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81815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中图版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遗传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学校 :_ 姓名: _班级: _考号: _一、选择题1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 XY 型生物体细胞中的X 和 Y 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染色体组数为奇数,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无法形成配子,故A 错。 XY型生物体细胞中的 X 和 Y 染色体是1 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发生联会,而在

2、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不发生联会,故B 错。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基因型,故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故 C正确。 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能够正常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D 错。考点: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三十年前效果差一些,其原因是()A.环境污染严重B.人体产生了抗药性C.青霉素的生产方法与以前不同D.病原体抗药性的基因频率增大【答案】 D【解析】3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

3、供了这一基础A DNA DNAB DNA RNAC mRNA 蛋白质D tRNA 携带氨基酸【答案】 A【解析】略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C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D突变能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正确;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故B 正确;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C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4、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故D 错误。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两岛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4 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1名校名 推荐A两岛上的鸟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B最终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可能趋于相同C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与甲岛变化的环境导致更多变异有关【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每一个岛上的鸟类会有多个物种,所以每个岛上均有较多的基因库,A 错误;由右面的坐标曲线可知,两岛上的鸟类数

5、量最终趋于相同,B 正确;由于鸟类位于两个不同的岛上, 所以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但两岛上鸟, 有的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 错误;可能由于甲岛的环境变化大,从而选择出较多的适应环境的鸟类,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能用文字、 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6不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的是()A.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观的B. 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C. 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D.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每种生

6、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由于生存资源有限,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生存斗争,再加上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结果有利变异适应环境保留下来,不利变异不适应环境被淘汰,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隔离导致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考点: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点评:难度中等,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7下图表示物种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分别表示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B图中显示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别是出现生殖隔离的前提C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但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通过对基因型进行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

7、 D【解析】自然选择并不是对基因型进行选择,而是对表现型或生物的性状进行选择。8果蝇长翅(V)和残翅( 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绳种群有20000 只果蝇, 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 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V 基因频率增加了50%B. v 基因频率降低了50%2名校名 推荐C. 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 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答案】 A【解析】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则 vv 为 4%,v 为 2/10 , V 为 8/10 , VV为64/100

8、 ,2000064/100=12800, Vv为 32/100 ,2000032/100=6400,vv 为 200004%=800,引入 20000 只纯合长翅果蝇后, VV为 32800,V基因频率为(328002+6400)/80000=90%,原来为 80%,增加了12.5%, A 错误。 v 基因频率为10%,原来为 20%, v 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 正确。由于引入的个体数与原种群数相等,且是显性纯合子,杂合子个体数目不变,种群数量增加一倍,杂合子比例降低了50%, C 正确。由于引入的个体数与原种群数相等,且是显性纯合子,隐性合子个体数目不变,种群数量增加一倍,隐性合子比例

9、降低了 50%, D 正确。9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A狼和兔在相互选择中发展了自己的特征,其中狼选择了跑得慢的兔,兔选择了跑的快的狼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因为它们杂交能产生后代【答案】 B【解析】10多肉植物受人们的喜爱,下图是一种多肉植物美丽莲(2N=24 条)的 8 号染色体上与控制花色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花色性状的控制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某黄花进行自交,后代出现黄花:白花=3:1 ,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 无

10、突变和交叉互换,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为AB、ab 或 Ab、aBD. 人们喜欢并选择养紫色美丽莲,将导致其基因频率变化而发生进化【答案】 B【解析】据图可知,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基因重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而据图可知黄花与白花受一对基因A、 a 控制,因此黄花进行自交,后代出现黄花:白花=3:1 ,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B 错误;据图可知基因 A、 a 和 B、 b 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不能发生自由组合,故 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为 AB、 ab 或 Ab、aB,C 正确;人们喜欢并选择养紫色美丽莲将导致A、B 基因的频

11、率增大,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正确。【点睛】 解答 D 选项,关键要理解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在进化,种群中某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反正,种群中某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该种群一定在进化。1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 A【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 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

12、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错误;共同进化包括不3名校名 推荐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D 错误。【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名师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12与现代海洋、大气相比较,原始海洋大气之所以有利于生命的诞生,是因为原始海洋()A、含有

13、丰富的有机物和游离氧B 、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不含游离氧C、不含丰富的无机盐和游离氧D、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不含游离氧【答案】 D【解析】 在原始大气层中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聚集在原始海洋中, 经相互作用形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进而形成许多分子体系,以至于形成原始生命。所以,在原始海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蓝藻和绿藻出现后才出现并逐渐多起来的。所以,原始海洋在生命出现前是不含游离氧的。13( 2015 秋?烟台校级期末)遗传育种中筛选是一个重要环节,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对由 A、 a 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优选时种群中两种基因比例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育种过程中,隐性个体最终

14、消失B种群体中A 基因频率逐渐增大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种群中杂合个体比例会逐渐下降【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 A、据图分析: A 的基因频率升高,a 的基因频率降低,说明该种群中由a 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的生存能力更弱,但不能说明隐性个体消失,A错误;B、据图分析:A 的基因频率升高,B 正确;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正确;D、据图分析:A 的基因频率升高,说明A 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又由于a 的基因频率降低,杂合个体比例会逐渐下降,D 正确故选: A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14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通过遗传

15、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亲子代中传递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生殖隔离C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也将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答案】 C4名校名 推荐【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的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后在亲子代间遗传和出现变异,正因为遗传和变异了个体内的基因,生物才可能产生进化,所以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A 正确。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导致种群间出现生殖隔离, B 正确。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会导致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但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突变

16、不会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 错。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使种群内个体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所以三者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5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 B【解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变异

17、,变异是不定向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A 正确;种群间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隔离,B 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C 正确;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能够在生存斗争中保留下来, 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答案是 B。【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 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

18、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 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 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16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A地理隔离 基因突变 物种形成B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C地理隔离 突变和重组 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D地理隔离 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例子,在这个过程中先有了地理隔离,有突变、重组提供了变异的原材料,自然选择让

19、有利变异保留下来,导致了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故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7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 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 0.1 单位 /cm3 的培养基里, 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B. 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5名校名 推荐C. 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D.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20、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 C【解析】在青霉素的影响下,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所以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增加, A 错误;个体正常繁殖不会改变基因频率,B 错误;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C 正确;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细菌本身就具有的, D 错误。1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C.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D. 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 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100【答案】 D【解析】捕食者的存在使食物链中的生物通过反馈进行调节

21、,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A 正确;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 正确;持续选择的条件下,控制不利于环境生存的性状的基因会持续降低,直至几乎为0, C 正确;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 ,则致病基因的频率约为1/100 ,正常基因的频率约为99/100 ,因此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1/100 99/100=99/5000 , 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9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原核生物的基因与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质相同、结构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豌

22、豆的高茎基因( D )与矮茎基因( d)的根本区别是所含的密码子不同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NA 分子内部结构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AB CD 【答案】 B【解析】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NA 分子内部结构的改变,如果在非编码区或是内含子部位,则不含引起基因突变。20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M,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群未发生进化B M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C M纯合子的出生率一定高于杂合子D该种群M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已经产生【答案】 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

23、的改变,图中突变基因M的频率在改变,说明该种群已经发生进化,但不能说明该种群已经产生新物种;M的频率不断升高,说明M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所以M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故选B6名校名 推荐二、综合题21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 B 、C、D 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回答:( 1) A 物种进化为B、 C 两个物种的内部因素是_,两个外部因素是_ 和 _。( 2)甲岛上的B 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 物种发生基因交流的原因是已与C 形成了_。( 3)迁到乙岛的B 物种可能会形成_。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 的改变。( 4)某岛上原松鼠种群中黑毛基因A 的基因频率为50%

24、。环境变化后,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 的基因频率约_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的比例约为_。【答案】 遗传变异 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新的物种 基因频率 45.45% 18.18%【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甲岛和和乙岛存在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达到生殖隔离后出现不同的物种;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能与B 物种自由交配,故B 会形成新物种;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5、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物种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地理隔离以及自然选择;( 2) B 物种与 C 物种间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已形成生殖隔离;( 3)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能与B 物种自由交配,故B 会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原松鼠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Aa 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25%假设开始松鼠的种群数量为100 只( AA 为 25 只、 Aa 为 50 只、 aa 为 25 只),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

26、,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隐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 的数量为 30 只, Aa 的数量为60 只, aa 的数量为20 只,所以一年后 a 的基因频率 =(60+202)( 302+602+202) 45.45%aa 基因型频率为 20( 30+60+20) 18.18%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及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但要注意的是,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比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形成了新物种,但并没有地理隔离。22某地区一个动物种群中 AA、 Aa 和 a

27、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 、 0.2和 0.4,请回答:(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该种群 a 基因的频率为(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最够大、不发生、不发生、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 的基因型7名校名 推荐频率为,子代群体中 a 基因的频率为该种群(有、没有)发生进化,因为【答案】( 1)基因库 0.5( 2)种群( 3)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随机或自由 0.25 0.5没有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解析】试题分析: 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

28、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的频率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该种群a 基因的频率 =aa 的基因型频率 +Aa 的基因型频率 =0.4+0.2 =0.5 (

29、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最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或自由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0.5 0.5=0.25 ,Aa 的基因型频率 =20.5 0.5=0.5 ;子代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仍为0.5 ,可见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故答案为:( 1)基因库0.5( 2)种群( 3)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随机或自由0.25 0.5没有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23( 11 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

30、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 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前,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3)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4)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8名校名 推荐( 5)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6)科学家

31、对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 、E-e 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 E 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 65%;乙箱A、 E 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 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 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A-a等位基因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箱。( 7)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境多样性是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答案】( 1). 种群 (2). 食物 ( 3). 物种(或遗传)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虽然交配选择上有

32、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 4) . 适应辐射( 5). 两箱分养造成基因隔离而不能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导致各箱中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形成体色的很大差异,进而导致果蝇之间交配选择发生偏好,形成生殖隔离(2 分 ) ( 6) . 45.5 %乙箱( 7)遗传生态系统【解析】试题分析:( 1) . 第一期时前,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种群。( 2). 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 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所以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食物。( 3). 若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

33、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若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 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存在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则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 4) . 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适应辐射。( 5) . 两箱分养造成基因隔离而不能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导致各箱中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形成体色的很大差异,进而导致果蝇之间交配选择发生偏好,最终可能形成生殖隔离。( 6) .E 的基因频率是 65%,可知 e 的基因频率是 35%,根据遗传平衡公式, Ee 的概率是 2 65% 35%=45.5 %。甲箱 A 基因频率是 61%, a 基因频率

34、是 39%,根据遗传平衡公式,纯合子概率是1- 杂合子概率 =1-2 61% 39%=52.42%;乙箱 A 基因频率是95%, a基因频率是 5%,纯合子概率 =1-2 95% 5%=90.5%,乙箱纯合子概率更高。( 7). 生物多样性有基因多样性 ( 即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生境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4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为X

35、X。等位基因 B 和 b 是伴 X 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 b),且带 X b 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 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 基因频率: b 基因频率为;子二代雄株中, B 基因频率: b 基因频率为。(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子二代雄株中, 阔叶:细叶为。【答案】( 1) 2:1( 2) 7:1 3:1( 3)阔叶 3:1【解析】( 1)根据题意,阔叶雄株(XBY)和杂合阔叶雌株(XBXb)进行杂交,子一代的基因

36、型及其比例为XBXB: XBXb: XBY:XbY=1:1:1:1,即子一代的雌配子中XB:Xb =3:1 ,雄配子中 XB:Xb: Y=1:1:2 ;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由于带X b 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即个体不存在,即能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存活的精子为XB:Y=1:2 ,故理论上,存活的子二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 XBXb: XBY: XbY=3:1:6:2 ,故9名校名 推荐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2:1 。BBBb( 2)由于子二代中X X :X X =3:1 ,因此子二代雌株中B 基因频率: b 基因频率为7:1 ;Bb由于子二代中X Y: X Y=

37、6:2 ,因此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 b 基因频率为3:1 。( 3)由于子二代中 XBXB:XBXb=3:1 ,故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阔叶;由于子二代中 XBY:XbY=6:2 ,因此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及分离定律的应用25下图为某家族中出现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相关系谱图,已知G6PD(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关基因用A、 a 表示)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 G6PD而导致溶血。女性的未成熟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X 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胞中只有一条X 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 家族中 II-3携带 FA 贫血症基因(有关基因用

38、 B、 b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FA 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遗传。( 2) II-3基因型为, II-4基因型为,研究发现 II-4体内大部分红细胞中 G6PD活性正常,因而不表现缺乏症, 其原因最可能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X 染色体。( 3)III-8的基因型为,III-10的基因型为,若 III-8 与 III-10婚配,所生女儿患FA 贫血症的概率是,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4)若每 10000 人中有一人患FA 贫血症,那么 II-6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生下患 FA 贫血症的孩子的概率是。【答案】( 1)常隐性( 2) BbXaYBbXAXa失活A aA abbXA1/31/6( 4)1/202( 3) BbX X 或 BBXXY【解析】( 1)系谱图中 -3 和 -4 均正常,他们的儿子 -7患 FA 贫血症,说明FA贫血症为隐性遗传病,由于已知家族中-3携带 FA 贫血症基因,所以 FA 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先分析 FA贫血症, FA 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7 患病,说明 -3 和 -4 的基因型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