;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由 可知氧化性 MnO Cl ,由 可知氧化性 Cl Fe3,由422可知 Fe3不能氧化Br ,氧化性Br 2 Fe3 ,故 D 错误。1,名校名师推荐 ,4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 Y( 化合物 )的反应为22 O 2aOH23Fe 2S2 O3=Y S4O6 2H 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4BY 的化学式为Fe2O3C S2 O

5、23是还原剂D每 32 g O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解析: 选 BY 为化合物,由电荷守恒知,a 4, A 项正确。由2S2 O23S4O26 ,失去 2 mol 电子, O2 2O 2 ,得到 4 mol 电子,说明只有 2Fe2 2Fe3,失去 2 mol 电子,再由原子守恒知, Y 为四氧化三铁, B 项错误;在反应中 S2O2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项正确; 1 mol 氧气参加反应转移4 mol 电子, D 项正确。5 (2016 漳州模拟 )ClO 2 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 3 H 2C2O4

6、H2 SO4=2ClO 2 K 2SO4 2CO 2 2H 2O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ClO 3 发生还原反应B H2C 2O4 在反应中被氧化C H2C 2O4 的氧化性强于 ClO 2 的氧化性D每 1 mol ClO 2 生成,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 1023解析: 选 C A 项, KClO 3 中 Cl 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KClO 3 发生还原反应,故 A正确; B 项, H 2C 2O4 中 C 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H 2C 2O4 在反应中被氧化,故B 正确; C项,H 2 C2O4 为还原剂, ClO 2 为还原产物, 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

7、:H 2C2O 4的还原性强于 ClO 2 的还原性,故C 错误; D 项, KClO 3 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5 价,生成的 ClO 2 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 4 价,降低 1 价,所以每 1 mol ClO 2 生成,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是 1 mol,数目为 6.02 1023,故 D 正确。6 (2016 杭州模拟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 3)2 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 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A Mg(NO 2)2、 O2B MgO 、 NO 2、 O2C Mg3N2、 O2D MgO 、 NO 2、 N2解析:

8、选 D A、B、 C 三项中均有化合价的升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情况,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D 不成立。7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_KMnO 4 _FeSO 4 _H 2SO4=_K 2SO4 _MnSO 4 _Fe2(SO4)3 _H 2 O2,名校名师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nO 4是氧化剂, Fe3 是还原产物2的还原性强于Mn2B FeC取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 溶液,可观察到有血红色沉淀生成D生成 1 mol 水时,转移2.5 mol 电子解析: 选 BFe3 是氧化产物, A

9、 项错;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B 项对;硫氰化铁溶于水, C 项错;根据元素守恒和转移电子个数守恒配平方程式:2KMnO 4 10FeSO 48H 2SO4=K 2SO4 2MnSO 4 5Fe2(SO4)3 8H 2O,生成 8 mol 水时,转移10 mol 电子,故生成 1 mol 水时,转移 1.25 mol 电子, D 项错。8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 ,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 2O2 H 2 OIO 3 I 2 MnO 4 Mn 2 HNO 2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 ,得到 I 2 最多的是 ()A H2O2B IO 3D HN

10、O 2C MnO 4解析:选 BKI 被氧化得到 I 2,1 mol KI 在反应中失去 1 mol 电子,再据题中所给信息:H 2O2 H 2O1 mol H 2O2 得 2 mol e , IO 3 I 21 mol IO 3 得 5 mol e, MnO 4 Mn 21 mol MnO 4 可得 5 mol e , HNO 2 NO 1 mol HNO 2 得 1 mol e 。虽然 B、 C 项中的 1 mol IO 3、MnO 4 均可得 5 mol e ,但 B 中生成物 I 2 可来自 IO 3和 I ,故得 I 2 最多者应是 IO 3与 I 的反应。9工业上将 Na 2CO

11、3 和 Na2S 以 1 2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 2S2O3,同时放出 CO 2 。在该反应中 ()A硫元素被氧化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每生成 1 mol Na 2S2O3,转移 4 mol 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 m3 SO2 就会放出 2.5 m 3 CO 2解析: 选 D A 在反应物 Na 2S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在 SO2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反应后产生的物质Na 2S2O3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介于 2 价与 4 价之间,因此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错误。B. 根据题意可得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

12、方程式是Na 2CO 3 2Na2S 4SO2=3Na 2S2O3 CO 2,在反应中氧化剂SO2 与还原剂Na 2S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2 2 1,错误。 C.根据 B 选项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3 mol Na 2S2O3,转移 8 mol 电子,则产生1 mol Na 2S2O 3,转移 8mol 电子,错误。 D.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消3耗的 SO2 与产生的 C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 1,相同条件下, 消耗 SO 2 与产生的 CO 2 的体积之比也为 4 1,故 D 项正确。32和 H2O 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10有 Fe、 Fe、NO 3、NH 4、H的

13、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3,名校名师推荐 ,A还原产物为NH 4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若有 0.5 mol NO 3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8 mol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电解池,则阳极反应为Fe2 e =Fe3解析: 选 CFe2 、 NO 3、 Fe3 、 NH 4、 H 和 H2O 六种微粒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故2作还原剂,8Fe2 3FeNO 3 作氧化剂,由此得出该反应为 NO 3 10H=8Fe NH 43H 2O。根据氧化剂降 (化合价降低 )得 (得到电子 )还 (发生还原反应 ),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NO 3 生成 NH 4 , N 化合价从 5

14、降为 3, NH 4 为还原产物, A 正确;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O 3 , 1 mol NO3生成 1 mol NH4 , N 化合价从 5 降为 3,得到 8 mol电子,还原剂是2,8 mol Fe2 生成 8 mol Fe31 8,Fe,失去 8 mol 电子,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正确;氧化剂是NO 3 , 1 mol NO 3 生成 1 mol NH 4, N 化合价从 5 降为 3,得到 8 mol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0.5 mol NO 3 参加还原反应,转移电子4 mol ,C 错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 e =Fe

15、3 ,负极反应是 Fe2 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 正确。11 (2016徐州模拟 )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 2 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 2 能发生如下反应:NaNO 2HI NO I 2NaI H 2O(1) 配平上面方程式。(2)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_;若有 1 mol 的还原剂被氧化,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_。(3) 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 2 和 NaCl ,可选用的物质有:水碘化钾淀粉试纸淀粉白酒食醋,进行实验,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_(填字母 )。ABCD(4) 某厂废液中,含有2% 5% 的 NaN

16、O 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采用NH 4Cl,能使NaNO 2 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解析:(2)2NaNO2 4HI=2NO I 2 2NaI 2H 2O,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 NaNO 2是氧化剂, 4 mol HI参与反应,其中2 mol HI 为还原剂,该反应转移电子是2 mol ,所以若有 1 mol 的还原剂被氧化,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1 mol 即 6.02 1023。(4)由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可得,方程式为 NaNO 2 NH 4Cl=NaCl N2 2H 2O。答 案 : (1)242 122(2)NaNO 26.02

17、 1023(3)C(4)NaNO 2 NH 4Cl=NaCl N2 2H 2O12 (2016 衡水中学二模 )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 的含量。4,名校名师推荐 ,(1)实验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在碱性条件下将Mn 2 氧化成 MnO(OH),反22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在酸性条件下,再用I 将生成的MnO(OH) 2 还原为Mn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然后用Na 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 2,反应方程式为I 22Na2S2O3=2NaI Na 2S4O6。(2) 实验步骤打开止水夹a 和 b,从 A 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用注射器抽

18、取某水样20.00 mL 从 A 处注入锥形瓶;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 溶液及过量的MnSO 4 溶液;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 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打开止水夹a、 b,分别从A 处注入足量NaI 溶液及含n mol H 2SO4 的硫酸;重复的操作;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 3 滴 _ 作指示剂;用 0.005 mol L 1 Na 2S2O 3 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3) 数据分析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 2S2O3 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 ,则此水样中氧 (O2)的含量为 1。_mg L若未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则测得水样

19、中 O2 的含量将 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 (1)注意从题给条件中挖掘信息:反应物有O2、 OH (碱性条件下 )、Mn 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 MnO(OH)2,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O2、Mn 2 、MnO(OH) 2 的化学系数,再利用电荷守恒配平OH 的化学系数,最后可用原子守恒检查方程式的配平是否正确。(3) 根据 (1) 中的三个方程式,可以得出物质间的定量关系为O2 2MnO(OH) 2 2I 210)L 4 4.875 10mol,则此水样中氧 (O2)4Na2S2O3,则 n(O 2) 0.005 mol L1 (3.9036的含量为 6 1 1

20、4.875 10 mol 32 g mol 1 000 mgg0.02 L 7.8 mgL 1。 若未用Na 2S2O3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c(Na 2S2O 3)减小, V(Na 2S2O3) 增大,所以n(O 2)增大,故测得水样中O2 的含量将偏大。5,名校名师推荐 ,答案: (1) 2Mn 2 O2 4OH =2MnO(OH) 2 MnO(OH) 2 2I 4H =Mn 2 I 2 3H 2 O(2)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 的干扰淀粉溶液滴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3) 7.8 偏大13高锰酸钾 (KMnO 4)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21、 .(1)有下列变化:CO 23 CO 2、 C 2O24 CO2 、 Fe3 Fe2 ,找出其中一个变化与“ MnO 4Mn 2 ”组成一个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 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可发生如下反应:MnO 4 5e 8H =Mn 2 4H 2OMnO 4 3e 2H 2 O=MnO 2 4OH MnO 4 e =MnO 24由此可知,高锰酸根离子(MnO 4)反应后的产物与_有关。(3) 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有如下反应:10FeS 6KMnO 4 24H 2SO4=3K 2SO4 6MnSO 4 5Fe2(SO4)3 10S 24H 2O若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

22、.8g,则硫元素与KMnO 4 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_个。 .酒后驾车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检测驾驶人员呼气中酒精浓度(BrAC) 的方法有多种。(4) 早期是利用检测试剂颜色变化定性判断BrAC ,曾用如下反应检测BrAC :CH 3CH 2OH KMnO 4CH 3CHO _ KOH _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解析: (1)MnO 4 Mn 2 ,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故另一反应物化合价升高,只能是C2O42 CO 2,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3)固体质量的减少是反应进入溶液中铁的质量,减少560 g 时,硫元素失去电子数为20 mol,故固体的质量减少 2.8 g 时硫元素与 KMnO 4 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0.1N A。 (4) 生成 KOH 说明溶液呈碱性,故还原反应为 MnO 4 3e 2H 2O=MnO 2 4OH ,再根据平均化合价确定有机物的化合价,配平方程式。答案: (1)5C 2O24 2MnO 4 16H =10CO2 2Mn 2 8H 2O(2) 溶液酸碱性(3)0.1NA (或 6.02 1022)(4)3CH 3CH 2OH 2KMnO 4=3CH 3CHO 2MnO 2 2KOH 2H 2O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