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82585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2015 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一、选择题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 (g) + F2 (g)= 2 HF (g)H = 270 kJ mol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上述条件下,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氢气与 22.4 L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在上述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大于270 kJC在上述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还可表示为:1/2 H2 (g)+1/2 F2 (g)=HF (g)H

2、= 135 kJmol-1【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 A 项:吸收的能量应为270KJ*2=540KJ,故错。故选A。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计算, 题目难度不大, 解得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吸收的能量与化学计量呈正比的关系。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Ba(OH)28H2O与 NH4Cl 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C只有吸热反应的发生才需要加热条件D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 C【解析】3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ABCD反 应 装 置 或 图像实 验 现 象 或 图温 度 计 的

3、 水 银反 应 物 总 能 量 反应开始后,甲反应开始后,针像信息柱不断上升大 于 生 成 物 总 处 液 面 低 于 乙能量筒活塞向右移动处液面【答案】 D【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选项ABC 都是放热反应。选项D 中由于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 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针筒活塞向右移动,这与反应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无关,答案选 D。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1名校名 推荐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异丁醇燃烧C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D氧化钙溶于水【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 为中和反应,放热反应; B 为燃

4、烧反应,放热反应; C 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量,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点评:反应热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应重点掌握。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1可知,若将含1 mol CH3COOH的稀B由 H ( aq)+OH( aq)=H2O( l ) H=-57.3kJ mol溶液与含 1 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C 300、 30MPa下,将 0.5molN ( g)和 1.5mol H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223(g),放热 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

5、为: N2(g)+3H2( g)2NH3(g) H=-38.6kJ mol -1D. 由 C(石墨) =C(金刚石) H= +1.90 kJ 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气态 S 的能量高于固态S 的能量, 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A 不正确;醋酸是弱酸,溶于水存在电离平衡,而电离是吸热的,则将含 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选项 B 正确;选项 C中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不能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C不正确;选项D 中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

6、量。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性强,D不正确,答案选 B。考点:考查反应热、中和热的判断和计算即物质稳定性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针对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反应热、 中和热判断和计算以及物质稳定性的熟悉了解程度, 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6已知拆开 1molH 2 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 436kJ 能量,拆开 1molO 2 中化学键需要消耗 496kJ 能量,形成水分子中 1molH O 键释放 463kJ 能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 +O2=2H2O; H=-

7、484kJ?mol-1B 2H2(g)+O2(g)=2H2O(l); H=-484kJ?mol-1C 2H2(g)+O2 (g)=2H2O(g); H=-484kJ?mol-1D 2H2(g)+O2(g)=2H2O(g); H=+484kJ?mol-1【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生成 2mol 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是 463kJ22436kJ2 496kJ 484kJ,所以答案选 A。7对于任一化学反应,用E(反应物)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用E(生成物)表示生成物的总能量,用 E(吸收)表示反应过程吸收的能量,用 E(放出)表示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则反应热 H 可表示为:E(反应物)E(生成物)

8、E(生成物)E(反应物)E(吸收) E(放出)E(放出) E(吸收)ABCD【答案】 C2名校名 推荐【解析】8学好自然科学知识是改造自然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物质的能量越低,该物质越稳定。下列含氮物质中,能量最低的是()。(A)氨气( B)氮气(C)一氧化氮( D)硝酸【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在所给的物质中,氮气是最稳定的,所以氮气的能量最低,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稳定性的判断点评: 该题是信息给予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9用 CH 4 催化还原 NO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

9、的污染。例如: CH 4 (g)+4NO 2 (g) 4NO(g) +CO 2(g)+2H 2O(g)H -574 kJ mol-1 ; CH 4 (g)+4NO(g) 2N 2(g)+CO 2(g)+2H 2O(g) H -1160 kJ 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由反应、 可推知: CH 4(g) 2NO 2(g) N 2(g) CO2(g) 2H 2O(g)H -867 kJ mol -1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与反应、,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 还原 NO2 至 N 2,放出的热量为 173.4 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

10、H 4 还原 NO2 至 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NA【答案】 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2 即得到 CH 4(g) 2NO 2(g) N2(g) CO2(g) 2H 2O(g) H -867 kJ mol -1,选项 A 正确。甲烷在反应中都是失去 8 个电子的, B 正确。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 是 0.2mol ,所以放出的热量是867 kJ0.2 173.4 kJ, C 正确。 0.2mol 甲烷失去1.6mol 电子, D 不正确。答案选D。10 1966 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O、 SO 和 I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222HO(l)+SO (

11、g)+I (s)H SO(aq)+2HI(g); HSO(aq)HO(l)+ SO(g)+O(g) ;2224242222HI(g)H2(g)+I2(g) 。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原料水能制得氢气A. a molB.0.5a molC. 0.25a molD. 2a mol【答案】 A【解析】因为是理论上的计算,不需考虑能量变化,经过整理,得最后的关系式H2O H 2+O2。所以 a mol H 2O理论上得到a mol H 2。11在 101 kPa 和 25 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s)+1/2O 2(g) =CO(g)H1 110.5 kJ mol-1H2(g)+

12、1/2O 2(g)=H 2O(g)H2 241.7 kJ mol -1H2(g)+ 1/2O 2(g)=H 2O(l)H 3 285.8 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s)+H 2O(g)=CO(g)+H 2(g)H 131.2 kJ mol -1B H2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 (l)H 571.6 kJ mol -1C 2H 2O(g)=2H 2 (g)+O2 (g)H 483.4 kJ mol -13名校名 推荐-1D H2O(g)=H 2 O(l)H 44.1 kJ mol【解析】将题给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 1)、(

13、2)、( 3);( 1) -( 2),得: C(s)+H 2O(g)=CO(g)+H 2(g) H 110.5-( 241.7)=+131.2 kJ mol -1,故A 错误;燃烧热的定义:在25, 101 kPa 时,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 3)式即为 H2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B 错误;( 2 ) 2 ,得: 2H 2(g)+O2 (g)=2H 2 O(g)-1-1,则H2 241.7 2 kJmol = 483.4 kJ mol2H 2O(g)=2H 2(g)+O 2 (g)H +483.4 kJ mol -1 ,故 C 错误;(3) -(

14、2),得: H 2O(g)=H 2O(l)H 285.8-( 241.7)= 44.1 kJ mol -1,故 D 正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在任意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1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A(g) B(g)2C(g) H= a kJmol ( a0 )将 2molA(g) 和 1molB(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akJ 的热量C 1mol L 1 的盐酸分别与 1molL1 的氨水、 1molL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 BaCl2 溶液中加过量H2 SO4,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答案】 C【解析】 A放热但熵减的反应就不能

15、在任意条件下都自发进行,A 错误。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H 表示反应已经完成的量,即表示反应2molA(g) 和 1molB(g) 时放出 akJ 的热量。而将 2molA(g) 和 1molB(g)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物是不能完全转化的,故放热小于 akJ , B 错误。C因氨水是弱碱,反应的同时发生电离,而电离吸热,故盐酸与氨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少,C正确。D BaCl 2 溶液中加过量H2SO4,生成 Ba SO4 沉淀,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溶液存在很少量的Ba2+ 中, D 错误。故选 C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A、 C2H5OH(l)3O2(g)=

16、2CO(g) 3H2O(g)H1367.0 kJ/mol (燃烧热)B、 NaOH(aq) HCl (aq)=NaCl (aq) H2O(l)H57.3 kJ/mol (中和热)C、 S(s) O2(g)=SO2(g)H269.8 kJ/mol (反应热)D、 Fe SFeSH95.6 kJ/mol (反应热)=【答案】 C【解析】 A:燃烧产物水为气态,非稳定氧化物,不正确B: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的值应为负极,不正确C:正确D:各物质的状态未标明,不正确1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C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工业合成

17、NH3 的反应限度D生物质能本质上是太阳能【答案】 C【解析】4名校名 推荐试题分析: A 选项镀层会与铁形成原电池,使铁更易生锈。B 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放电使用。 C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限度。D 选项生物质能是生物吸收太阳能而转化为生物质能,所以本质上是太阳能。考点:化学常识点评:本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化学,属于简单题。15已知:22+(g)+e 1= +1175.7 kJmol -1O(g) = OHPtF-1662(g) =PtF (g)+eH= +771.1 kJ mol+2PtF 6(S)H3= - 482.2 kJ mol-1O2 (g)+PtF 6(

18、g) =O则反应 O2(g)+PtF 6(g) = O 2PtF 6(s) 的H是A 77.6 kJB -77.6 kJ mol-1C+77.6kJ mol -1D - 886.8kJ mol -1【答案】 B【解析】略1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 20.0g NaOH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表示中 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OH( aq)H2SO4(aq) Na2SO4( aq) 2H2O( l ) H 1148kJmol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SO( g)1SO( g) H 98 32kJ mol,在容O( g)2232器中充入2mo

19、lSO 和 1molO2 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19664kJC已知 2H2( g) O2( g) 2H2O( g); H 4836kJ mol,则 H2 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D已知 S( s) O2( g) SO2( g); H1 S( g)十 O2( g) SO2( g); H2 则 H1 H2【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A中 和热是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1 摩尔的水时放出的热量。表示中 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 aq) 1/2H 2SO4( aq) 1/2Na 2SO4( aq) H2O( l ) H 57.4kJmol .B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在

20、容器中充入2molSO 和 1molO2 充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小于196 64kJ 。错误。 . 燃烧热是1 摩尔的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在气态时不稳定。错误。D物质在气态时含有的能量比液态时要多,所以产生相同状态的产物时放热气态比液态多。正确。考点:考查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中和热、燃烧热的知识。17已知石墨所具有的总能量比金刚石所具有的总能量低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金刚

21、石比石墨稳定【答案】 A【解析】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说明石墨具有的总能量比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18 2014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已知在常温常压下:3222 H= 1275.6 kJ mol 12CH OH(l) 十 3O (g)=2CO (g)+4HO(g)5名校名 推荐 H 2O(l)=H 2O(g) H=+ 44.0 kJ.mo 1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磷酸( 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 随 pH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3443)334(1)在 Na PO 溶液中, c( Na ) c(PO(填“”“”

22、“”) ,向 Na PO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 pH 从 10降低到5 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从图中推断 NaHPO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24+-)+2-) C ( H PO )A、 C( Na ) C ( H2POC ( H ) C( HPO4434+-)-2-)B、 C( Na ) C ( H2PO4C ( OH) C ( H 3PO4) C( HPO4+-2) 3C(PO3) C( H PO )C、 C(H )+ C(Na) C(OH)+C(H PO )+2C(HPO244434+)+C(HPO2) C(PO3) C( H PO )D、 C

23、(Na ) C(H PO244434(3)假设 25条件下测得 0.1molL1 的 Na3PO4 溶液的 pH 12,近似计算出 Na3PO4的第一步水解的水解常数Kh (写出计算过程,忽略Na3PO的第二、第三步水解,结果保留两位4有效数字)。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酸性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 所示。电源正极为(填 A 或 B),阴极反应式为。【答案】 CHOH(g)+3/2 O(g)= CO2(g)+2H O(l) H=-725.8kJ/mol(2 分)322( 1)HPO2-H+PO-(每空 2 分,共4 分)4+= H24( 2

24、) AD(2 分)(3)PO3 + H 2O2-+ OH-( 1分)4HPO 4起始浓度( molL 1): 0.100变化浓度( molL 1): 0.010.010.01平衡浓度( molL 1): 0.090.010.01(1分 )2-) C-3)= 0.01 0.01 / 0.09= 1.1 10-3 1Kh = C (HPO 4( OH) / C( PO4mol L A2NO-+(每空2 分,共 4 分)3+10e +12H =6H O +N 2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由(4)2 而得,因此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OH(g)+

25、3/2 O(g)= CO2(g)+2H O(l)322H=-725.8kJ/mol。3发生水解,因此3)3,从磷酸( H3PO4)在( 1)Na3PO4 溶液中, PO4c( Na) c(PO4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 随 pH 的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pH从 10 降低到 5的过程中,主要是2-的含量在逐渐减小为0,而HPOH PO 的含量在逐渐增大,因此发生424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PO42- + H + = H 2PO4- 。(2)从图中可以看出, H PO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存在,因此说明H PO的电离大2424于水解,因此 NaHPO溶液中有2-C ( H PO

26、),又水电离出的一部分+,因此离C( HPO)H244346名校名 推荐子浓度大小顺序有 C( Na+) C( H2PO4- ) C ( H+) C ( HPO42- ) C ( H3PO4),因此A 正确;由于发生水解和电离后,溶液中含23、H3PO4H2PO4P 的微粒有 H2PO4、HPO4、PO44 种,因此电荷守恒式C 错误;物料守恒式D 正确。故选 AD。(3)根据溶液水解后的 PH=12,可以计算水解产生的c(OH- )=0.01mol/L,列成三段式有:PO43+ H 2OHPO42- + OH -起始浓度( molL 1): 0.100变化浓度( molL 1): 0.010

27、.010.01平衡浓度( molL 1): 0.090.010.01Kh = C (HPO42-) C-3)=0.01 0.01 / 0.09= 1.110-31(OH) / C( PO4molL从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是一个电解池装置,要降解的硝酸盐变成了N2,因此在图中的右侧发生了还原反应,该极为阴极, 电源的 A 极则是正极。 阴极反应的方程式为:-+2NO3+10e +12H =6H2O +N2。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电化学基础等知识。19( 6 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在200, 101kP

28、a 时, H2 与碘蒸气作用生成1mol HI 放出 7.45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21 世纪一个重要课题。 利用储能介质储存太阳能的原理是: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使某种盐熔化,吸收热量,晚间熔盐固化释放出相应能量。已知下列数据:序号盐熔点 / 熔化热 / kJ mol 1参考价格 / 元 kg1CaCl2 6H2O29.037.3780 850Na2SO410H2O32.477.0800 900Na2HPO412H2O36.1100.11800 2400Na2SiO3 5H2O52.549.71400 1800其中最适宜作为储能介质的是。(选填物质序号)(

29、3)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定义是气态离子形成1mol 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现已知:2Na(s)Cl 2 (g) = 2NaCl(s)H821.8 kJ mol 1 ; 2Cl(g) = Cl 2 (g)H239.4 kJ mol 1 ;Na(s) = Na(g)H108.8 kJmol 1 ; Na(g) = Na + (g) eH496.0 kJ mol 1 ;Cl(g) e = Cl(g)H348.7 kJ mol 1。 则 NaCl 的晶格能 为。【答案】(1 )2HI(g)H14.9 kJ mol1( 2 分)(2) ( 2 分)(3) 786.7 kJ mol 1( 2 分)【

30、解析】略20( 4 分)某温度下,纯水的 7c(H ) 2.0 10mol/L ,则此时 c(OH )为 _, KW _,温度不变,向水中滴入稀盐酸,使c(H ) 5.0 10 5 mol/L ,则_。c(OH )为 _7名校名 推荐【答案】2.0 107mol/L4.0 10148.0 10 10mol/L 7【解析】纯水中水电离的c(H) c(OH ),所以 c(OH) 2.0 10 mol/L,KW c(H) c(OH )KW 14(2.0 107 2 14;4 10) 4.0 10若向水中加入盐酸, 则 c(OH )55 8.0 10 105.0 105.0 10mol/L 。21 (6 分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 25、 101kPa 下, 1g 乙醇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9.7kJ。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2)若适量的N2 和 O2 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 需要吸收 16.95kJ 热量 _ 。(3)已知拆开 1mol H H 键, 1molN H 键, 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kJ、 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