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081783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北师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蛙吃虫子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青蛙吃虫子”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 以内进位加、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入:地球是我

2、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老师来说个谜语大家猜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青蛙)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都帮农民伯伯除掉田里的许多害虫,今天我们就请来两只可爱的小青蛙。谁能给大家讲讲关于青蛙的一些知识呢?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2、师:青蛙妈妈说: “我吃了56 只害虫。”小青蛙说: “我吃了30 只害虫。”听了它们的对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

3、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 56+30师: 56+30=?该怎样计算呢?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探究 56+30 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说计算的过程。2 、小组汇报交流。生 1:摆小棒: 5 捆加 3 捆是 8 捆,再加上 6 根,合起来是 86 根。生 2:从计数器上拨珠, 56 里面有 5 个十和 6 个一,再加 3 个十,合起来是 8 个十和 6 个一,就是 86.生 3:把 56 分成 50 和 6,先用 50+30=80,再用 80+6=86。,3、自助尝试,探究算法。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

4、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 中的 3 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3)教师强调:30 中的3 在十位上,表示3 个十。4 、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怎样列式?师:56-30= ?该怎样计算?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1 、趣味游戏, “练一练”第4 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 题。3、“练一练”第5 题。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啊!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

5、 38 只青蛙。师:忙了一天, 青蛙该回家了, 看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小结方法:原来的- 剩下的 =跳下去的列式: 38-5=33 (只)4 、出示第6 题插图。看图,说说图意。提问: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讨论:有多少名小朋友没有水?列式解答。五、课堂小结。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 分钟,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 对它有兴趣的同学,回家查一查: 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六、布置作业:数学书第54 页第 4、 5、 6 题。板书设计青蛙吃虫子56+30=86(只)56-30=26(只) 教

6、学反思结合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探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课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1、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2、利用小棒、计数器,运用数的组成转化为已经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 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3、通过多样化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自觉验算的习惯,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行为和计算结果负责的意识,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