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83527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2019 届人教版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8 昆明一中质检 ) 对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解析:选 C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2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D叶

2、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解析:选 B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减少;植物根系长期被水淹,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因此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进入夜间,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叶绿素 a、叶绿素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片黄化,叶绿素a、b 含量减少,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3(2018 福建四地六校联考 )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 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 含量条件下的 CO2释放量,结果如表 ( 表中数据为相对值 )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O 含量2CO释放量21.0%3

3、.0%10.0%20.0%40.0%0.1%温度3 6.23.61.24.45.45.31名校名 推荐1031.253.75.921.533.332.92046.435.26.438.965.556.23059.841.48.856.6100.0101.6A. 根据变化规律, 表中温度为 10 、O2 含量为 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B温度为 3 、 O2 含量为 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CO2 含量从 20.0%升至 40.0%时, O2 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D在 20 条件下, O2 含量从 0.1%升高到 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解析:选 C

4、 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在 10 、 1.0%条件下的数据应大于 3.6 小于 35.2 ,所以 53.7 这个数据可能是错误的;温度为 3 、 O2 含量为 3.0%时,CO2的释放量最少,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O2 含量从 20.0% 升至 40.0%时,在 3 、10 和 20 条件下,呼吸强度逐渐减弱,但在 30 条件下,呼吸强度增强;在 20 条件下, O2 含量从 0.1%升高到 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4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O2 浓度为 a、b、c、d 时, CO2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O2 浓度为 a 时

5、,有氧呼吸最弱2浓度为b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倍BOCO2 浓度为 c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O2 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解析:选 D由题图可以看出,当O2 浓度为 a 时,只有 CO2释放量,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O2 浓度为 b 时, CO2释放量 8, O2 吸收量 3,所以无氧呼吸释放 CO2量 835,消耗葡萄糖量 2.5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3,消耗葡萄糖量 0.5 ;O2 浓度为 c 时,呼吸作用最弱,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当O2 浓度为 d 时, CO2释放量 O2 吸收量,说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2名校名 推荐5(2

6、018 衡水调研 ) 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 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 A、 B 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B 段, ATP是限制根细胞对 K 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 B 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 的吸收D氧分压为 8 时, AB曲线将演变为 M2 形态解析:选 C A 点氧分压为 0,呼吸作用是无氧呼吸, B 点呼吸作用是有氧呼吸,所以 A、B 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 A 正确; K 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B 正确; B 点以后, K 的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限制,与氧气含量无关, C错误, D 正确。6(2017 赣州模拟

7、)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中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O2,实验过程中其他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 O2 属于无关变量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代替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解析:选 D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温度属于自变量,O

8、2 属于3名校名 推荐无关变量;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 则酵母菌无法得到充足的O2,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O2和酒精,因此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 检测的是有氧呼吸的速率,因此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 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 CO2,试管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7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 O2 的消耗量和 CO2的产生量如表所示。若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bcdeO 浓度 (%)CO产生量

9、(mol/min)1.21.01.31.63.02O2 的消耗量 (mol/min)00.50.71.23.0A.O2 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浓度为c 时,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0.3 mol/minB OCO2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2 用于酒精发酵2浓度为b 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DO解析:选 BO2 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为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O2 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 1.3 0.7 0.6(mol/min),所以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0.6 mol/min;O2 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每分钟产生的

10、 CO2的量为 1.2 mol ,所以有氧呼吸每分钟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2 mol ,无氧呼吸每分钟产生的CO2的量为 0.4 mol ,所以无氧呼吸每分钟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 0.2 mol ,故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 用于酒精发酵;由表可知,O2 浓度为 b时,呼吸作用强度最低,此浓度较适合苹果的储存。8如图为每 10 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4名校名 推荐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解析:选 D由图可知,种子干物质快

11、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种子成熟后期,细胞代谢较慢,原因是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减少, 进而导致呼吸速率下降;脱落酸在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高,种子成熟后期细胞呼吸速率会下降;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可减少干物质的消耗,并不是有利于干物质的合成。9(2018 银川一中检测 ) 如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 点对应的温度B乙图中曲线表示有氧呼吸,曲线表示无氧呼吸C乙图中曲线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D乙图中曲线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解析:选 B甲图中 B 点温度下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最大,说明该温度下

12、细胞呼吸最旺盛; 随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 故乙图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曲线表示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有氧呼吸需要酶的参与,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故有氧呼吸还受温度或呼吸酶数量限制,使曲线最终趋于平衡。10在温度、 光照等适宜条件下, 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5名校名 推荐解析:选 D消毒后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放在无菌水中死亡的原因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13、了酒精等有害物质,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种子死亡。种子贮存的营养物质可供种子萌发为幼苗,短期内不需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A、B、C三项所述均不是导致种子死亡的原因。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密瓜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哈密瓜种子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物是酒精和CO2B18 30 h ,种子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进行有氧呼吸C刚开始萌发的种子利用储存的有机物进行代谢,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显著增加D胚根长出后,有氧呼吸显著增强,此前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 D 种子萌发初期, CO2的释放速率大于 O2 的吸收速率,说明种子能够进行无

14、氧呼吸产生 CO2,同时生成酒精, A 正确。由图可知, 1830 h ,CO2的释放速率约为 O2 的吸收速率的两倍,又由于同等质量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比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少,因此此时间段内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进行有氧呼吸, B 正确。刚开始萌发的种子由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只能利用储存的有机物进行代谢,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旺盛, DNA含量增加,细胞呼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多种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物种类增加, C正确。由图可知,胚根长出后,有氧呼吸显著增强,此前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错误。12. 呼吸

15、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 O2 和产生的 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 CO2释放量与 O2 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 O2 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6名校名 推荐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 消耗量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 O2 消耗量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 CO2缓冲剂 ( 可吸收和放出 CO2) ,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解析:选 C 选项 A,小麦种

16、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光照下和黑暗中测出的都是吸收 O2 的量与呼吸释放 CO2量的差值;选项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的是吸收 O2 的量与呼吸释放 CO2量的差值;选项 C,甲装置测的是吸收 O2 的量与呼吸释放 CO2量的差值,乙装置测的是 O2 消耗量,可以根据两装置的结果测出CO2释放量与 O2 消耗量的比值;选项 D,无法得出 CO2的释放量。二、非选择题13将玉米种子置于 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 一半直接烘干称重, 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 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 据图回答下列

17、问题:(1) 萌 发 过 程 中 胚 乳 组 织 中 的 淀 粉 被 水 解 成 _ , 再 通 过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 萌发过程中在 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_ mg。(3) 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11率为 _ mg粒d 。(4) 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 120 h 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_,原因是。7名校名 推荐解析: (1)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细胞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 由图可知,在 7296 h 之间种子的干重下降最快,说明该时间段内种子的

18、呼吸速率最大,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 177.7 26.5 (mg) 。(3) 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一部分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由题图可知,在96120 h 内,转化速率最大。在96 120 h 内,每粒胚乳的干重减少27 mg(118.1 91.1) ,其中呼吸消耗5mg(177.7 172.7) ,则转化成其他物质22 mg,即转化速率为 22 mg粒 1 1d 。(4) 如果继续保持黑暗条件,玉米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继续消耗有机物,干重继续下降。答案:(1) 葡萄糖呼吸 ( 或生物氧化 )(2)72 9626.5(3)22(4) 下降幼

19、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4(2018 枣庄调研 ) 不同种类的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 RQ(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 / 消耗的氧气体积 ) 来表示生物的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 下面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两个装置图, 请回答:(1) 装 置 一 中 的 小 瓶 中 加 入 NaOH 溶 液 的 目 的 是_。(2) 若发芽种子已长出幼苗,进行该实验时,应将装置放置在何种条件下进行?_;原因是_。8名校名 推荐(3) 小琪同学来做这个实验,她将同一种正在发芽的种子等量分装入两个装置。假定其他操作步骤无误, 她发现装置一中的着色液向左移动, 而

20、装置二中的着色液位置却不发生改变,则可推定该种子发芽过程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理由是_。若发现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则该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 _,理由是_。解析:(1) 在该呼吸熵测定装置中, 装置一中加入 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发芽种子产生的二氧化碳, 从而可以根据着色液滴移动的刻度测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装置二作用是比较种子发芽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变化大小。(2) 为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的气体量的变化,则应将该装置放置在黑暗条件下。(3) 装置一中的着色液向左移动说明呼吸消耗了氧气, 进行有氧呼吸; 装置二

21、中的着色液位置不发生改变, 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因此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是葡萄糖;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 说明进行有氧呼吸, 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消耗的氧气少, 因此底物主要是脂肪, 原因是脂肪中碳氢百分比较高,吸收的氧气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答案:(1) 吸收发芽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2) 黑暗条件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呼吸的气体量变化(3) 葡萄糖 ( 或糖类 ) 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脂肪 ( 或脂质 ) 脂肪中碳氢百分比含量较高, 吸收的氧气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15在自然界中,洪水

22、、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品种植物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 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 1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 molg ) 的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9名校名 推荐实验处理正常通正常通低氧低氧气品种 A气品种 B品种 A品种 B丙酮酸0.180.190.210.34乙醇2.452.496.004.00(1) 黄瓜根系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 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填“能”或“不能” ) 生成 ATP。(2) 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呼吸

23、方式为 _。低氧胁迫下,黄瓜 _受阻。(3) 实验结果表明,品种 A 耐低氧能力比 B 强,其原因可基于下面的柱形图做进一步解释。请根据品种 A的柱形图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出表示品种 B的柱形图,并标出对应数值。解析: (1) 黄瓜根系细胞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属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此阶段不释放能量,所以不能生成ATP。 (2) 根据题意和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黄瓜品种和通气情况。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也产生少量的乙醇, 说明此时细胞呼吸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低氧胁迫下,黄瓜有氧呼吸受阻,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乙醇增多。 (3) 实验结果表明,品种 A 耐低氧能力比 B 强,在低氧时,与正常通气时对比可知,品种 A多产生的丙酮酸 0.21 0.18 10.03( molg ) 比品种 B 多产生的丙酮酸 1) 少,而品种 A 多产生的乙醇 6.00 2.45 0.34 0.19 0.15( molg 1 1) 多。3.55( molg ) 比品种 B 多产生的乙醇 4.00 2.49 1.51( molg答案:(1)细胞质基质 不能(2) 黄瓜品种和通气情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3) 如图所示:10名校名 推荐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