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80904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单元测试(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鉴赏诗歌的语言1( 15 届河北唐山遵化六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钱霖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酴醿 院,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注钱霖:元代散曲作家。不为世用,弃俗为道士,本曲是其弃俗入道所作。酴醿( tm):一种观赏植物,初夏开花,花色洁白色。 “门掩酴醿院,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三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传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 (4 分)【答案】( 1)白描,门掩别皖、柳絮飘挂、飞燕衔花,诗人勾勒出一幅宁静恬谈的生活画面,表露出作者淡雅的心境。 ( 2 分)(2)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酴醿”花洁白素雅,不与诸芳争

2、奇斗艳, 诗人借此隐自己高洁的个性, 透露出诗人 “闲适恬淡”的心境。( 2 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丽” (黄庭坚清平乐)与本曲结句 “啼莺一声春去远”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两句的异同。( 4 分)【答案】(1)同:都借黄鹂之口传达春归的消息。(1 分)( 2)异:黄词运用拟人、设问修辞,表达出词人惜春、寻美的执着。钱曲以动写静,富含理趣。写梦回所闻,诗人隐居山中,不觉时序潜移,黄鹂的一声呜叫,提醒诗人时令的变迁,耐人寻味。( 3 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15 届甘肃重点

3、协作体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 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在首联哪两个词用的最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 分)【答案】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 1 分)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明。(1 分)自喻手法,运用两个颜色的词体现诗人自己的人格纯洁如同白玉。( 3 分)(共 5 分)1名校名 推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

4、赏评价 D。流行歌曲愿得一人心唱出了许多人对爱情的渴求。结合诗的有关内容,探讨全诗所蕴含的感情。(6 分)【答案】“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中用竹竿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意志、爱情不坚定。(2 分)钱刀比喻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 1 分)全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 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 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 ( 1 分)既真实的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敢爱敢恨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 2 分)(共 6 分)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 15 届吉林实验中学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过吴江有感吴伟业落日松

5、陵道,堤长欲抱城。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诗歌首联的“诗眼”是哪一个词?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5 分)【答案】抱。( 2 分)一个“抱”字,把长堤拟人化了,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它对吴江城护拥依偎的情态。 ( 2 分)【解析】 这是一道炼字题, 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全诗是如何将写景、叙事、抒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请简要赏析。【答案】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在叙述自己渐渐走进吴江的过程

6、中,描绘了吴江的自然景色:落日余晖中,长堤环抱着吴江城,塔盘仿佛在湖水中移动,淡淡的月痕似乎是长桥牵引而生。(2 分)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叙述吴江城中的人们为逃赋税而离乡背井,剩下死寂的城池;人们为逃避战乱躲在江边的情景,表达了世人对社会黑暗、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忧虑与不满。 ( 2 分)(意思接近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 15 届山西太原五中高三10 月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望江南池阳道中李 纲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

7、杳下残阳。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 4 分)【答案】披星戴月,一路风霜,天长地迥,残阳漠漠,表现了人在他乡,前路漫漫的孤寂之感;(2 分)江南春早,野梅飘香,酒帘飘扬,渔艇鸣榔,则表现了对江乡美好风物的喜爱之情。 ( 2 分)2名校名 推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李纲词中的 “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谁的诗句更妙?请阐明自己的理由。(4 分)【答案】示例一:李词好。 (1)更具体细致, “寒”“晓”二字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更具体地表现了行旅的艰辛; (2)更生动形象

8、,“逗”“凝”二字,化静为动,微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孤寂中的兴味。(观点 1 分,分析 3 分)示例二:温诗好。(1)更简洁凝练,纯用名词,不事修饰,留给读者以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2)更含蓄隽永,因为有“霜”,无“寒”而寒自见;因为有“月”与“鸡声”,无“晓”而“晓”自明。(观点 1 分,分析 4 分)【解析】这类比较鉴赏的题目,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至于妙处何在,就要用到鉴赏句子的方法。有什么特色就说什么特色,有什么技巧就说什么技巧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原创预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

9、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诗歌的第三联用了两个叠音词,试分析其效果。(5 分)【答案】“暮吹”用“萧萧”象其声, “红叶”惊落,满地飘零,晚风之紧可以想见;(2分)“寒云” 以“惨惨” 状其色,“旧楼” 难以承受住它的重量,云层之厚不言而喻。(2 分)此联用两个叠音词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一幅萧瑟、惨淡的秋景图。( 1 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从结构上分析尾联的作用。(6 分)【答案】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

10、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1 分)登临此地, 谁还有往日那种激扬奋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呢,(1 分)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思。( 1 分)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 1 分)“故国凄凉”与“江城满目秋”,“谁与问”与“独上”照应,全诗结构严谨(2 分)。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晓行(明)宋濂荒鸡一再号,驱车事晨征。寥寥秋风肃,况此华月明。万顷琉璃中,著吾一身行。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清。超然鸿蒙初,顿觉百虑冥,3名校名 推荐安得王子乔,为言此时情。诗中哪些内容能够表现出“晓行”中的“晓”字?(2 分)【答案】

11、鸡啼、晨征、月明。(一点一分,写满三点2 分)【解析】本诗题目是“晓行” ,“晓”即早晨的意思。考生在解答时应通读全诗,找到能体现早的内容,整理出来即可。如首句中的“荒鸡”,第二句中的“晨征” ,第四句中的“华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赏析诗句“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清”。(4 分)【答案】肝胆都如冰雪一般纯净圣洁,毛发似乎也变得清爽空灵,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晓行中内心纯净,超然物外的感受。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 分)【答案】诗人借助晓色中的清风明月之胜景,幻化出一个澄澈淡远的鸿蒙世界,寄托了自己清超恬淡,物我同归的情怀。 (4 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