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088566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规范训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 1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2015 高考海南卷) 科学研究表明, 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 题。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解析:第 1 题,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第 2 题,从上题分析可知, 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答案: 1.D2.

2、B(2014 高考课标全国卷 )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 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绿水是被蒸发 ( 腾 ) 的部分, 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3 4 题。3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4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解析:第 3 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 腾 )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3、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 故 A 项正确。 第 4 题,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 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故A 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不大,故D 项错误。答案: 3.A4.C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5 7 题。1名校名 推荐5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 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 12 月B 3 4 月C 67 月D 11 12 月6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

4、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7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丰水期a 变小,枯水期b 变大B丰水期a 变小,枯水期b 变小C丰水期a 变大,枯水期b 变小D丰水期a 变大,枯水期b 变大解析:第 5题,图中箭头 a 代表长江水补给湖泊水,说明长江正处在丰水期,也就是夏、秋季节,故选项C 正确。第 6 题,甲水体能和河流水、湖泊水相互补给,说明应该是雨水或地下水;冰川只能单向补给河流水、湖泊水;河流水、湖泊水只能单向补给海洋水;故选项B 正确。第7 题,大规模退耕还湖,湖泊的面积增大,其削峰补枯的作用增强,河流丰水期时,容纳能力增强,故a 增大;枯水期时,湖水补给作用增强,故b 也增

5、大。答案: 5.C6.B7.D(2014 高考四川卷)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8 9 题。8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2名校名 推荐9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解析:第8 题,根据降雨量数据可知,该地全年降雨较少(100 mm) ,应为西北地区;径流深度远远超过降水量,因此除降水补给以外,还有其他补给方式。干旱地区地表水极其缺乏,据此排除A、D;地

6、下水也较缺乏,排除B。图示径流深度与气温变化同步,因此另一种补给方式最可能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选C。第 9 题,根据上题可知,该地为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表多沙漠且多大风活动,故风沙多,A 错误;柑橘为亚热带水果,排除C;牦牛为青藏地区的畜种,图中7 月气温达30 ,故该地不可能是青藏地区,排除D;西北内陆地区因为有高山的存在才有冰雪融水供给,山麓地带水源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草木的生长,因此,山麓地带分布有青草。选B。答案: 8.C9.B水资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较为严峻和紧迫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 水资源短缺问题可能比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的问题还要急迫。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10

7、11题。10下列对上图中两个国家缺水共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以农业为主,用水量大B降水稀少C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储的条件差D河流众多,但污染严重,不能利用11加强雨水收集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图所示的雨水利用系统占地少、效率高,经处理后的雨水利用率在90%以上。下图可用于()3名校名 推荐A甲国B乙国C两国都可以D两国都不可以解析:第10 题,甲国为卡塔尔,降水稀少,河流稀少;乙国为新加坡,降水较多,河流较多。两国都为经济发达的国家,水资源消耗量大,但两国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地下水的存储条件差,故水资源短缺。第11 题,该系统适用于降水较多地区,故可用于乙国。答案:

8、 10.C 11.B二、综合题12(2015 高考上海卷 ) 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3 250 m/ 秒减少到 2 4503m/ 秒。材料二 500 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 20 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1) 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2) 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

9、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3) 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第(1) 题,洪峰削减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河湖等因素进行分析。第(2) 题,河流上游春季若出现汛期,往往与冰雪融水补给有关,而河流下游若出现枯水期则可能与地下水、大气降水等因素有关。第(3) 题,注意从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法国核能的大力开发两个角度进行说明。答案: (1) 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2) 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4名校

10、名 推荐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3) 原因: 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 罗讷河整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13(2017 河南六校联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据图 1 描述台湾岛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2) 说出图 2 中甲、乙分别为哪种损失?(3) 根据材料分析台湾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答案: (1) 分布不均;中部多,东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2) 甲为蒸发损失;乙为河流径流入海损失。(3) 纬度低,湿度大,蒸发量大;岛屿面积小;地表起伏大,河流短小流急,迅速入海,水资源难以存储在岛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