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099417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钠及其氧化物(测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2015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专题3.1 钠及其氧化物(测案)(测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50 分 )1【河北省唐山市2013-2014 学年高三摸底理科转化化学能力试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金属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燃烧后得白色固体燃

2、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 B CD3下列对Na2O2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2O2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 是碱性氧化物BNa 2O2 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 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Na 2O2 与水反应时,Na2O2 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 Na2O2 与二氧化碳反应时,Na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 D1名校名 推荐4实验是人为的再现物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 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 会有不同的反应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 (温度、反应物用量比 ),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 改

3、变的是()A Na 和 O2B NaOH 和 CO2CNa 2O2 和 CO2D木炭 (C)和 O25将 4.34 g Na、Na2O、Na 2O2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 、 Na2O、 Na2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4 3 2B 1 21C1 1 2D 1 1 16物质的量均为1 mol 的下述物质, 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终物质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亚硫酸钠A B C D 7使5.6 L CO 2 气体迅速通过Na 2O2 固体后得到 4.48 L( 标准状况下

4、 )气体,这4.48 L 气体的质量是()A 6.4 gB 8.2 gC 6.2 gD 8.8 g2名校名 推荐8【山东省济南一中等四校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OH 溶液可保存在配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Na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NaHCO 3 粉末C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存放易变黄,是因为硝酸分解生成的NO2 溶于浓硝酸9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 ”变成白色固体 (粉末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 ”是因为

5、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10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少量过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3名校名 推荐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的pH 增大,有O2 放出B溶液的pH 不变,有O2 放出C溶液的c(Na )增大,有O2 放出D溶液的c(OH )增大,有O2 放出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共50 分 )11 (15 分 )某同学设计出一种隔绝空气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同学们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往 100 mL 的大试管中先加

6、入40 mL 煤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入约40 mL 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 2)金属钠投入煤油后的现象是 _ 。( 3)加入水后的现象及原因是_ 。( 4)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_ 。( 5)简述检验产生气体是否是氢气的方法:_ 。4名校名 推荐12(12 分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 ) A是 制 取CO2的 装 置 写 出A中 发 生 反 应

7、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 2)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饱和 NaHCO 3 溶液C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5名校名 推荐13( 11 分) A 、 B 、C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 A 是一种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B 的化学式为 _, A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若 A 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 的分子式为 _,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A 和 C 是否可以

8、反应 _,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此空不填 _ 。6名校名 推荐14(12 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 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向 Na2O2 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 溶液浓度较大。丙: Na2O2 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产物 )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 ,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 _ ;当出现 _ 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的推测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 2.6 g Na2O2 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 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 _ ,理由是 _ 。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 填“ 100 mL、”“ 200 mL、”“ 500 mL或”“ 1000 mL 。”)7名校名 推荐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